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南盟的致命缺陷,法国的不败之胜?
第263章南盟的致命缺陷,法国的不败之胜?
“嘿,听说了么,槟城那边,说是咱们京族人也是南洋华人的一部分。”
“真扯,咱们京族人是京族人,华人是华人,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种族。”
“可是我听说,槟城那边的南洋华人,当兵作战期,顿顿都能有肉吃,而且每个月都给好几十法郎呢。”
“真假?顿顿吃肉?那岂不是跟法国老爷们一样了么?”
“我们家倒是接触过一个暹罗那边的亲戚,据说那些南边的华人啊,日子过得真跟法国老爷差不多,好吃好喝的,他们那边,人人吃肉,月月换新衣,还有那印度人,马来人做仆从伺候着呢。”
“那要这么说的话……好像咱们京族和华人,确实是渊源不浅啊。”
“什么叫渊源不浅,我学过华文,华语和咱们京语有多一半的词都是相近的,跟特娘的广西方言压根就没什么区别。”
“对,郑先生说得没错,咱们京族就是特娘的南洋华人,娘的,弟兄们,敢不敢跟我干票大得,把白人长官给毙了,去河内投奔颜市长去。”
“好,干了!”
类似的对话在越南的伪军中传得到处都是,几乎每一个伪军在知道了郑毅承认他们京族是南洋华人之后都有些难以抑制内心的躁动。
说白了这玩意本质就是一种颜色革命,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互联网,甚至是电视都没有,大部分的京族人也不识字不能看报纸。
然而说到底越南的地理位置与南盟确实是没有多远,南洋华人之间本来就是相通的,南盟的情况很多人都是了解的,而且信息不畅的时代,人们也普遍淳朴。
说白了就是说啥都行。
再加上南盟方面定下基调之后也是有意传播,自抗日结束之后情报部门再次出手,以极其迅捷的速度创建了“自由京族之声”,着重的忽悠京族的民众,南盟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的好,南洋的华人普遍都能过上怎样的生活和好日子。
要知道南盟是极其重视部队中的媒体部队建设的,柯达的分工厂就在槟城,大量代表了南盟生活的照片,乃至于地下电影,特意为其拍摄的宣传电影,抗日时代的电影,不要钱一般的通过各种渠道开始渗透越南。
如果真的是正常的民族国家,那么这一套叙事自然也不可能传播得这么快,毕竟叙事的本身还是很牵强的,民族文化对于外部文化入侵往往也都有着本能的护城河。
然而这个时期的越南,是纯纯的法属殖民地啊。
至少在大多数受法国人控制的区域,你要是非得说自己是京族,那京族就是被法国人压迫,剥削的劣等民族,至多至多,只能指望那些往山里钻着打游击,手里拿着十八世纪甚至十七世纪武器乃至冷兵器的游击队。
你要是承认自己是南洋华人,立刻就有了一个无比强硬,而且真的会派飞机,派军队来解救你的大靠山,而且至少是听说南盟那边的日子好得多。
颜色革命么,本质上就是利用落后地区贫苦人民对富裕地区人民生活的向往。
一时间,到处都是干掉了自己法国长官自立,或是跑路投效的。
要知道伪军虽然战斗力不太行,这一点全世界都差不多,维希法国的军队战斗力也不怎么滴,所以法军基本是不太把伪军送到真正的战场上去的。
但是在大后方收个税,修个路,征个粮,起个辅助作用,还是很有用的。
而面对伪军的投效,郑毅虽不能说是来者不拒,但是至少,也会发一批肉罐头,并且看情况给点赏钱,一支大一点的伪军部队,能给个百十来万的南币。
这就已经足以让法军焦头烂额了,毕竟南盟的经济状况虽然也不怎么好,处于经济下行之中,但总的来说社会还是在昂扬向上,还是有点小钱的,为了开疆拓土,是可以往外掏钱的。
而1947年的法国,则是在闹大饥荒,国内老百姓已经开始有人饿死了,工业和经济体系更是一塌糊涂,完全没有恢复。
伦敦,东京,那是被飞机航弹炸成废墟的,打扫打扫之后勉强都还能恢复工业生产。
巴黎,那是纯纯的连搬带毁,在德国人的搬迁和法国人自己的游击队有意破坏之下,建筑物当然损伤没有东京那么严重,不至于全市的人民住窝棚,但是能进行工业生产的工厂,机器,真的是没剩多少,连基本的电力保障都做不到了。
红酒,服装,包包,这种奢侈品倒是一点都没有受到战争影响,甚至德战期间德国人依然还是推崇法国的红酒。
可这些东西在大饥荒的时代屁用也没有啊!
穷成这个b样,只能是变本加厉的剥削海外殖民地吸血来养活本土民众,对殖民地的各种税赋、剥削,普遍比战前增加了十倍左右。
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竭泽而渔了,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政权来说,内部发生大饥荒的时候什么事也没有让百姓填饱肚子重要。
在郑毅的折腾下,法军的后勤补给已经完全瘫痪了,数量有限的法军不但要对付暹罗军队,南盟军队,北军,越盟的游击队,还得对付叛变了的伪军。
而这,还只是法国的监控区之内的情况。
南线,暹罗和卫老总的军队已经打到了西贡外围,甚至将其给半包围了,老挝地区的法军一触即溃,几乎全部归了暹罗。
相比于给法国人当殖民地,经受其竭泽而渔一般的剥削,这个时候暹罗的大泰族叙事对于老挝人民来说自然也就显得并不如何排斥了。
老族和泰族真的是同文同种的同族,这和郑毅硬说京族也是华人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再加上现在法军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沿海的越南区域了,确实也是顾不上老挝,让吴爱华占了个大便宜。
而且暹罗的军队越来越膨胀了,虽然绝大多数都是从老族那收编过来的乌合之众,但至少壮大声势,吸收了大量的伪军之后,暹罗入境的部队也敢号称三十万了。
一场大整编下来,硬是编出来二十多个师,看着就吓人。
吴爱华也因为这份开疆拓土之功,在暹罗的地位愈发的稳固。
北线就更是不用说了,越南北部本来就更儒家一些,这里也确实是汉唐故土,最关键的是,南盟这头所有的军需都是花钱买的,而不是征缴的。
虽然发的是南盟币,但是河内就有换美金的黑市,币值还是坚挺的,大量的军需物资消耗,甚至还带动了当地经济。
这比什么政治宣传都有用啊。
最关键的是。
大量的广西人,正在以每天增加几万,乃至十几万人的速度急速增加着。
尤其是,广西京族。
广西京族成为了当地华人和京族最好的润滑剂。
而且这些涌入进来的广西人,摸上枪就能上战场,拿起炮来就能射,各种阵型极六,军事素养上比之南盟的正规军也不差,一个个的就跟打了十几年的老仗一样。
反正枪,南盟是有的是的,尤其是那些被缴获的日式武器,要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