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四十万日军,十九个师团,四个舰队 - 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 小鱼儿慢慢游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04章四十万日军,十九个师团,四个舰队

第204章四十万日军,十九个师团,四个舰队,欲请郑先生东京做客

新加坡。

轰~得一声巨响,一艘停泊在港口附近的船只,在吃水线上猛地遭到了一发火箭筒。

那火箭筒上用的是极其珍贵的钨钢穿甲弹,一发下去打得准了,一艘驱逐舰立刻就开始进水。

当然,能不能沉也不一定,而发射了火箭筒的小伙子则是扔了筒子掉头就跑,其工具竟然是个造型十分奇特的水上摩托。

这,便是目前星洲义勇军内最受欢迎的载具了,是通过动力三角翼改的。

如今,拥有了美国支持的槟城,动力三角翼早已经不参与空战了,完全没必要么,主要是承担的都是一些巡逻,侦查等事项,已经从军用装备,退成警用装备了。

不过这玩意用来打游击是真好用,尤其是在新加坡。

底下加一块板子,稍微改进一下,就可以做水上摩托用,甚至翅膀都不用卸,可以在海面上起飞。

降落下来之后,直接把翅膀收了,抬着摩托上岸就行了,也不用停在海边,甚至可以换成轮子,通过较为简单的改装,就能改成山地摩托车,用于陆上战争。

新加坡这边的斗争思路与菲律宾和马来亚完全不同,毕竟这岛上的百姓也多为华人,郑毅也不忍搞烧粮那套。

再说这地方几乎就完全没有农业,和槟城一样几乎是接近百分百的粮食进口。

所以陈六使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给当地百姓发枪。

给那些马来亚的伪军们发传单。

传单上基本都是亚罗士打马来人的美好生活,或是马来亚其他地区在日军统治下的悲惨生活。

带照片的那种。

普通的老百姓只要有了枪,他虽然不一定敢加入游击队,但是当日本人欺负上门的时候,一定会拿起枪来跟日本人拼命。

尤其是一些手枪,特别受新加坡本地的华人百姓欢迎。

因为陈六使本来声望就高,他这一回来也充分动员了原本的新加坡民众,有些会跑到西部加入义勇军,有些虽然没有去西部,但夜晚化身为刺客之流,直接在城市里根日军打城市游击的却也有很多。

整个新加坡,变得有点像后世的巴勒斯坦,西部在背后大腿的支援下正在激烈的抵抗,而且现在也挖出了壕沟,甚至地道。

而东边,则是越来越多的出现手枪侠,菜刀侠等。

而且日军越是蛮横的镇压,城区里乱得就越快,尤其是在码头上。

日军总不可能把码头工人也都杀了吧?

总不能用俘虏来当码头工人吧?

最后,是总不能用宝贵的帝国男人来当码头工人吧?

不夸张的说,帝国男人现在真挺宝贵的,但凡是没点啥正事儿的,几乎都给动员了。。

爪哇人或者是马来人?

码头工人也是工人,真不是什么人都能上来就干的,真用了爪哇人或者印尼人,效率会大幅度的下降。

况且,人家马来人和印尼人,偷偷的也藏枪啊!

那这些码头工人拿到了手枪之后人家藏起来,你也不知道,你还得用人家干活,人家抽冷子给你一枪,谁也受不了,但又偏偏无可奈何。

大规模的镇压过两次,都演变成了码头工人的大暴动,日军也是无可奈何,只得陷入高强度监工,但监工隔三差五被杀,日军抓捕凶手时往往扩大打击面的泄愤,引起工人不满,更多的监工被杀的恶性循环。

其二,就是利用这种水摩托,动力三角翼,以及带着钨钢穿甲弹头的火箭筒,通过游骑兵的方式,来打击停靠在船坞里的日本船了。

不执着于打击军舰,普通商船也打。

这种小摩托,反而很容易打得到吃水线。

大多数的时候,一艘大船,是不可能这么一炮就给干沉的,可问题是新加坡现在没有修船厂啊。

以前本来是有的,但这不是开战之前被郑毅给挪到槟城去了么。

况且日军虽然也在竭力修复,那么问题又来了,那些有一定技术修船的工人,也是华人。

尝试从日本弄些船匠过来吧……这些船匠都是手枪侠的优先下手对象。

一来二去的,整个新加坡就完全失去了修船的能力。

因为完全没有办法修船,所以往往船只的小伤,也会变成大伤,大伤,就很容易拖成重伤,重伤,那就很容易给拖得报废了。

星洲义勇军现在也都会打了,要么是打螺旋桨,要么打吃水线,要么是打发动机,甚至可能还会打油箱。

充分发挥其本地人的特性。

当然了,槟城的轰炸机编队基本上每天都会来打卡。

这些手段能不能将新加坡的日军给赶出去?

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这个可能的。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日军就是付出再大的伤亡也不可能放弃新加坡的,甚至这就是日军南方军团作战部的陆军指挥总部所在,就连海军,也在这里有足足两个舰队的驻扎。

这地方,经济意义不提,军事意义上来说绝对称得上是整个南洋的核心,所谓兵家必争之地也不过如此了。

这也是郑毅一开始就没打算跟日本人抢新加坡的原因。

日本人不可能放弃这地方的。

而且这地方确实是易守难攻,在日军扼守住了柔佛海峡的情况下,即使是美军想要进攻新加坡,抢滩登陆也是一件很难,注定要付出极大伤亡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