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印尼与石油
第306章印尼与石油
同一时间,在刚刚获得独立的印尼,雅加达。
会议室的铜铃第七次响起时,泗水代表把左轮手枪拍在了柚木长桌上,镶着珍珠母贝的枪管折射出窗外新月旗的血色倒影,惊飞了栖息在殖民总督铜像肩头的乌鸦。
“先生们还在等什么?”阿米尔少校的刀疤在烛光下蠕动,“雅加达码头的货轮装满华商的丝绸,日惹的种植园主还在用广东话记账——难道我们的子弹只配打荷兰佬?”
闻言,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扭头看向了作为华人代表的庄西研。
在国际的调停和印尼人民自身的不懈努力之下,英国和荷兰的殖民者终于被赶出了印尼的土地,这个被殖民者反复蹂躏了几个漫长世纪的国家似乎真的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和解放。
然而荷兰人离开之后不可避免的,在这里出现了大量的权力真空,如何去经营一个国家,要创造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甚至是是否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国家,便是现在所有印尼人民所面对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名义上,至少暂时还是名义上的领袖苏总,特意在雅加达召开了一次全国各地代表的大会,共同商讨和研究这个国家未来的一些走向。
然而这么多人刚坐下,甚至连各地的代表都还没来得及来呢,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对着所谓的华人问题而开炮了。
甚至还当着华人代表的面。
作为华人代表的庄西研只是淡淡地瞅了这位来自泗水的代表一眼,没说任何东西,而是继续低头用钢笔在笔记本上记着一些什么,甚至都不屑于和他一块进行争论。
只是小声地用临清话嘀咕:“泗水这地方,无论是之前抗日还是后续扛荷扛英,因为确实是战略要地的缘故打了最多的硬仗,确实,现在的兵力是真的有点强了,而且这地方,华人也确实是都没插得上手。”
苏门答腊的伊玛目摘下金丝缠枝纹的礼拜帽,露出剃得发青的头皮。“真主赐予的胜利不容玷污。那些异教徒的商铺必须挂上阿拉伯文招牌,女人要戴上面纱.”
“然后让我们的战士啃棕榈根吗?”
不等他的话说完,就被人打断,来自加里曼丹的酋长之子转动着祖传的犀角印章,道:“我们付出了数十万名战士的鲜血才获得了独立,是为了让我们的子民不再受那些狡诈的欧洲人的欺凌,再之后呢?是为了带领我们的子民过上好日子。”
说着,这位来自加里曼丹的王子转过身,以一种恭敬,甚至谦卑的语调对庄西研道:“唯有华人兄弟,才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工业化,走向现代化,让我们,也过上和马来人,暹罗人一样的好日子。”
“同胞们,我们是为了文明去打仗的,我们的胜利不应该带我们重新走回落后啊,如何走向文明?唯有以华为师,尽可能多的学习南盟在南洋的先进经验,向他们请教,甚至是由华人,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
闻言,庄西研也只是冲王子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而这位来自加里曼丹的王子却是点头哈腰,仿佛庄西研的一个点头对他来说就已经是诺大的鼓励了一样。
棉兰的独眼将军用机械义肢敲击桌沿,那是他在勿里达战役中被英军坦克轧碎的右手。“上个月有四百箱奎宁在丹戎不碌港不翼而飞,看守仓库的华裔上尉现在躺在唐人街的鸦片馆里。”
“庄先生,我对你们华人没有什么偏见,但是,据我所知,你们南洋华人社会,尤其是郑先生本人,对鸦片素来都是深恶痛绝的。”
“我知道,郑先生最近人一直在中东忙活,解救那些阿拉伯地区的兄弟,但是我听说他在中东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因为我们华人淋过雨,所以愿意给别人撑伞’,咱们印尼,也是南洋的一份子,怎么着,咱们也才算是近邻吧,怎么光顾着给那远在千里之外的中东人撑伞,却忘了近在咫尺的我们呢?”
庄西研笑着冲他点头,却是第一次开口说话,道:“南洋华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成分也是非常的复杂,客观来说,即使是郑先生,也不可能真的管束得到所有的南洋华人。”
“这一点我们还是要说明白的,南洋华人也并不是一个整体,如果是您的部下中,有华人明显触犯了法律,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千万不要因为他是华人而有所顾忌。”
“那个……”
来自巨港的代表李念,露着其一口惨白色的牙齿,不自觉地搓了搓手,冲着庄西研讨好地道:“您能不能跟三宝垄的黄氏家族说说,税收方面,我们保证绝对没有问题,我们现在,确实是有难处,能不能帮帮忙,将贷款给我们增加到2000万荷兰盾?不,现在是印尼盾了。”
这货明明是个爪哇人,却偏偏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的名字,说的也都是中文,但却一点都不流利,甚至磕磕绊绊的,庄西研光是听都觉得费劲。
心道,你还不如说英文,甚至爪哇语呢。
庄西研是会爪哇语的,英语和荷兰语也都会。
只能是笑着点头,勉强敷衍着。
砰得一声,泗水的阿米尔少校狠狠地一拍桌子,甚至将手中的左轮枪直接指向了庄西研的头。
“你们在干什么?对着剥削我们的买办摇尾乞怜么?”
眼见这货拿出了枪,刚刚还一个劲讨好庄西研的那些人反而都不说话了,甚至庄西研还从几个人的眼神里看出了跃跃欲试的神色,似乎是巴不得这傻缺真的开枪毙了他。
庄西研自己却是也一点都不慌,反而笑呵呵地将自己的二郎腿翘了起来,拿出一根雪茄慢条斯理地点了,抽了起来。
“你当我是在吓唬你,不敢开枪么?”
庄西研闻言,还真的点了点头:“对啊。”
阿米尔:“…………”
“好了,阿米尔,显得就你有枪么?把枪放下。”
眼见局面愈发的不可控制,甚至是还有了一点剑拔弩张的意思,作为代总统的苏总终于忍不住出声打断了这场闹剧。
“今天大家来是开会,商讨国家未来的,不是来斗气的。”
窗外的红白旗在暴雨中猎猎作响,旗杆下堆积着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残骸。
苏总将站起来,将一沓文件送到了庄西研的面前,道:“庄先生,这是我们初步起草的,《外侨商业管理条例》,您可以看一下,看看是否有什么意见,可以提。”
庄西研接过后,只是大致扫了一眼,望着所有人都紧张兮兮地,看着自己的样子,不禁嗤笑着道:“我都不知道这个法案的存在,你们就立出来了,现在给我看,又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外侨商业管理法案,其实就是历史上《堡垒政策》的前身。
简单说,就是禁止外侨经营36种【保留行业】,包括乡村零售,米糖贸易,短途运输等,而后来在几年之后又扩大到了纺织,自行车修理等。
简单来说,就是凡是他们本地人能做的东西,就统统不允许所谓的外侨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附属的其他限制,比如所谓的【土著经济振兴基金】,就是要求外侨企业必须将利润的30%强制存入其中,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多收30%的税。
还有些细枝末节,比如外侨企业必须要雇佣60%的土著员工,管理层中土著比例不得低于40%之类的。
这件事其实本身进行的也不是很秘密,南盟的情报机构是早就拿到了他们的详细情况的,所以庄西研不用看就知道这里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却是道:“这一件事,是我来之前郑先生特意跟我强调的,那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和我所代表的山口洋,还有三宝垄,对你们来说到底是国内共同建国的同胞之一呢?还是代表南盟利益的,外国人呢?”
“苏总,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所谓的外侨,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说别人了,就是我本人,生于印尼长于印尼,印尼语甚至还是我的母语,所以我很想问问诸位,我,算不算是外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