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计划离开
朝臣们经过短暂的懵逼后,意识到了一点,苏远已经失宠了。李斯不可思议地看了看赵高,而赵高眼里则满是得意。之前,赵高一直在拉拢李斯一起对抗苏远。
但是李斯觉得,苏远这个人太厉害,而且深得皇帝信任,所以他不敢和赵高联合,只想做一个太平宰相。
但是就在昨夜,赵高再次登门拜访。
废话说了一大推后,赵高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第二天早朝,皇帝会免了苏远的职。
当时的李斯根本不信,他只觉得是赵高发癔症了,所以便礼貌地送走了赵高。赵高面对李斯的轻慢丝毫也不在意,只留下了一句明日早朝再说便离开了。
李斯震惊之余,便开始认真思索起要不要和赵高联合这件事。
他有野心,也有能力。他想要做大秦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苏远出现之前他信心满满,但是苏远出现之后,几番挣扎之后,他便放弃了。
但是现在,他心底的那团小火苗又重新燃烧起来。
嬴傒没有说话,朝臣们也没有为苏远辩解。如果惩罚苏远的理由很正当,他们肯定会为苏远求情。
但是……从不上朝这个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了。
牵强的背后是什么?牵强的背后便是,苏远犯的是不小,只是皇帝不方便明说!如果谁现在站出来为苏远求情,那么他将会面对嬴政难以发泄的怒火。
我们的当事人苏远终于松了一口气,这种惩罚对他来说就是无所谓。反正他也不想参与政务,有那些大臣,政务肯定没问题。
他要的就是苏家军,就是好好研究兵器,好好种地。
不过苏远也不能再大意了,这次的惩罚不可谓不重。如果他再惹恼嬴政,下一次他可能就会掉脑袋了。
下了朝,嬴傒连忙将他拉入府中。
“苏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嬴傒很着急,因为苏远已经被排除在了核心权利之外。苏远本来掌握的就不多,现在可好,啥都没有了。
苏远将关于蓝天道的事说了一遍,嬴傒听着不住地擦着汗。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得亏是苏远,但凡换个人干这事,那一定会被诛灭九族。
“苏远,如果有机会,我觉得你还是离开咸阳城吧。你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上,而赵高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算计你。以无心对有心,我怕你会吃亏。”嬴傒思索了一会说道
苏远喝了一口茶说道“我也已有此意……只是,我的农场该怎么办?”制造局可以般,苏家军可以跟着他一起走,但是种在土里的农作物可不能动。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农场?如果你死了,即使农场留下了又有什么用?”嬴傒有些恼了
“岳父大人,您不知道那农场对我的意义……”
苏远必须尽快将土豆和红薯两种高产粮食推广开来,早推广一年,大秦便可早强盛一年。要知道,遥远的西方可是还有一个巨大的威胁呢……
“这样吧,你的农场我来照顾,估计你走了,赵高也不会对你的农场下手。”嬴傒无奈地说道,他是看出来,不把农场安排好,苏远是不会安心走的。
“好,那就劳烦岳父大人了。”苏远说道
嬴傒摆摆手,然后又问道“你想去哪里?有打算吗?”
“岳父大人觉得我去哪里比较好?”
“去楚地吧,那里有我几个故交,你去了他们可以照顾下你。”嬴傒说道
楚地?不行,苏远微微摇头,那里既没有煤矿也没有铁矿,他去了更没法发展自己的事业了。
他心中倒是有两个理想的地方,一个是辽东郡,另一个就是河套地区。
辽东郡其实是最好的,既有煤矿又有铁矿。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太靠东了,万一西域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不能及时得到消息。
思忖一番后,苏远说道“我想去河套地区……”
“不行!”嬴傒马上说道
虽然现在匈奴的冒顿已经投降了大秦,但是漠北的战事还未完结,到底谁输谁赢还不一定。万一是头曼单于赢了,那河套地区必然又成为连年征战之地。
而且即便是冒顿赢了,那里也会成为匈奴人的留居地。在一个外族人聚居的地方,怎么也是不让人放心。
但是一番争论之后,嬴傒终究是拗不过苏远,只得答应下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只不过,嬴傒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是冒顿赢了战争才可以。如果是头曼单于赢了,那苏远坚决不能去。
其实这个根本不用说,如果头曼赢了,那苏远再去河套就没意义了。整天的打仗,他就不能再安心的搞农业,搞制造了。
回到家之后的苏远马上便开始安排搬家事宜,所有物资归类,所有人员登记造册。
苏远的几个老婆在得知早朝发生的事情后,都非常地支持苏远的决定。他们不希望苏远有事……
她们都去准备了,只有义愤填膺的小虞姬忍不住破口大骂。
苏远哄了好一会,才将这丫头给哄好。
下午,他来到苏家军的训练场……
在一间简单的会议室里,苏远对苏健和苏秀他们说出了他的想法。不出意外,任何人都没有意见。哪怕是苏远带着他们去阴曹地府,这伙人也敢!
“苏健,苏延,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两人马上站起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请将军下令!”
“你们两人带上一支五百人的骑兵去漠北找冒顿,看看他那边什么情况了。记住,不要只听他在说什么,而是要自己看,能明白吗?”苏远说道
“明白!”
两人动作很快,傍晚时分,两人便已经挑选出了一支五百人的精锐。趁着夜色,这五百骑兵便奔向了官道。
得益于苏远制定的应急制度,这五百骑兵的后勤保障还是非常完备的。每个骑兵都配备了五匹军马,除了一匹战马什么都不装,其他的马的马背上都驮满了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