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你喜欢就好
第73章你喜欢就好
黎青浓略一垂眸,而后低声回道:“是,朕不敢。”
谢未染眼睫微颤了一下,下意识擡眸,刚好看到黎青浓长而卷翘的睫毛掩映下,漆黑的眸中涌动着浓郁的暗色,随即轻抿了抿唇,温声开口:“为什么?”
黎青浓凝眸看她,片刻后再度垂眸,眉宇间流露出几分少见的脆弱和哀伤,半晌,才低声开口:“你不奇怪吗?为什么朕没有兄弟姐妹?”
谢未染瞳孔皱缩了一瞬,她一直以为是先帝子嗣稀薄,难道不是吗?
“朕只要看到她,就会想起浑身是血的小五……”黎青浓紧蹙着眉头,语气低沉,片刻后,擡眸看着谢未染,眼底深处仿佛酝酿着恐怖的风暴,“你说,朕会不会把昭阳养死?”
“胡说。”谢未染闻言顿时皱眉,语气严肃地继续道,“若非陛下,小郡主能否平安活到现在还两说。”
“是么?”黎青浓语气淡淡地回了一句,视线落在谢未染的眉眼,面上是漫不经心,眼底深处却带着几分忖度的意味,接着又幽幽吐出一句话,“兴许只是因为朕并未过多接触她呢?”
“您为什么会这么想?”谢未染狠狠皱眉,这种近似于自暴自弃的话与黎青浓本人简直南辕北辙。
黎青浓不甚在意地擡手,将谢未染额前的一缕发丝撩至她的耳后,淡声说道:“朕如何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朕讨厌不确定性,没兴趣拆盲盒。”
说罢,黎青浓正欲站起身,谢未染感觉到了黎青浓的远离,下意识伸手将人抱住。
黎青浓垂眸,看向谢未染,眉头微微一挑,没有说话。
谢未染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而后在黎青浓的注视下默默收回了手,正想开口,却见黎青浓顺势抱住了她,甚至索性直接坐到了她的腿上,顺便将下巴搁在了她的肩头。
谢未染身子微僵,双手都有点不知该往哪儿放。
黎青浓接着淡声开口,语调悠悠,“别动。”
谢未染……她确实没动,只是移开眼,轻抿了抿唇角,什么意思?
“让我抱会儿。”黎青浓接着淡声道。
谢未染沉默半晌,应了一声,“哦。”
黎青浓侧眸瞥了她一眼,接着轻轻叹了口气,低声喃喃道:“好累。”
谢未染一怔,下意识看向黎青浓,只瞥见了对方微蹙的眉眼,透着些疲惫和倦意,是绝对不会展露于人前的情绪。
谢未染敛了敛眸子,顿了两秒,默默将人抱住。
黎青浓并未对谢未染的举动表达任何意见,甚至直接闭上了眼睛,唇边的笑意一闪而过,仿佛从不曾存在过。
谢未染没敢乱动,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
没多久,有脚步声传来,黎青浓直接睁开眼,顺势起身,顺便略带安抚地摸了下谢未染的脑袋,而后慢步行至桌案前,拿起一本折子,并未翻开。
很快,卫卯绕过屏风行至殿内,直接开口道:“陛下,这是大理寺送来的初步调查报告。”
黎青浓从卫卯的手中接过那份调查报告,而后将手中的折子递给她,淡声道:“交给李明华。”
“是,陛下。”卫卯双手接过那个折子,浅浅行了一礼后很快退下。
谢未染就借着这个机会光明正大地打量着黎青浓,对方这会儿又恢复了往常的冷淡从容,秾稠昳丽的面容丝毫不减其迫人的气势,反而更添了几分高高在上的冰冷。
在卫卯离开之后,黎青浓仔细看过那份调查报告,而后转眸看向谢未染,刚好对上谢未染的视线,于是轻扬了扬嘴角,温声道:“过来。”
谢未染轻抿了下唇角,不情不愿地走了过去。什么嘛,刚刚的事情就这样揭过去了?
“看看吧。”黎青浓淡声说着,将手中的调查报告递给了谢未染。
谢未染敛起那点微妙的情绪,拿过那份初步调查报告,认真看了起来。
当晚使用批条在街上行走的几人都分别给出了自己深夜外出的理由,包括签发批条的人都给出了相应的证词。
第一位,是陆潮声的家丁,其声称当时外出是为了给陆阁老带梨幕阁的梨香饼。在陆潮声本人的证词中,他不情不愿地承认了这一点,并嘱咐前来调查的大理寺差役不要大肆外传。
“梨幕阁?是做什么的?”谢未染有些困惑地问道。从这个名字上,她实在判断不出,吃个点心有什么值得藏着掖着的。
黎青浓看着谢未染,缓声回道:“是勾栏,听曲的地方。”
“哦。”谢未染这下明白了,陆阁老大概是担心传出去对自己的名声有碍,用家丁的话说,就是他们家老爷就好这一口,梨幕阁做得最好,没办法,他只能在夜里偷偷过去。
而梨幕阁,在深夜的时候确实也在营业,大抵是专做达官贵人的生意。
谢未染再继续往下看。
第二位,一个叫做陈宇的小孩儿,说起来,这个孩子和周洗墨谢琉还有点关系,陈宇就是上一次和周洗墨谢琉起了争执,甚至扔出黑色弹丸来的那个小孩儿,也是兵工司令使陈放的幼子。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黑色弹丸被带出制造所的事情,这个小孩儿的父兄现在都在大理寺的监牢里。
陈宇声称自己深夜外出是为了替自己在监牢里的父兄跑腿,他们让他夜里偷偷将家里小木盒中的银两带给监牢的看守,以期能够让他们两个的牢狱生活过得不那么难熬。
谢未染看到这里,才想起自己似乎没有过问过那件案子的后续,趁着这个机会,她直接开口问道:“之前陈放的那个案子,查出什么结果了吗?”
“没有,那父子俩都咬死了不松口。”黎青浓皱了皱眉,仿佛是再度想起了这件事,以至于有些不悦。
谢未染面上露出几分意外,她不认为在没有经过训练的前提下,这父子俩能撑这么久,大理寺虽然不至于天天严刑拷打,但也不会让他们好过,居然能到现在都不开口。或者说,因为这件事是在秘密调查,所以反而束手束脚了?
当然,牵涉进来的兵工司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换了一批人,现在这个案子的急迫性倒是不算太高。毕竟那父子俩事实上接触不到什么核心机密,鸡肋的黑色弹丸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到顶了。
针对陈宇的供述,签发了批条的京兆尹表示十分错愕,当时那孩子找上门的时候哭得惨兮兮的,说是他的父亲死在了城外,要连夜赶出去让父亲入土为安,还给他看了一封信,信上佐证了他的说辞,京兆尹动了恻隐之心,毕竟是个孩子,这才签了这张批条。
第三位,那个宫中的女官,哦,现在也在大理寺的牢房,她深夜外出,是在倒卖宫中的物件。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后宫空置,不少宫门都上了锁,但里面的物件不能说没有任何价值,那个女官就是借着闲置的宫院没什么人去,偷偷将里面的东西带出去换钱,各种意义上,这都是在监守自盗了。
她手中那张不合规矩的批条原本只是以备不时之需,奈何这一天晚上和她交接的人掉了链子,导致她被巡逻的金吾卫发现,不得不拿出那张批条来应付,但显然,她没应付得过去,于是就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