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长女李令月,姐妹重逢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东天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0章长女李令月,姐妹重逢

第280章长女李令月,姐妹重逢

西域的产粮区历来集中在天山南北和阴山、伊犁一带。

金州反倒不适合种粮,天气苦寒,积温不足,产粮并不高。

早年只有九堡十八寨的汉民守着田亩勉强耕种,更多时候还是靠放牧为生。

但随着金州的人口增多,粮食不够吃怎么办?

自有河西商行的马队穿梭在大漠戈壁,将各处的粮食往金州调运,被叫做‘南粮北调’。

而金州的百姓则是卖了牲畜换钱,买粮买物资。

所以,大漠对金州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离开哈密力之后,李骁在大漠驻留了半月,带着营田司的官员踏遍了昌把剌西面的大片地域。

正是后世的昌吉、奎屯、石河子等地,乃是兵团粮仓。

如今已经挖出了成片的地窝子,成了北疆移民最主要的安置地。

“新开垦的粮田,头两年得种大豆。”

天山脚下的荒地里,营田司参军陈冲正向李骁汇报工作。

这三年里,他带着大漠百姓和高昌战俘,硬生生在盐碱地里刨出了数万亩良田,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农业专家。

“大都护您看。”

说着,他抓起块泛着白碱的土坷垃,捏碎了撒在地上。

“这地盐碱重,得让豆子先把盐分吸一吸。”

“等第三年地力养起来了,再种小麦、粟米、高粱,保管能多打三成粮。”

李骁望着远处正在翻地的百姓,他们扶着简陋的木犁,在坚硬的荒野间翻匀着。

如今的土地还没有上冻,勉强还能翻得动,过些天恐怕就不行了。

“大豆是个好东西啊!”李骁微微颌首道。

大豆可用来榨油,油水足了,吃的粮食也就少了。

而且榨油剩下的油渣还能喂养战马,使其膘肥体壮。

总之,大豆对北疆的重要性不比麦子栗米差。

陈冲得了肯定,劲头更足了,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片区域:“大都护,属下打算开春就把昌八剌西边的地全开出来。”

昌八剌就是后世的昌吉,往西便是石河子、奎屯一带。

有着数十条从天山雪水融化的河流穿境而过,都是好地方。

往年苦于人手不足,这些沃土只能荒着。

如今四个万户百姓即将落地大漠,青壮劳力足够把荒滩翻个底朝天,开垦出的田亩怕是要连成片,望不到头。

看着他侃侃而谈的样子,李骁嘴角噙着笑意,微微点头,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你办事,我放心。”

话音刚落,便挥了挥手。

身后跟着的书吏立刻上前,双手捧着一张叠得整齐的布帛,恭恭敬敬地递到李骁手中。

李骁又将其郑重地递向陈冲,沉声道:“陈巡抚,大漠这个地方,本都护就交给你了。”

“不要让本都护失望。”

刚才与李骁闲聊时,陈冲便已隐约猜到几分,此刻听着“巡抚”二字,更是重重点头。

双手接过布帛:“属下万死不辞!”

展开布帛,果然如他所料。

免除营田司参军之职,任命为大漠巡抚,主管大漠民政事务,成为北疆第二位巡抚。

布帛左下角盖着鲜红的都护府大印,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原来的营田司并未撤销,副参军高忠义升任参军,只是职权已大不如前。

往日里握着的屯田开垦及护田队的兵权,被悉数收回,如今只剩征收田税田租、督建粮仓、看守粮秣的差事。

李骁转过身,目光望向远处的大漠山河,沉声说道:“巡抚之职,不是官帽,是担子。”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百姓的肚子要填饱,田埂的沟渠要挖通,大漠移民更要妥善安置,这些,都在你肩上了。”

“属下明白!”

陈冲将布帛紧紧揣进怀里,沉声说道:“定让大漠的粮仓一年比一年满。”

接下来的日子,李骁穿梭在大漠的各个移民安置点。

查看新搭的地窝子是否挡风,又询问每日的五两粥饭是否足量发放。

遇到屯垦的老汉,便拉着询问往年的收成,碰到新来的移民,就拍着肩膀讲北疆的规矩。

粗糙的手掌上沾着的泥垢,比书吏的账本更能说明问题。

离开移民区,他又去了第二镇的各个居住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