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没钱了?要限制我花钱?法国人炮击
第253章没钱了?要限制我花钱?法国人炮击海防港
“你说什么?没钱了?”
槟城,郑毅有些惊讶地在会议室望着钱绮雯问道。
钱绮雯:“不是没钱,而是眼下槟城乃至南盟的财政确实是有些紧张,你这次去吉隆坡……建学校,政府贷款,再加上你承诺的农机贷款,以及从华人和马来人手中回购土地,加一块怕不是要超过一百亿南币了。”
郑毅皱眉:“南盟连一百亿都拿不出来么?我又不是要美元,南币不是咱们自己印的么?”
钱绮雯:“那也不能瞎印啊,南盟币本来就是新钱,这么个印法,汇率还能保得住了么?主要是这笔钱本身也不在今年的预算之内,现在才刚刚年初啊。”
说着,钱绮雯都忍不住有点想抓头发了。
她如今是刚升的官,却是居然都就有些后悔升这个官了。
“阿毅,如今的南盟已经不是一个草台班子了,你也说了,要尽可能的正规化,是不是应该将预算制度完善一下?你在花钱之前,又能不能给个商量?你这手笔确实也是太大了啊。”
事实上南盟也不是完全没有预算制度,只不过预算制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级别也不够,就是大概对一下,实际上的约束力很差。
尤其是对于郑毅的约束力。
郑毅花钱一向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什么时候花就什么时候花的。
什么预算不预算的。毕竟战争之前的南盟,郑毅他能花更能赚,花钱没有赚钱多。
而且早年南盟只有槟城的时候事实上也确实是有点公私不分,也没必要分的。
战争期间花销虽然大,但因为和美国是亲密盟友关系,需要什么直接就从美国拿,也不用还,反而是没算过经济的账。
但现在战争结束了,跟美国贷的款也需要还钱了,南盟的势力越来越大,花钱还是这般的没有约束,却是真的让人有点头大了。
钱绮雯:“今年以来,为新加坡营建所准备的费用是超过三百亿南盟币的,而且这还只是今年一年的钱,要完成整个计划,一千亿都挡不住。”
“就这,还没算学校建设,教育普及的钱,这是下边各大商会自己捐的,那些建筑商正在建设的福利房,目前也都是他们自己在垫款,虽说日后可以通过商业地产将钱给赚回来,但是实际上这些确实也都是咱们南盟的负债。”
“老许要退股,两亿美金,换算成南币又是四十几个亿,南币的汇率已经有跌的趋势了,槟城银行的外汇储备,已经很紧张了。”
“你还要搞核电站研究所,这至少又要几十个亿,去年你大半年都在日本,人没回来,钱却是花得跟流水一样,储蓄基本花光,还从美国银行那又借了五亿美金,现在还剩下多少?借钱是不需要还的么?”
“今年的财政计划里面还有增加政府部门的部分,要增加公务人员数量,继续取代下边的各大商会。”
“阿毅,南盟币是咱们自己印的不假,但这不代表这个钱就是花不完的,这种常识,你不会没有吧,目前为止,南盟的财政状况倒是还撑得住。”
“但是我可不可以请求你,今年之内不要再有这种,突然冒出来,而且是十亿级,百亿级别的开销了?这么多的钱,就这么直接花给了马来人,造孽啊!你知道现在下边人对此已经是有了很大的意见了啊。”
说话间,钱绮雯拿过一本财务报表递给郑毅看,上面是一个今年原本的简化版财务预算,郑毅在接过来看了一下之后不禁也是有些头大如斗。
忍不住嘟囔道:“不知不觉,这两年花钱花得这么多啊。”
钱绮雯:“南盟的盈利情况,税务情况,都还是不错的,主要还是扩张的太快,开支也太快,此次给马来人身上花一百个亿,老实说,您不给下边一个交代的话我都会难做。”
郑毅:“这一百个亿的花销虽然大,但也不是都在今年这一年啊,马来人以后也会是自己人的,不花钱,如何收其心呢?
这个钱本身也是值得的,几百万的马来人,日后也都是咱们巨大的消费市场啊,再说南盟还能收地租呢,我又不是把土地白送给他们。”
“我们现在帮助他们发展农业,不光是为了弥合民族矛盾,马来亚是咱们自己的地盘,马来亚的农业发达了,不也相当于是南盟的农业发达了么?农乃民之根本,农业的事情不解决,哪来的安稳发展的工业?”
“纯靠种地能赚几个钱呢?我看重的是未来整个中南半岛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是垄断,是农产品的现货和期货的证券化交易,马来半岛也算是咱们的千金买马骨了,自己家门口的农业若是都不能搞定,我如何让其他地方的人信任我们?”
“农产品也好,金属原材料也罢,只要是证券化交易,就是有规模效益,集中效益的,我们现在先把马来半岛的所有农业原材料统一在槟城交易,用不了几年,整个中南半岛,乃至整个南洋,所有的期货现货都会在槟城结算。”
“说得再透彻一点,我花这个钱,是在跟伦敦,抢夺英联邦故地,所有的大宗商品的证券化交易所的位置,甚至是全世界的大宗商品交易所,目前实际上一共只有两个大宗券所,纽约,伦敦。”
“我花这十个亿,就是为了让槟城成为那个世界第三,甚至是取代伦敦,与纽约分割东西两个半球。”
“更何况这一百个亿,都会用来购买我们南盟生产的机械设备,种子,化肥,乃至于施工也都会找我们,一百亿花出去,轻轻松松,赚回来四五十个亿总是有的。”
“新加坡现在初建,农业机械和农用车辆将是未来我们的重中之重,眼下国际环境就是如此,我们往美国卖,我们从日本弄回来的农机农车,真的比得上美国的卡得彼勒么?”
“只能是先做咱们自己的生意啊,有市场,有应用场景,三菱,丰田,川崎,这几家我好不容易从日本捡来的这些工厂才能有销路,有销路才能有活路,有售出的产品,产品才能在不断的使用和反馈中升级换代。”
“直至有一天,我们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拿得出优秀的产品去占领世界其他地方的市场,和卡得彼勒展开堂堂正正的竞争,这才是商道。”
“如果连马来人都不用我们的东西,新加坡生产出来的,目前质量上完全无法和卡得彼勒相比的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到时候生产出来卖给谁去?”
这世上没有一出来就完善成熟的工业制成品,南盟以前说白了还是缺乏工业制造能力,生产的都要么是一些小巧取巧的东西,塑料、化纤一样的这种材料而已。
任何的工业制成品,如果不是全世界独一份的独门生意,从来都必须是要先让自己人使用,认可,改进,成熟和完善了之后才能去征战国际市场,打响品牌的知名度,进而去赚取品牌溢价。
这是个不能跳跃的步骤。
没听说有哪个工业制成品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先让外国人用,用得好了才杀回国内的。
这也是下村经济学的基本论调:即唯有内需坚挺,才能创立品牌,实现工业升级,只有优秀的品牌,才能在海外赚取更多的溢价,通过更多的溢价,拉动更多的内需,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没有内需的工业国永远都只能被锁在“廉价工业品替代”的怪圈里,永远也无法成为发达国家。
在郑毅看来,这个所谓的内需,当然不能只是他们华人。
南洋的华人人口一共就只有七百万左右,哪来的内需呢?那肯定是要逐渐去扩大“自己人”的范围的。
一百个亿砸下去虽然多,但这个钱在郑毅看来,就是为了让那些马来人变成自己人的,况且那又不是真的在送钱,要么是贷款要么是买地的钱,都是能看得到回头的。
钱绮雯当然也不是不懂事的女人,见郑毅有些不悦,索性婀娜地坐在了郑毅的腿上,用手臂环住了他的脖颈,道:
“我当然也知道你花的钱都有道理,我也没说反对你给马来人花钱,钱么,赚来就是要花的,只是如今既然要建立总账,这以后啊,如何花钱总要有个章法,一整年的事情那么多,万一到了年底咱们财政没钱了,连秘书处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那可怎么办啊。”
这钱绮雯,虽然已经四十好几了,又生了孩子,但因为善于保养的缘故,身段倒是依旧保持了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