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风雪时,偷袭日
荆轲点点地图上的尽头“这里有群山和一条大河,我觉得倭国很可能会在这里构筑防线。”“哦?”
苏远看看地图又问道“怎么没绘制出来?”
“太远了……”
苏远……,好吧,这里确实有点远。
“嗯,先这样吧,等我们拿下咸城再说。”苏远说道
“皇上,臣还有一事。据我的线报,刘邦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荆轲又说道
苏远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消息可靠吗?”
“不太可靠,那里的人太少了,这只是我的判断。”荆轲回答道
“多派些人手过去!嗯,你也亲自过去”苏远站直了身子,自己在前方抵御外敌,这刘邦竟然想在背后搞小动作!顿时,苏远眼中杀机立现。
“好,那这里的人手可就不够了。”
“你不用管这边了,国内好不同意稳定下来,决不能再出乱子!国内如果乱了,这里的仗也没法打了。还有,能做掉刘邦就做掉!”苏远说道
“臣明白了。”
苏远现在的思想是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
“你拿上我的令牌,沛县附近的军队你都可调动。”
“不用了皇上,军队用不上,现在刘邦已经躲起来了。”荆轲说道
送走荆轲后,苏远重重地喘着气,难道风云又要再起吗?难道自己始终没法改变历史的进程吗?
不行,一定要做掉刘邦!只有刘邦死了,这历史才算彻底被改变过来。
他现在有些后悔了,为什么当时就动了仁慈之心放了刘邦了呢。
苏远之前一直就是在等荆轲的消息,没想到他竟然又给自己带来这么一个劲爆的消息。
第二天,雪还在下着。苏远便已经召集起了五万轻骑兵,有苏家军的一部分,也有邯郸军的一部分。
他就是要冒险前进,他不能让倭兵退回到荆轲所说的那条新防线。一城一池的得失无所谓,他要的是歼灭倭国的有生力量。
倭国乃是小国,能上战场的兵就那么多,所以打一个便少一个。他们可没有华夏的战争潜力,如果苏远想,他分分钟便可以再拉起一支几十万的军队。
众将此时都在漫天大雪之中,李信忧心地说道“皇上,我觉得你还是再想想为好。这等天气出征,变数太多,万一有个意外,这五万大军可就悬了。”
“李将军不必担心,咸城离此地只有四十余里,哪怕是不能拿下咸城,我们也可迅速后撤。”苏远说道
李信思索了一会只能说道“那好吧,皇上……”
苏远随后便率领着五万大军进入了茫茫的风雪之中,而李信则率领十万其他各类兵种原地待命,只等苏远的消息。
只要苏远拿下咸城,他这十万大军将即刻出发,迅速占领咸城之南的大片土地,保住战略纵深。
苏远一路上继续派出几十路斥候打探着消息,第一,他是怕在风雪天里迷路。第二,他也怕自己动向被倭兵所察觉,一旦被察觉,便失去了偷袭的意义。
就在苏远的骑兵们在风雪里艰难行军的时候,咸城的倭国士兵则都窝在营房里烤着火。
先遣军将军小池英年看着窗外的大雪裹了裹身上的衣服,他很郁闷,他不知道为什么渡边鸟人会下令让他撤退到同江和巍山一带布防。这不是自废武功吗?
虽然巍山和同江是天险,但是这天险之后便是大片的平原。如果一旦华夏军攻破了这天险,那他们的骑兵将在平原上驰骋无敌。
他认为应该将防守的重点放在咸城一线,哪怕是这一线失守了,还可以在咸城至同江之间的广阔地带里进行阻击。
这片纵深地带多山多河,华夏军的骑兵部队根本就冲不起来。哪怕是最后他们能打到同江和巍山,基本上也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根本无力再对防线发出冲击。
本来他得到的命令是即可全线回缩,但是他怕苏远会偷袭,所以撤退一直都是在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
他本来有八万部队,经过几天的撤退,现在还有五万。如果不是大雪突至,可能他们早就已经撤退完毕了。
此时,他可不像普通士兵般悠闲,他在想华夏军会不会趁着大雪进攻,毕竟这里离飞虎堡和北部堡只有四十里。
看着眉头紧锁的小池英年,他手下的一个谋士问道“将军在为何事烦扰?”
小池英年担忧地说道“你说,华夏军会不会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那谋士哈哈大笑“将军过滤了,他华夏军又不是天兵天将,怎么可能会在这种天气里发动进攻?如果他们要进攻,恐怕连咸城的位置都找不到。”
听谋士这么说,小池英年微微宽心“话是这么说……可是……”
“将军如果不放心,可以派出斥候。”那谋士又说道
“嗯,很有必要!来人,传我命令,斥候今日不可休息,全部出城,如果发现华夏军的影子即刻来报!”
很快,一个个斥候小队骑着像狗一样的马便出了咸城。他们非常的不情愿,本来烤着火喝着茶呢,现在却要执行这样的鬼任务。
就在小池英年心神不定的时候,苏远所率的骑兵也遇到了大麻烦。他们竟然真的迷路了……
大雪越下越大,能见度只有四五米远。荆轲给的那份地图上的地标全部都被掩盖在了积雪之下,而斥候们也不敢再跑出太远,怕找不到回来了路了。
苏健拍马上前问苏远道“皇上,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照这么下去,咱们很难找到咸城。”
苏远说道“回去的路你能找到吗?”
苏健愣了,他的皇帝说的没错。他们现在是迷路了,根本就分不清东西南北,所以回去的路也一样找不到。
隐隐地,苏健感觉这事麻烦了。虽然距离不远,但是如果偏了方向,那这五万骑兵很可能会被冻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