第145章 - 家父宋仁宗 - 御风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家父宋仁宗 >

第145章

作为一个在爱里长大,又从未缺过物资供给的富家少爷,楚云阔行事一向很从容。

若无老管家强烈要求,他都不想现在去看榜。

人太多了,挤得慌。不如等到看榜的人稀了再去,反正功名又不会长脚跑了。

而且于他而言最坏的结果也仅是落榜后短时间内晋升无望,但那同样也可以极大减少同事们的排挤。

三十岁的大区主编,还一直在官家万分重视的西北之地任职,的确是过于扎眼,这科若是不中,缓缓也好。

假使得中,那就必须得更加谨言慎行,低调行事,以防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所以楚云阔借着师生重聚,旧识相逢的名义无比丝滑地拐进了客栈里,拣了一副干净座头,靠窗坐下。

直把心系科举结果的老管家急得够呛。

先时归家看他言行举止都是一派得体模样,原以为是长进了,没想到内里仍旧还是少时的散漫。

早知如此就不追求什么亲自看榜高中,千人敬慕了,派三五个识字的小厮去看反而更靠谱些。

而三姐她们姐妹几个十四岁上就结伴到东京城里讨生活,如今攒钱租下经营的小客栈也是在贡院左近,街面上的事早已烂熟于心。

想想先生的性子,再瞧瞧老管家坐立不安,欲言又止的模样,轻易便窥破了老管家的心思。

于是已梳了妇人发髻的大姐提着铜壶行至两人身旁,一边殷勤地添茶倒水,一边宽慰老管家道:“老丈放心,我店中有个伙计,上完了三期扫盲班,已然识文断字,最是机灵不过,方才还帮四姐去看了榜归来,我让他再跑一趟东华街便是了。”

老管家大喜,这上完了三期扫盲班的人虽因少了经书的系统性学习,无法考科举,但已然能被划入识文断字的范畴,有资格做个账房或是立契中人,定然不会只看半截话,带些错误消息回来让他空欢喜一场。

没想到这家客栈看起来其貌不扬,却有厉害人物啊。

不愧是他家小郎君教出来的学生。

于是解了腰间钱袋掏出一小串钱来放到桌上:“有劳大娘子费心,这些钱权做茶点。”

大娘子连忙推拒,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不可不可,我等几人安身立命的本事都是先生传授,谢先生还来不及,怎可收钱,老丈还是莫要让人戳我等脊梁骨了。”

她也留了个心眼,谢先生是肯定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想同先生留下这份香火情。

韦州过去皆为军州,无有入京为官者。她们这些入京讨生活的韦州人也有不少发了财,可钱攥在手上都不知往哪里找靠山。

先生虽不是韦州人,但是韦州的重建者,当初阖州才多少人啊,所以也能算半个同乡。

昔年都说先生高升了,如今能再遇先生,必然已经升得更高。

若能把这份香火情续下去,再碰上今日这般恶事,也能有个依仗。

楚云阔对此洞若观火,抬手把钱朝着大娘子的方向推了推:“官家常言,莫差饿兵,否则必生事端。

“你若不收我给的钱,就必定要自己出钱,要是让御史知道,必得参我一本勒索民财。

“收下吧,莫要害了我。”

大娘子虽然积攒了不少市井中的小智慧,但如何知道朝堂诡谲,把楚云阔的话信以为真,急收了钱,结结巴巴解释道:“先生,先生,我实无此心啊,实无此心啊。”

楚云阔笑着安慰她:“好了好了,不需如此。将来若遇似今日之事,可投书至报社信箱。”

他的根在西北,东京城鞭长莫及,也不愿在未转职时搅合到民事中去,只能用这种办法帮助往日的学生。

东京城报社里的年轻人可是比御史言官们还要激进,腿跑得比千里马都快,无时无刻不在想搞个大新闻一举扬名天下,对付些普通的地痞混混绝对绰绰有余。

至于将来,官家似有意按地域划分录取进士人数,以平衡朝局,维系江山。

韦州在西夏被灭后也成了内地州县,必兴文教,再过几年应该就能有韦州士子中举了。

随后不待大娘子道谢,声音转冷道:“你的夫婿呢?不知能不能请来与我一见?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物,将你娶进了门。”

东京城风气开放,女子当掌柜的不在少数。

一时不在被对头找上门寻衅,几个女子迫不得已自己出面反击也可以理解。

可如今他都坐了这么久,还没看到男子出面,浑然不以妻子为重,他这个当先生的,既然知晓此事,岂能不为学生出头。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方才还八面玲珑的大娘子就红了眼眶,哽咽道:“先夫,先夫已经去了……他是禁军中人,灭夏之战,殁于兴庆府。

“幸得他有远见,军中保险素来买最高的一档,又写明了受益人是我,军中文书账目也照顾我们这些遗属,按照规程办事,未把钱财交给他老父,我这才能赁下这间客栈,招聚起姐妹们开工糊口。”

楚云阔顿时无言,满脑子只剩下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他再也没心情问四姐妹是怎么来到东京城的,日子又过得怎么样,只是多叫了一壶醉月仙。

这是东京城中除了军用透瓶香外最烈的酒。

一壶酒还未过半,就听到有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楚云阔不禁摇头轻笑,这是哪家如此迫不及待,将将放榜,就已然捉婿完婚了?

不料这锣鼓之音越来越近,未几,有人狂奔入店内,扯

着嗓子大喊道:“楚云阔楚相公可在?恭喜楚老爷高中探花,礼部差官为楚相公您送匾了!”

楚云阔豁然起身。

他对中举一事早有预料,得获高名次也不是没想过。

但名列一甲,有礼部属官抬匾报喜的待遇他是真没想过。

从前也没有这一套啊。

而且他怎么瞅着匾上进士及第四个字那么熟悉啊,似乎是官家的字迹……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第一次恩科原来可以搞得这么大的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