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 旷野 - 另请高明叭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旷野 >

第59章

程椰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究竟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外界的许多碰撞才成为“自己”,还是“自己”本就在那里,在碰撞中兜兜转转找到原本的“自己”。

会议室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段总打断她的思绪:“程椰,尽力就好。”

程椰恍神,偏头看了眼身边的男人,突然发现他那简单的短发间已冒出几根白发。

他变老了。

程椰并不是进公司以后才认识他,程椰第一次见到段磊是在大四那年,彼时段磊亲自去清华校招,那年他刚升上大合伙人,一天只睡四个小时,戴着八十万的表,头发打理的油光水亮。

他在清华一共发了三个offer,其中一个便是程椰,当时程椰刚刚“走出实验室”,想要见识商业世界是什么样子,她研究了几天,选定了这个细分行业,又准备了十多天,经历了四轮面试,终于走到了终点。

最后一轮便是与段磊这个合伙人的面试,面试里有个刁钻的场景问题,问如何在某个规则下完成某件事,程椰给出自己惊人的方法,并说:“这样更高效,规则或许没那么重要。”

段磊不觉得冒犯,反而笑道:“你和我很像。”

当时程椰并不理解,觉得自己和面前这个浑身写着“精明”与“成功”的人一点都不像。

程椰本就是试水,并不是真的打算去工作,她已经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在国外过了两年不问世事的生活,硕士毕业后她没什么特别想做的,还是选择了进入这一行,终面很巧的又是段磊,段磊显然没有忘记她,十分惊喜。

就这样,程椰成为当年五分钟拿下a司合伙人面试的传奇人物。

程椰一路保持最初选择这个行业的初心,专注在解决项目的问题上,x公司项目事件后,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想法大概天真,于是她开始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合伙人,某一天突然恐惧地发现,她真的越来越像段磊,像所有“成功的精英人士”。

然后杨迩回来了,工作在这套精英人士总结的社会哲学里运转的很好,她甚至能对杨迩说出就算公司里有人知道自己喜欢女人也拿她没办法,她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下的甜蜜生活麻痹着她:那些偶尔冒出的厌烦也许只是美好生活的代价,任何人都必须过一部份不喜欢的人生,以换取重要人生部分的安心。

这一年的六月,程椰主动找到段总,希望和他一起出席a司总部的夏季全球峰会,峰会后他们将在纽约办公室单独汇报大中华区的发展情况。

她不提,段总也是打算找她谈谈的,想让程椰接任,尽早在总部面前露面刷脸十分必要,然而程椰却说:“我要在汇报最后加几页建议。”

段总内心震动,面上不露声色:“建议什么?”

“改制。”

程椰的改制方法,无非是把从前各合伙人各自找项目养团队的模式改为按行业分配项目,将项目与人员流通起来,避免争抢、避免倾轧,扎根行业、专注积累,这一套理论并不难,很多人都想过,段磊也想过,可没有人能做到。

项目少的合伙人说话没人搭理,项目多的合伙人舍不得分出自己手里的项目,段磊当年便是这样。

人尝到了利益、权力的甜头,便舍不得一点点流失,忍着恶心也要把名利挣了,再等几年,这恶心也消散了。

段总难忍心酸:“你确实和我很像,你也和我完全不一样。”他叹道,“好吧,好吧。”

那个曾在校园里大胆无知地说出“规则或许没那么重要”的女孩终于走到了今天,走到了纽约办公室,走到了a司的最前面。

程椰的改制建议来的突然,并不在议程上,总部的美国人只是商业假笑,嘴上夸着“看起来是很棒的建议”,转头便说“需要再进一步讨论”,程椰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这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她温和又强硬道:“我叫程椰,是大中华区目前项目最多的合伙人。”

“今年,我将以身作则,分出三个行业的项目给三位合伙人,希望明年汇报时,与各位分享我们在大中华区的试验成果。”

对面的大老板惊异,看向段总:“段?”

段总双手一摊:“程par的项目愿意分给谁,我也不好管呀,总不能便宜外人吧。”

大老板便知道段总是知道这事的,并且默认了。

这个美国人并不保守,也谈不上高尚,沉默一会儿,笑道:“我只有一个要求,利润保持增长,至于其他的,让我们期待明年的汇报结果,”他认真打量这个第一年来总部述职的女人,记住她名牌上的名字,“程椰。”

直到回到酒店房间,程椰才终于放松下来,即使这仅仅是漫漫长征中的第一小步,但她已踩在一片新鲜的草地上,在这片无尽的旷野中,她感受到自工作以来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期待,她将要亲自走出一条宽广无界的道路,为后来者,为整个行业,为程椰“自己”的职业人生。

-

“小杨总,我们去绍兴摘杨梅吧。”

收到这条微信,杨迩便知道程老师那边应当挺顺利,她发自内心地为程老师高兴:“好~非洲小杨向程par发去贺电!”

春节的旅行让杨迩意识到,她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样了解程椰,那天从雪山上下来,杨迩只觉心痛得要碎了。

跨年夜时,程老师明明说了许多x项目带来的影响,那时杨迩局限在x项目事件本身,深陷在自己的委屈里,以为一切仅仅是x项目带来的问题,忽视了程老师在工作上真正面临的挣扎与压力。

杨迩几乎潸然泪下,她再也不能把角色不同、不懂程老师的工作当作借口,董教授甚至不知道程老师的工作具体干什么,却依然能体察到程老师的细微情绪;她也不能要求程老师主动诉说那些烦恼,分享一切并不是爱人的义务,更何况程老师本就不是爱诉苦的人。

杨迩明白,即使两人已经走到了见家长的地步,她与程老师真正朝夕相处的时间依然不多,她应当用今后漫长的时间学会观察、主动引导,她应再努力一些,直到程老师能自如地与她吐露些隐秘的情绪,直到自己能像董教授那样体察程老师的一切。

比如现在,她理解程老师要做什么,也能及时接收到程老师的喜悦与担忧。

杨迩躺在床上,不禁望向墙边的行李箱,那里有她迄今为止小金库的全部去向:一枚戒指。

程老师为她戴上戒指的那晚,她便立刻给时雪晨发了信息,请她在非洲帮忙关注合适的钻石原石,时雪晨在非洲呆了十多年,自然有很强的关系网,又是野生女儿的大事,十分上心,自己筛了好几轮,四月份才回信有一颗大小合适、成色漂亮的蓝宝石。

杨迩这几个月公司扩张迅速,流动资金有些紧张,她已经把父母那张卡当作是他们小家庭的共有资产,动用起来需要和程老师商量,只好和钟羽打招呼,自己先拿最近一笔订单的利润,之后再补给她。

钟羽一听她是要买钻石结婚:“那必须支持啊,还缺嘛?实不相瞒,我没地方花钱,还挺富的。”

杨迩:“……?”

那是四月份的事,如今两个月过去,小金库空空还负债累累的小杨总终于还完了钱,趁着程老师出国开会,便也说要去非洲和欧洲拜访供应商及合作商,这样两人在一个时间段出去,不用分离两次。

她先在欧洲走了一圈,取了加工后的钻石戒指,也确实认真忙了忙公事,之后才来非洲见时雪晨。

“我看看,最后加工成什么样了?”

杨迩笑,小心打开盒子:“没设计太复杂,她不喜欢花里胡哨的。”

时雪晨只看一眼:“这个成色真的可遇不可求。”

其实杨迩并不太能看得懂,单纯觉得只有懂行的说好、价格贵,才配得上程老师,想象着程老师戴起来的样子,忍不住笑:“嗯,好看呢。”

时雪晨也挺开心:“准备什么时候呀?我都想回国看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