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郑你会造原子弹? - 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 小鱼儿慢慢游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9章郑你会造原子弹?

第239章郑你会造原子弹?

“你想要让长冈半太郎做新加坡大学的校长?一个日本人?你怎么想的?”

盟军司令部内,麦大帅颇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郑毅道。

“是的。”郑毅点头道:“你们美国人可能看不上,但是长冈半太郎先生在亚洲来说,已经是顶级的教育专家和物理学家了,此人被称为日本物理学之父,仁科芳雄,汤川秀树,都是他的学生,资历够深。”

“他本人还是大阪大学的首任校长,有着很丰富的一线教育经验,是全日本目前唯一一个拥有从无到有创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经验的教育大师,无论是他本人的科学能力,还是教育行政能力,对我们南洋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麦:“可是他今年已经八十岁了啊。”

郑毅却笑道:“是的,但其实这也正是我要用他来当校长的原因啊,虽然年纪很大,但他的身体还是很硬朗的,甚至能在战争后期参与核武器的研发工作,想来,至少在行政副校长的帮助之下,应该是可以胜任的。”

“而因为他的年纪够大,他就是再怎么能活,至多十年,十年后他都九十了,这校长无论如何也要换人了,我并不需要担心他和他的派系成长成学阀尾大不掉。”

“毕竟,实不相瞒,他到底是个日本人,我们对他们还是有戒心的。”

麦大帅点头,对此倒是也表示理解。

南洋的底子太薄了,有时候用日本人也是无奈之举。

郑毅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对大学教育是很明显重理科而轻文科的,而理科除了纯数之外,无外乎也就是物理和化学,他打算在南洋地区亲自挂帅成立两所世界顶级大学,也即是槟城大学和新加坡大学。

槟城大学的相关专业以化学为主,物理为辅,将开设如应用化学,能源化学,生物制药,材料学等,郑毅自己就可以挂个校长的名,还有如侯德榜等华人自己的化学专家,槟城的石化工业干了这么久,多多少少也培养出了一些自己的化工人才。

当然,日本方面的人才也是要用的,比如发明了ks钢的本多光太郎,郑毅就打算让他担任槟城大学的副校长之一,这是世界级的材料学大佬,毕竟应用领域里化学和物理之间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但总的来说他们南盟本身是拿得出足够的人才的,以郑毅和七姐妹的关系,从欧洲也能弄些专家,学者,教授之流,是并不需要让日本人来挑大梁的。

但是物理方面,南盟的底蕴就太差了,新加坡大学的专业设置是以物理为主,化学为辅的,南盟这边实在是拿不出能挑大梁的人的。

当然也可以去欧洲招教授,但是这种世界顶尖的,说白了在哪个国家都是国宝的,那就真不是花钱能弄来的了。

长冈半太郎本人这么大岁数了当然不可能亲自教学,但他背后那一大串学生呢,光是诺奖级教授就仨,这才是让他当这个校长的根本原因。

再者说实在的,南盟现在其实都拿不出多少能上他们课程的学生。

比如汤川秀树是研究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的,也是历史上1949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当然,如果他加入郑毅的新加坡大学,大概率就拿不到诺奖了,那玩意其实是高度政治化,或者说是极度排外的,日本在战前压根不在圈子里,战败后这货是被弄去美国赎罪才进的圈子,1948年加入普林斯顿,1949就获奖了。

科研是在大阪大学做的,果子却被普林斯顿给摘了去,诺奖本质上就是这么个玩意,日本在战败之前一个都没有,战败之后立刻就有了,而且是几年一个,先是汤川秀树,后是朝永振一郎,更搞的是他们在1974年和2024年还拿了两次诺贝尔和平奖。

这人郑毅要是能给整到新加坡去,肯定也会让他继续做自己的物理研究,但是说实在的,全南洋有这个上他的课程的,能起码知道他讲课是在讲什么的,恐怕都超不过三个人。

术业有专攻,郑毅都未必做得了他的学生。

总不能让这这种顶级大物理学家去南洋教本科生,甚至高中生吧。

所以这帮人在南洋如果带博士的话,大概率,带的还他妈会是日本人。

无非是加入了南盟,退出了日本籍的日侨而已。

科学的事儿是最忌外行指挥内行的,这大学里老师是日本人,学生也是日本人,郑毅要是再去搞个什么都不懂的中国人去管理,他都会觉得挺难受的。

他现在只希望这个长冈半太郎别死得太早,让他把新加坡大学的架子搭起来再死,又希望他别死得太晚,让这帮日本人成为南盟无法撼动的学阀。

更更更希望的是,他们南盟的华人中最好能出几个天才,能在长冈半太郎死之前就培养出来,哪怕不能独当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和这个学阀派系互相有点竞争,那就再好不过了。

麦大帅闻言皱着眉道:“你如果只要长冈半太郎的话,倒也没什么,毕竟是个八十岁的老头子了,可他的那些学生呢?你是不是还想要仁科芳雄啊。”

郑毅:“是的,仁科芳雄会成为新加坡大学的副校长和物理学院院长,南盟的物理研究所所长。”

麦大帅:“仁科芳雄,是‘仁’计划的主持者,你知道,只差一点,他们可能就做出原子弹了,这个人,可是战犯中的战犯啊。”

郑毅连忙道:“大帅说笑了,就日本这些臭鱼烂虾,也配研究原子弹?他们也就是搞了搞物理罢了,都是瞎搞,美国搞曼哈顿计划花了多少钱,投入了多大的人力物力?日本哪有那个国力啊,他们那个‘仁’计划,连浓缩铀都没搞出来,搞个屁的原子弹啊。”

“至于战犯之说,我是这样想的,科学家么,我跟仁科芳雄已经聊过了,仁科芳雄的专业领域还是比较单纯的理论物理,他本人也还是更擅长宇宙射线这方面的内容。”

麦大帅闻言摆手打断道:“郑,你我是兄弟,南盟在战争中同样也出了莫大的力量,本来也应该有作为胜利者审判,和处置失败者的权力,这是没问题的。”

“而且南盟本身,里面也有不少的美国公司,而且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帮南盟,也是帮美国,战争时你们是我们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现在战争结束了,这个关系依然是不变的。”

“别的要求,只要是你提出了,能帮的忙我一定会尽量帮,你知道,我也从来没有拒绝过你,但是,你现在要一个主持过日本原子弹计划的战犯去南盟当副校长和研究所的所长?”

“郑,你不是一个只懂研究,不懂政治的政治白痴,这样的战犯,我怎么可能放了给你呢?”

说白了,什么战犯不战犯的,也就那么回事儿,美国人真看重的还是这个核字。

原子弹这玩意在整场二战中虽然实际上只起到了打酱油的作用,但它的巨大威力还是让全世界都有点被吓傻了,就连美国人自己,都没想到这玩意居然有这么大的劲儿。

当然,这其实也跟广岛、长崎两地的城市建筑几乎全是木制,本质上是个核武器威力的绝佳试验场有关。

但总之,人们对核武器的威力是明显估计过高了的,普遍都认为,谁掌握了核武器谁就能真正掌握世界。

现在,还是美国的独家核垄断时期,整个美国上下都有着一个极其明确的共识:除了美国之外,绝不允许任何其他国家掌握核武器。

每一个核物理学家,哪怕仅仅只是沾点边,只是有可能接触过一点的核物理学家,都是要尽可能的弄到美国去,垄断起来的。

哪怕是这些人对美国没什么大用,哪怕是弄到美国去每天啥也不干,养着,也不能让他们去外边研究原子弹去。

这是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也是十分严肃的原则性问题。

如果是欧洲的科学家也就罢了,只要不明确的表示确实是要研究原子弹,他们也不是非得逼着盟友把科学家交出来。

但是日本。

日本的核科学家怎么可能还给放出去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