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不破匈奴誓不回
虽然苏远淡定地安排着战后的繁杂事务,但是他心里却一直都在牵挂着那三千苏家军。月已经中天,夜已深。在凉如水的夜色里,苏远凝重地北望阴山。营房已经静,私下里没有一点声音,除了一队队巡视的哨兵的脚步声之外。
派出去的斥候还没有回来,按时间算,三千苏家军今天一定能和头曼单于的败军相遇。可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了,还没传回消息呢,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
按说不会啊,在出发之前,苏远叮嘱过带队的三人。他们阻击的目标是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尽量不要打阵地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
苏远对苏家军的实力还是有信心的,十万败兵,即使他们不能全部留下,也能留下大半。即使有什么意外,苏家军全身而退还是没问题的。
站在他身后的侍卫实在不忍,因为他们的苏将军眼里已经全是血丝,他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将军,您休息一会吧,这么熬下去……”
苏远没动也没说话……侍卫只能沉默,他现在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苏远。
他现在不可能知道三千苏家军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战役从正午时分打响。
在头曼单于的残军刚到阴山脚下的时候,苏家军的斥候便已经发现了他们。消息迅速传回了苏健、苏延他们那里,三人迅速商议。他们觉得头曼单于应该不会往东绕过阴山回答草原,因为那条路不光远而且异常难行。
他们最有可能就是从贺兰山和阴山的交界处——贺兰山缺走。那里地势平坦,而且路程很近。
只要守住贺兰山缺,那匈奴的十万人马必然一个也逃不了。他们太想立功,太想在苏远面前证明自己了,所以他们忘记了苏远的告诫——不能打阵地战。
制定好计划之后,三人迅速合兵一处。阵地战不同于运动战,运动战讲究的是灵活和相互配合,但是阵地战则要有充足的力量进行阻击。
三人估计地一点也没错,头曼单于就是要走贺兰山缺。
经过短暂的修整之后,头曼单于已经冷静下来。虽然他很愤怒,但是却没有再次被愤怒冲昏头脑。
想想这两天发生的一切,头曼单于终于想明白了。他是中了苏远的圈套了!
苏远他根本没有能力将自己合围!北边看似打得最为残酷和艰难,但是其实那是苏远故意留下的缺口。
如果当时头曼单于想的不是逃跑,而是死战,那么输的人极有可能就是苏远。
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头曼单于只能狠狠地骂了一句,狡猾的秦人。
重新整顿兵马之后,匈奴的斥候便四散而去。大部分的斥候没有往前,而是去了后方,这也是苏远派出去的斥候都没能回来的原因,大部分都被匈奴斥候给杀了。
头曼单于觉得苏远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如果追兵突至,那他可就有危险了。
他这十万残军的士气还没恢复,根本发挥不出最强实力。况且,他现在是真的折腾不起了,再这么折腾下去,他都不足以压制左右贤王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利带着这些骑兵回到草原上。
再说苏远,其实他也很想继续追。但是抓的俘虏有点多,这可能十五万嗜血的匈奴兵,而不是猪。
万一这些人暴动,那他们无疑会成为插在他后背上的刀。
他输不起,所以为了稳妥,他只能压抑住自己。
正午时分,头曼单于接到了往前探路的斥候的情报。贺兰山缺似乎有小股部队出没……
手下大将拿都建议“单于,苏远诡计多端,我认为山缺里必然是苏远设置的伏兵。我们不如回军往东,虽然路是远点,但是却安全,”
头曼单于摇摇头“此地前日刚下过大雪,秦人不是我们,所以应该不会在这里设伏。”
头曼想的一点错也没有,一直以来,秦军都非常依赖后方补给。在这个地方,秦军的补给根本就跟不上。
但是他是万万没想到,苏远的苏家军现在是一支不同寻常的部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家军和匈奴兵相似,都是把补给随身携带。
两千年中,中原王朝之所以不能彻底肃清漠北。根本上也是这个原因,太远了,补给跟不上。而游牧民族则不需要补给,草原就是他们的家。跑到哪里,补给也就带到了哪里。
“可是这支部队又是哪里来的呢?”
“说不定只是山贼而已……”头曼单于其实也想不明白,他只随口应付了一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山贼,即使有也早就饿死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当然,头曼单于倒是也没有轻敌。斥候们探着路,大军则亦步亦趋。所以,行军速度极为缓慢。
下午,一个让头曼单于震惊的消息传来。之前留下踪迹的那支部队出现了,就是秦军!
但是在得知那支部队只有几千人之后,愤怒的头曼单于更愤怒了。苏远这家伙明白了是瞧不起他啊,竟然想以几千人就想消灭他。这是什么?这头曼单于看来就是侮辱,赤裸裸地侮辱!
头曼单于怒吼着“冲锋,全军冲锋!给我把秦人的脑袋都给我砍下来,我要祭奠那些战死的勇士们!”
在一个小山坡上,头曼单于看到了苏家军。他们军容整齐,清一色的白盔白甲,雪白的帽樱随风飘舞着……
三千苏家军却有了三万人的气势!
在头曼单于发现苏家军的时候,苏家军的斥候也已经发现了他们。可以说,苏家军是在等着匈奴人的到来。
看到冲锋而来的匈奴骑兵,苏健慷慨激昂“兄弟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匈奴誓不回!今天,便是你我报效朝廷,报效苏将军的日子!”
众军高呼“不破匈奴誓不回!”
巨大的回响引起了贺兰山顶一次次的雪崩,像极了给勇士们送行的烟火。
这句诗是苏健出发前苏远说过的,现在被他活学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