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92章卫星厂项目遇困(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防部发现开发的很多软件使用效果不及预期,就专门成立一个小组来研究软件项目做不好的原因。
研究发现,70%的软件项目不成功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而是因为过程管理不善导致的。
于是,小组得出一个结论,即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
198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了软件生产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这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
这个模型,指明了一个软件组织在软件开发方面需要管理哪些主要工作、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以怎样的先后次序,一步一步地做好这些工作而使软件组织走向成熟。
cmm一共有5个等级,华泰软件通过的是cmm3认证。
这个级别的认证,代表着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包括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均已实现标准化、文档化。
……
仔细看完这些资料,陈天明在给成科远的回复邮件中,写道:
“感谢成博士的资料,看完之后受益匪浅!我今后向客户介绍时,可以不可以这样说?
开发软件就像是盖楼,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工程。软件生产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就是软件工程的过程管理模型,成熟度越高代表着软件开发速度越快,质量越高!”
成科远看到邮件,琢磨了一下,觉得不能对一个销售人员提出太高的技术要求,同时,他又站到销售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发现如果描述得过于准确了反而会给客户造成误解,遂回复邮件道:
“也可以这样理解!”
听了成科远对新系统开发周期的预测,学习完了国际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相关知识,陈天明对年底完成系统上线有了信心。
两天后,他来到宋部长的办公室,开门见山道:“宋部长,告诉您个好消息!如果不出意外,新系统第一个版本年底可以上线!”
“真的假的?”宋部长停下手里的活儿,惊讶地问道,“兄弟,你可不能忽悠你哥呀!”
“哪能忽悠您呢!”陈天明不请自坐,继续道,“你们的新系统由我们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亲自带队,我刚问过他,他说三个月第一个版本能上线,有可能还会更快!”
“这可得说准了!航天工程不允许有半点马虎的!”宋部长将信将疑,一脸严肃地回应道。
“没有半点马虎!”陈天明很有自信地坚定道,“我们公司早在2005年就通过了一个叫cmm的认证……”
陈天明把软件生产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怎么诞生的,华泰软件是怎么通过认证的,这个模型对快速高质量软件开发有什么好处等情况向宋部长一一道来。
“如果真能在年底前上线,我这边倒是可以更好地跟厂里交代了,”宋部长听完之后,略有放松,“你要是能保证年底上线,系统上线后,我就给你签补充合同。”
“没问题!另外,我们的产品规划部正在起草更加具体的方案内容,到时候我可以把方案发给你,你跟孟厂长汇报时可能会有用。”陈天明也抛出了一个小诱惑。
“那你帮忙盯着点儿,写完就发给我,孟厂长快回来了,我正在写项目报告,到时候我可以借鉴借鉴你们的方案内容。”
“初稿一完成,我就发给你。”陈天明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