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 雁回 - 破破破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雁回 >

第92章

第92章

进入九月,加班越发多了,连黎砚回都有些扛不住了。究其根本是因为“奇迹”在首发的成功之后面对了大量的优化差评,随之而来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公司越是寄予厚望越是释放了更多的压力,每个部门都感觉到了黑云压城。

这个时候,她们敲定了“奇迹”和“西望”的跨界联动。

西望是很老牌的跨国集团在国内的一条零食产线,往前十几年前,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备的礼品,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但到了这个年头,传统通常就意味着老旧,意味着逐渐被挤出主流市场,市场份额岌岌可危。他们也在想尽办法转型,但这样庞大的巨头是很难同那些轻量的新锐品牌一般灵活的,更不要说过时的包装和落后的营销了。

今年西望大中华区换帅,换上了一个在大中华区一路做上来的中国人,才40岁,一上台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新品的研发、产品包装的叠代、更贴合年轻人的营销思路、更多的营销投入……与黎砚回她们公司的联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青禾同样是一家上了年纪难以腾挪的企业。

青禾是以页游起家的一个游戏公司,曾经是业内最好的页游公司,传奇、修仙、战争、种田,他们一度引领潮流,赚得盆满钵满。但慢慢地页游逐渐被淘汰出主流的圈子,他们也开始寻求转型,开始是做端游,做网游也做单机,后来也开始做手游,反正就是什么火做什么。

但或许也是因为上了年纪吧,每个关口他们都没有跟上,端游他们入局很晚,手游他们入局更晚。到了现在运营的最好的几个游戏还是页游的老玩法移植到不同端而已,靠着逼氪重氪强营销无脑爽来保持流水。

这也是顾晓昀忍无可忍的原因,她十分看好手游的市场,每年都在建议公司增加投入,但公司一直没有十分重视,哪怕是今年被寄予厚望的“奇迹”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拿到什么资源。

因此“奇迹”的一炮打响点燃了公司内改革派的狂喜,与此同时也叫守旧派难堪。面上是欢欣鼓舞,内里公司内斗已经愈演愈烈,从上到下,每个人都被卷进去了。

樊泠是改革派,她带领的营销团队当然也都在这边,与西望的联动是她一手推动的,主打的营销方向就是业内良心老牌焕新,打一波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牌,为了讲好这个故事她把所有的本事都拿出来了。西望那边当然也看好这个故事,两边一拍即合,前期准备做了很久,当然钱和资源也聊了很久。

为了配合这一切,樊泠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和前置论证,这些都是黎砚回的活。

连着两个周昼夜颠倒,黎砚回都有些恍惚了,上班上得头昏脑涨,终于忍不住跟樊泠说干不完了要没命了。

樊泠说:“早说呀,我给你招个人。”

“啊?”黎砚回懵了一下,她本来是想少要她减少点工作的,哪里想到还有加人这个选项,还是要现招的。

“我跟hr讲了,要有相关经验的,到时候你去面,主要问技术和实操,按你自己的标准招就行。”樊泠啪啪在键盘上敲字,完了擡起头来跟她讲。

“我?”黎砚回简直要懵圈,她自己才干了一年多点,哪有本事去面试别人啊。

“不然呢?我哪懂数据呢?别怕,二面我会把关的。”樊泠理所当然。

“我没面过啊。”黎砚回本能地推拒。

樊泠瞥她一眼,道:“谁还能天生就会啊?总得有第一遭嘛。我炔贺给你个面试须知,你回头看看,简单得很。”

黎砚回晕晕乎乎地就被她把思路带走了。

直到坐到面试桌前她都有些不敢置信,一年前她还是坐在那边战战兢兢的那一个,不过一年多,她竟然就在这一边了。

候选人一个又一个的来,黎砚回问得也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她认知里的面试官应该像顾晓昀那样亲和,又或者像樊泠一样有魄力,她自己哪边也不靠,也够格坐在这里吗?

但很快她就没心思想这些了。面试是真的麻烦啊。

hr说出于礼貌,不管面试者什么水平,都要聊够十五分钟。黎砚回简直要喊救命了,十五分钟怎么这么长啊!她都不知道问什么,来来回回几个问题,问得自己都觉得干巴。候选人的状态也很重要,有些人根本聊不起来,有些人呢两句话就能听出来这个人什么也不懂了,面试的十五分钟简直比加班还累。

几天下来再遇见樊泠的时候,她就跟樊泠吐槽,樊泠哈哈大笑,说正常,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又指点她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扒下去,问对方更细节的地方,你总能有问题抛出去,就该他们紧张怎么答了,你紧张什么呢。

黎砚回本来想叫她自己去面的,但说这话的时候是晚上十一点,她已经要下班了,樊泠还在。这段时间樊泠走得都比她们要晚。她想了想,把这话吞回去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怎么就不行呢?

她花了点时间去做面试的复盘,去总结整理归纳自己的面试手册,认真地写每一次的面试笔记。送走了候选人又自己试着总结,回想着顾晓昀面试她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姿态、是怎么说的每一句话。

该怎么开场,又怎么串联问题,怎么下钻,怎么调动,怎么结语,怎么礼貌地送走……她开始有一些自己的小技巧。

到了这个时候,她发现,在那个场合上,不是只有面试者会紧张的,面试官一样会。不是每一个面试官都是身经百战经验十足的,她请教过一些资深的有过面试经验的同事,她们也一样会说到了现在都很头痛面试。

原来真的是双向,并不是口头说说,是双向的选择也是双向的疑问、困惑和紧张,原来真的是平等。只不过身为求职者的时候总是从下往上仰视,自然也看不见那一边是什么样的神情。

她这个岗位并不是很好招人,给的薪资待遇在业内也只是一般,工作内容既杂又多,要求还高。她很是面了一些人,高高低低的都有,低的低到应届实习,高的比黎砚回还要资深。也不知道hr是按什么样的标准在推人过来。

她遇见过期期艾艾说不出话的,遇见过侃侃而谈却没有重点的,也遇到过逻辑清晰十分优秀反而让她学到东西了——最后这种很少,通常都要比较高的薪水,也不是会给黎砚回打下手的,当然也是不行的。

hr说有点耐心,招人是这样的,都是看缘分。

黎砚回想,顾晓昀当时又是面了多久才招到她的呢?

大概半个月高强度面试之后,她们招到了一个合适的新人,略有一些经验但不多,可以接受这个基本等同于应届生的薪资,只为了换到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她说她上一份工作老板天天发神经,很难办,实在是忍不了;再上一份干了几个月就破产了,还欠着她薪水呢;再上一份是单休……她现在就想要一个大公司大平台,知法懂法,正经双休交五险一金有年假的那种,最好能有正经的工作流程,别的都好说。

她是个特别健谈的女孩子,来了没两天什么都给黎砚回说,每家公司的八卦都说了一遍,都是这个行业底层的真实生态。

黎砚回心想,自己好像还挺好运的——青禾不是什么大厂,但规模也不算小,薪资给的不算高,但各方面都很规范。

她又在想顾晓昀,她其实很怀念有顾晓昀提点她的时候。跟樊泠不一样,顾晓昀是个分析师,坐到多高的位置她都先是个数据,所以她给黎砚回讲的一切都是从数据的视角出发的,她把这个岗位视角里的一切展开给黎砚回看,告诉黎砚回一个好的数据该是什么样的,她离下一个里程碑缺了什么需要补上什么。

樊泠不是数据,樊泠是市场出身,她看待问题的思路是市场营销的思路,在她身上黎砚回学到的是别的东西,她是灵活的是高效的是目标明确的,但她不能让黎砚回感到踏实,因为她觉得她不可能沿着樊泠的路线走下去,这不是她要走的路。

所以她作为数据分析师的路在哪里?她的灯塔该在哪里亮起?

她现在前进的方向是对的吗?

这里没有人能告诉她。

可她也清晰地知道这家公司是稳定的,就像新同事说的那样是一个稳定的、架构清晰、流水线跑得顺畅的平台,她在心里跟自己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哪有什么两全呢?她才一年多的工作经验,真的有得选吗?

她把疑问暂且放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里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