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6章日后便住你家了 - 大清富贵闲人 - 十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清富贵闲人 >

第46章第46章日后便住你家了

第46章第46章日后便住你家了

胤祺避开林如海的礼,示意小厮将带来的礼品交给林仁:“先生这般行事,反倒是和我生分了。”

林如海也不是古板性子,既然五阿哥做出了尊师重道的模样,他自是从善如流,只和眼前人当成师生相处,笑着说道:“我听管家说,家中能拾掇成这般模样,全赖阿哥的操持,你刚刚还说我和你生分,怎地你又拿了这等劳什子东西过来。”

胤祺也掌不住笑了:“是我着相了。”

““这是谁罚你们不让进门不成。”正当胤祺和林如海说话时,影壁后突然传来清脆地笑声:“也不嫌日头晒得慌,快进屋子凉快凉快。”

胤祺一早便听出这是黛玉的声音,想起姑苏的日子,心下一喜,急急绕过影壁,便见着黛玉正俏生生地站着那儿,较之分离之时,又长开几分,纤细袅娜,颇有弱柳扶风之态。

此时正是一天中日头最盛的时候,黛玉被烈日一照,脸上脖间微微浮起汗珠。

胤祺忙在走上几步:“妹妹知道说我,怎么自己这么不注意,这时候的太阳正毒,且容易晒出病来,妹妹赶紧进屋避避。”

“阿哥。”黛玉亦记得与胤祺在姑苏的情谊,笑得眉眼弯弯:“这也奇怪呢,以前我隔三差五的就得病上一场,恨不得每日都在屋子里待着不动弹,没想到自从受了那场罪,我身子居然好了许多,再没病过,这次一路奔波,我也没有生病呢。”

胤祺闻言,细细打量着黛玉,只见她穿一身素色衣裙,头上只用素色头绳扎了个发髻,浑身上下半点首饰也无,但这素淡的打扮,并未让黛玉失了半分颜色,笼烟眉恣意舒展,含情目笑意盈然,灿若桃花,全无病弱之色。

“身子好了也不能这么晒着,不然病了还得你遭罪。”胤祺正色劝道,又护着黛玉往屋子里走去,黛玉轻声和胤祺说着一路上的所见,时不时听见轻快地笑声。

一时间,两人都将林如海忽略了去,林如海听着小儿女的踽踽私语,却是不怒反笑,提步跟了上去。

正屋里,摆在角落的冰鉴中升起阵阵冷意,将屋子中的温度降了许多,林家冬日里并未存冰,这些冰还是胤祺特意让人从宫中送来的。

黛玉刚一走进,轻轻打了个哆嗦,黛玉素来身子便弱,在姑苏再热的时候,贾敏都不许她用兵,最多也不过是让丫鬟帮她打着扇子罢了。林如海注意到黛玉的神色,皱了皱眉正要开口,却被胤祺抢了先。

“妹妹可是冷了。”胤祺懊恼地拍着头,他只想着京中天热,不能让林如海和黛玉中暑,却忘了黛玉身子虚,受不得冰:“快将冰鉴搬开。”

巨大的冰鉴被好几个人搬出去,黛玉羞红了脸,咬着唇:“阿哥,是我身子不好,浪费了你的心意。”

闻言,胤祺正色道:“妹妹何出此言,这等事如何是麻烦,分明是我欠了考虑,妹妹你的感受最重要,浪费我的心意又从何谈起,妹妹若遇见不舒服之事,尽可以提出来,无需斟酌衡量。”

黛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性子敏感,很轻易便能感受到他人目光、看法,唯恐自己哪儿做得不好,坠了父母清名,遇见事了总爱翻来覆去多想几次,背着人哭上一场。

胤祺这番话,犹如闪电,入了黛玉心魂,她反复咀嚼着,眼神越来越亮。

林如海看向胤祺的眼神,愈发满意。

胤祺和林如海这对久别的师生见面后聊了些什么且不提,不过就是互相问候等话罢了。

等茶喝尽,胤祺才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日后我将住在你们家,请林大人多关照。”

林如海早已知道此事,尚且不惊,神色自若地笑着应下:“五阿哥折煞我了,不过是尽心尽力。”

黛玉却惊喜不已:“阿哥,你所言为实?”她扯着胤祺的衣角,期待地看向胤祺。

“自然不假。”胤祺戳了戳黛玉颊上的梨涡:“你家东边那个院子,我也让人修好了,等我将东西从宫中搬来,日后便住你家了,又要辛苦林大人教我。”

黛玉更加高兴:“那我们可以一同读书了。”

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黛玉已经不适合与胤祺一道读书,甚至再由他教导都不甚合适,他正琢磨着给黛玉请个女先生,却听见了黛玉这个天真的话,林如海眉心一跳,便要出言阻止,想着找个时间好好和黛玉讲讲男女大防。

“是的,日后我们便一同读书了。”然而林如海的话还没说出,胤祺却先应了下来。

黛玉更是愉悦,眼中全是对之后上课的期盼。

林如海对着女儿,最是宠爱,瞧着黛玉这般模样,再不忍心阻止,只暗叹了口气,自欺欺人地想着,罢了,反正他也只教这两个学生,宫中曾经也和贾敏吩咐过,日后黛玉的姻缘在胤祺身上,这也不算不讲礼,更何况,五阿哥金口玉言都答应了此事,又怎么容得他再反对。

胤祺见林如海和黛玉隐隐露出疲态,想着两人刚到京中,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遂也不在林家多待,又与黛玉说了几句,便告辞离开。

林如海也不挽留,只笑着将胤祺送走,见着屋子里收拾地颇为舒适,慈爱地吩咐黛玉回她的院子里好好休息。

黛玉推开侧院的门,穿花拂柳而过,入了极清幽之处,推开门,只见屋子里一应陈设均与姑苏相仿,就连床上铺着的被褥,瞧着也全是江南手艺。

雪雁服侍着黛玉躺下,她也是林家家生子,父亲便是林仁了,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她从小便服侍着黛玉,两人处得极为亲近。

“雪雁,这一路上你也乏了,快去歇着。”黛玉强忍着困乏,对雪雁吩咐完,随即便阖上眼,在熟悉的熏香中睡了过去。

却是难得的好眠。

林宅重新迎来了主人,犹如一颗小石子投入湖中,掀起圈圈涟漪。林家到底底蕴颇深,即使林如海已经经年未入京,得知消息的亲朋好友也纷纷送了礼来,当然,其中少不了贾府的帖子。

然而对于那些送来的礼和帖子,林如海却无功夫处理,他叫来黛玉的乳母王嬷嬷,吩咐道:“以前夫人还在之时,对你颇为倚重,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没离开你。近日事多,我又得备着万岁爷召见,顾不上那些送来的东西,但到底是亲戚朋友,又不能失了礼数,我将黛玉叫来,你和她商量着将这些事情处理了。”

这王嬷嬷是贾敏最为倚重之人,虽是贾敏在姑苏挑的丫鬟,但行事稳妥、细致,没多久便成了贾敏的贴身丫鬟,过了几年嫁给林家管事,生了孩子后又回了后宅服侍贾敏,帮着贾敏管着后宅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林家历年的人情往来,均过她手,是管事的一把好手。

说来也巧,贾敏有孕后,这王嬷嬷亦查出有孕在身,贾敏对腹中孩子格外重视,色色都想给她最好的,想着外头的乳母鱼龙混杂的,哪有王嬷嬷知根知底放心,遂将王嬷嬷给了黛玉,成了黛玉的乳母,悉心照顾黛玉长大。

王嬷嬷拍着胸脯应了,贾敏去世之前,最放不下的便是黛玉,趁着还有精神,很是教了黛玉许多管家理事之事,又对王嬷嬷谆谆叮嘱许久,唯恐黛玉被人欺负了去。

王嬷嬷最是忠心,得了贾敏的嘱托,更是一颗心里全是黛玉,得了林如海这个吩咐,王嬷嬷喜不自胜,这番话定了林府的管家之人,不是姨娘,更不是续娶,而是黛玉。

翌日,待黛玉酣梦醒来,面对着便是那一封封拜帖,以及各家送来的礼。

黛玉却丝毫不怵,她镇定自若地令人收拾好库房,将这些礼造册登记,又吩咐着王嬷嬷将家中的账册拿来,对着历年走礼旧例,给这些人家回礼。

至于拜帖,找了些理由,全部婉拒了,毕竟林家刚进京中,宫中安排尚未出旨意,不宜走动过于频繁。

当然,贾府除外,黛玉主动令人送了张拜帖去了贾府。再怎么说贾敏也是贾家的女儿,黛玉又已过了热孝,入了京却不去外祖家拜访,传出去便是不孝,更何况贾敏自幼便颇得宠爱,与黛玉说起贾家时,颇为怀念,黛玉暗暗也想着替母亲看看贾府。

黛玉在忙着理顺家事时,林如海正在宫中觐见。正如他所猜测的,康熙并未同意他辞官的折子,让他当了翰林学士,对于他以老病推辞之语,允了他只需教导五阿哥胤祺一人。

林如海对胤祺的性子已经有了认识,知他不是那等难雕朽木,亦不是飞扬跋扈之人,对于康熙的吩咐,只作感激涕零状,应了这个差事。

康熙深知林如海的为人,他在江南多年,于盐政上兢兢业业,很是尽责,将胤祺交给他,康熙并不担心,三两句嘱咐后,便让林如海退下,乾清宫门外候着的大臣,躬身而入。

林如海亦不多言,随着宫人走出紫禁城,在巍峨的城门下,见着五阿哥掀开马车帘子,抱怨中带着亲昵:“林大人,我等你很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