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大秦第一勇士
“我会将我我们苏家军分成两路,一路去偷袭项燕进攻函谷关的军队,第二路则是阻拦项燕的援军。”“到那时新郑肯定会空虚,无力镇守,到时候我们在派兵攻打新郑就会手到擒来,一旦新郑这边成功,就可以转战函谷关,支援我苏家军!”
秦王听完,一拍大腿只说了一个字。
“妙!”
苏远的这个办法可谓是神来之笔,将原本一体的项燕二十万大军彻底的打乱,分成局部。
而苏家军处在这二十万大军的咽喉之处,只要能够联合好其他两路秦军,那便可以进可攻,退可守。
“这个方法简直是神来之笔,但是这场战争是否胜利完全就压在苏家军身上,一旦苏家军被击溃的话,恐怕……”
秦王嬴政的这个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苏家军被击溃的话,这个计划将会全部崩盘。
“大王难道不相信我的手段吗?”
秦王自然是相信苏远的手段,但是这是一场关乎新郑和函谷关之间的战斗,如果出了什么差子的话秦国将会陷入困境。
此时李斯又看出了这个计划的不足之处,说道:“如果……项燕的军队放弃攻打函谷关,而是选择先将苏家军消灭,在去攻打函谷关,那岂不是出了大事?”
苏远早就想到这种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宰相大人担心的并无道理,如果项燕敢这样做的话,那就正中了我的下怀,如果他们敢包围我苏家军的话,到时候其他两路秦军前来支援我苏家军,这样就可形成反包的局面。”
“一旦形成这个局面,哪怕是我苏家军被击溃,项燕二十万大军也会损失惨重无力攻打函谷关,就连新郑也没有办法去守护。”
李斯听完苏远的解释之后,心中对苏远的恐惧又加重了几分,苏远用兵的手段简直是变幻莫测,拿这次距离。
如果将新郑到函谷关比作一根木棍,一般是会选择在木棍的两边做想法,可是这苏远竟然反其道而行,直接将木棍的中心切断。
而木棍的一边是新郑,另一边是函谷关,一旦苏远偷袭了攻打函谷关项燕士兵的屁股,那么木柜另一面的新郑的守军就会出兵支援,而苏远又将苏家军分成了两路。
一路偷袭,一路阻击,将原本侧面战场的苏家军,瞬间变成主战场,而棍子两头的秦军就变成了支援部队。
但是这个计划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放在以前他们是绝对不会同意这个方法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秦国现在有一支王者之师。
那便是苏家军!
“哈哈哈哈!苏远你小子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你这个办法简直是天衣无缝,寡人相信你和你的苏家军,但是函谷关和新郑到底要谁去带兵?”
“王翦将军……还有一人……”
“蒙恬!”
蒙恬?这不是蒙武的儿子吗?蒙武战功显赫,但是他的儿子却不怎么出名,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蒙武的名声太大,将蒙恬盖了下去。
蒙恬是伐齐之时才一战成名,被秦王所重视的,现在距离那段历史时间节点还有一段的距离。
蒙武上前拱手说道:“苏将军你这是做什么?我儿子他还不能够担此重任!要是出了什么岔子的话,我蒙家还怎么面对秦王啊!”
蒙武认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还不能担当这般的大任,虽然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出重,但是在她这做父亲的看来还是有些欠火候。
苏远哈哈笑道:“我说蒙将军啊!你就这么不相信你的儿子吗?据我所知您的儿子蒙恬和蒙毅都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也是时候该让他们为秦国效力了!”
“啊……这……”
蒙武是实在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她不知道苏远为什么要提拔他的儿子蒙恬,但是这对自己儿子蒙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秦王嬴政此时说道:“来人将蒙恬召上来!”
没一会一个男人就走了上来,年龄和苏远相仿,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眉宇间透露着战神般的威仪。
“蒙恬见过大王!”
“蒙恬啊!今日并不是寡人找你,你可知是谁?”
“蒙恬不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就是你旁边的这位,苏远苏将军!”
苏远看着蒙恬心中感叹道,不愧是天下第一勇士啊!这等的气魄果然是惊人。
蒙恬看向苏远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之色,苏远轻咳几声说道:“蒙恬我今日找你来是想让你带兵前去镇守函谷关!不知道你可否愿意?”
现在的局势是旧韩人士和项燕联合起来占领了新郑,打算攻打函谷关,并没有采取行动,咸阳到函谷关的话也用不上多长时间。
蒙恬先是一愣,随即眼神中闪过一丝喜色,他早就想步入仕途,带兵打仗报效国家了,可是自己的父亲一直不为自己引荐,他一直想做出什么大事情来证明一下自己,现在机会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他现在看苏远就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两个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蒙恬知道苏远就是他的伯乐!
“蒙恬愿意!”
蒙恬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这样的机会他梦寐以求,怎么可能拒绝呢?
原本以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是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出言阻拦。
“大王我认为让蒙恬镇守函谷关实在是不妥,您要是说让蒙武蒙将军镇守的话,我们才可安心。”
这些人的举动全部都在苏远的预料之内,只见苏远来到那人身前,问道:“蒙恬是蒙将军的儿子,俗话话说的好虎父无犬子,更何况蒙将军的年事以高,你让他这么折腾合理吗?”
见到苏远如此的灼灼逼人,不依不饶,这位朝廷官员只能求助秦王嬴政。
“大王您一定要三思啊?”
秦王嬴政刚想说话就被苏远打断。
“那要不然你代替蒙恬去?你们这些人就知道在这里呈口舌之快!一到关键时刻屁都不敢放!办法办法想不出来!带兵打仗又不行!真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脸还在这里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