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连锁快餐,和未来的美国大反派 - 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 小鱼儿慢慢游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1章连锁快餐,和未来的美国大反派

第281章连锁快餐,和未来的美国大反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虽然郑毅和所有人都不怎么熟,但到底都是华人,甚至大多还都是他的福建老乡,再加上几乎都是有意奉承,郑毅也只觉得今天这个酒喝得极是舒服。

纽约这地方如今他也可以说是有一些朋友了,但到底还是在这唐人街里,和自己的同胞在一块让他觉得自在,以至于不知不觉的,竟也喝得有些微醺。

“郑爷,我来给您介绍,这一位,是咱们洪门中的青年才俊啊。”

一旁,黄三德冲着郑毅介绍了一个年轻人道。

“郑爷您好。”

年轻人略微有些拘谨。

“别这么叫,我也不太喜欢,叫先生就好。”

“郑先生,我,我,郑先生,我叫应行久,我,我……我想您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跟着您做事,我很能干的。”

倒是坦诚。

一旁的黄三德也说道:“小应是个很不错的孩子,聪慧,麻利,还能吃苦,郑先生日后有什么事情吩咐他做,一定能给您做得妥妥帖帖的。”

“应……行……久?”

郑毅看向来人,微微有些诧异。

好奇地问:“你是几代华人?”

应行久:“一代,去年才从国内来,但加入洪门很早,我爹就是洪门中人。”

郑毅:“上海洪门,去年才来?那想来你应该确实是很有本事啊。”

毕竟,去年才来的新人小子,却在今天的这样的场合介绍给他,那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同名么?还是……莫非真的是他?】

“小应在国内是做什么生意的?”

“回郑先生的话,我是做汽车代理和化工品代理的,还做过槟城石化在上海的总代理,与吴文浩吴总也认识呢。”

“哦~~,了解,真是你啊,坐,一块喝点酒,我听说过你的事,不错。”

应行久闻言大喜过望,不成想郑先生居然也听过他这种小人物的名号,美得仿佛心里都开花了似的,一句不错,让他觉得自己身上的骨头都轻了几分。

当然,应行久以为郑毅是从吴文浩嘴里听说过自己的,实际上当然不是,郑毅都多少年没亲自过问过商业上的庶务了,吴文浩怎么可能会跟他提一个国内的经销商。

准确的说郑毅是上辈子年轻的时候听说过这个人的,这个人在他们这个岁数的人里还是出名的,但可能岁数稍微小一点都不知道了。

美国大中集团的创始人,极盛于7、80年代,也就是刚改开那会儿,那时候郑毅还小呢,就听说美国有这么个中国有钱人,反正是可有钱了,是亿万富翁。

要知道那时候的小孩子对亿万富翁都还没概念呢,自然会比较崇拜,而且这人还大搞旅行社和中美贸易,经常上新闻,同时代的美籍商贾来说,至少在那个年代,他甚至比王安都有名,很多人都会误以为他才是美国最有钱的华人。

毕竟,王安是搞个人电脑的,80年代的时候国人老百姓谁知道电脑是啥啊。

华人在美国,基本上能做出一番成就的大多都是理工科,技术专家出身,印象中纯靠没什么技术的商业手段出名的富商好像也就他一个。

这人是纯商人,靠的是开饭馆,做外贸,卖小商品,开旅行社发家的,这就是个典型的“洪门唐人”的路子,干得事情其实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到了90年代之后,国内的舆论场上其实就不怎么提这人了,所以稍微年轻一些的年轻人里很少有知道这个人的。

事实上他也真不是什么有大本事的人,与王安,老杨,老黄,杜纪川这些后世大众意义上的成功华人,这些玩高科技的理工科博士们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郑毅却是反而觉得此人亲切,相比于那些高科技人才,这种没科技人才有时候反而会显得更加宝贵。

毕竟,他干的这些事儿,本质上其实是个人就能干,别说博士学历了,高中学历都不需要,可就是这些是个人就能干,能从传统的华人行业中卷出来,好歹在历史上被我国领导亲自接见过的美国商人,那他的经营和为人上就一定是有其过人之处。

一定是胆大心细能办事儿的。

说白了郑毅要的就是这种人才,这种人至少对于此时的郑毅来说,远比一个哈佛博士在读的王安有用。

不过郑毅不知道的是,应行久这个时候能出现在纽约,都还是因为他这个蝴蝶翅膀的煽动。

历史上的应行久,在上海靠代理美国汽车发的家,因为内战的原因认为生意不好做了,便带着老婆孩子和身家来到了美国发展,但因为种族歧视的原因,应行久想买一栋房子却到处都没人卖给他。

因为他想买在高档社区,而当时的美国,哪个高档社区如果住进来一个华人,整个社区的房价都会大幅度的下降,自然就没人会卖给他。

于是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被种族歧视了的应行久便又回国了,再踏上美国的土地那都已经是50年代以后的事了。

这个时空却是有些不同,因为郑毅的缘故,连带着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也高了许多,毕竟郑毅也是盟军高层,是美国人的朋友,而且美国这边崇拜郑毅的人也有很多。

二战时美国人本来就在宣传中美友好,对美国华人多有赞美之词,因此当应行久来美国买房的时候,社区还以为他是南洋来的南洋华人,便将房子卖给他了,倒是并没有发生什么种族歧视的事。

这不,就留下了。

黄三德又为郑毅介绍了许多其他的青年才俊,后起之秀,做生意的,当老师的,做律师做医生的都有,不过对其他人郑毅就没什么印象了,只是挨个与他们点头交好,并表示他即将在纽约这边开办一些公司,欢迎他们到时候来给郑毅工作,仅此而已了。

对这个应行久倒是确实是另眼相待。

“我现在身边确实是缺少一个能帮我做事的助理,你既然说要跟着我,倒是正好,我交代些事情给你办。”

应行久:“郑先生您说,我一定努力办好。”

郑毅:“倒也简单,算是我对你的一种考验吧,我不是答应了杜威,要给他创造一些就业岗位么,所以我打算从服务业下手,成立一个连锁快餐和咖啡饮料品牌。”

“我设想了一个连锁品牌,三个月后,我要在全纽约开设一百家门店,而且是一百家门店同时开业,要求,这些店必须遍布整个纽约,必须全部开设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但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却不能太近。”

应行久:“一,一,一百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