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许爱梦的户口是孟福生给她上的,都是她户口上了许久了,许明月忙完了后……
第366章许爱梦的户口是孟福生给她上的,都是她户口上了许久了,许明月忙完了后……
许爱梦的户口是孟福生给她上的,都是她户口上了许久了,许明月忙完了后,突然有一天问他,给阿瑟户口上了没有,孟福生才笑着说:“户口上了。”
许明月自然要问他,给阿瑟的大名取了个啥。
孟福生还不愿意说。
直到许明月自己从书桌的抽屉里看到黄色户口簿,打开里面的户口内容,在第四页上,看到手写的户口页上,看到许爱梦的名字。
她头一个反应,哪有给孩子取名叫‘梦’的?
按照许明月自己的习惯,会喜欢给孩子取一些寓意好的,带有祝福意味的,比如阿锦的‘锦’字,有鲜艳华美尊贵之意,比如‘锦绶’‘前程似锦’。
但‘梦’,总给人一种幻象、幻想之意,似乎不太符合许明月对于孩子美好的祝愿和期望。
她当时还没反应过来,梦同孟,脸上便露出了一丝疑惑和不理解,不禁转头看他:“许爱梦?”
当‘许爱梦’三个字一出口的时候,她忽然就意识到了什么,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老孟同志会是如此恋爱脑的一个人,有些不可思议地问他:“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
她希望是她想多了,自作多情了,但显然不是。
因为老孟同志的脸,在阳光下,居然微微的发红,直到耳后根都红了个透,许明月才意识到,老孟同志可能真的是个恋爱脑。
她一向不是爱打击人的性子,了解到这名字的含义后,她反而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煞有其事地说:“许爱孟,名字倒也没有取错,确实如此。”
那一瞬间孟福生脸上的神情和他眼底的光,许明月心想,她可能一辈子都会记得那一瞬间,他的眼睛,美丽如星。
全家大概只有阿锦明白,赵贵芳之于许明月的意义,所以她很自然的一只手牵着自己才六岁的小妹妹,一只手牵着赵贵芳,邀请他们去自己家玩,还一边和赵贵年说话:“你们吃午饭了吗?”
他们本是上午就该来学校报道的,可他们一路上采摘草药,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中午,老师们这个时间点都去休息了,下午的报名要一点钟开始。
赵贵年不好意思的垂下了头,可肚子却诚实的咕咕叫了起来。
前世赵贵年去世的时候,阿锦还小,是没有见过这个大舅爷爷的,对他自然也没有什么感情,却因为许明月的关系,她对赵贵年也自由一份亲情在,带着两人回家。
今天恰好是周末,许明月夫妻也在临河大队,阿锦还没进院子呢,声音就传了进来:“妈!妈!你看谁来了?”
许明月处理一些没做完带回来的公务,就午睡了,孟福生刚把中午吃饭的厨房收拾完,正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戴着眼镜看报纸呢,听到阿锦的喊声,忙给她比了个‘嘘’的手势:“你小声点,你妈刚睡着。”
他自己睡眠浅,中午也没有午睡的习惯。
阿瑟看到孟福生,就松开姐姐的手,小跑着跑到孟福生身边,她从小是孟福生照顾她比较多,她和孟福生也更亲近些。
她抱着孟福生的胳膊笑看着赵贵芳,撒娇道:“爸爸,是小芳姐姐!”
阿瑟也是认识赵贵芳的。
“是小芳来啦?快进来。”孟福生对赵贵年和赵贵芳招手。
他不太明白为什么许明月对这两个孩子亲近些,尤其是对赵贵芳,但他也不需要知道,许明月亲近的孩子,他自然也会跟着对他们不同些,“没吃午饭吧?”他笑着对阿锦说:“你在这照顾点弟弟妹妹,我去给他们下碗面条。”
刚入九月,天还热着,他们家基本上每餐做的都不多,鲜少会有剩饭剩菜。
阿锦带着赵贵芳和阿瑟去院子里摘葡萄去井边打水洗葡萄。
她们家院子里种的西瓜也熟了,井里正浸了个大西瓜。
赵贵年半大小子了,人也很懂事,自觉的跟着孟福生进了厨房打下手。
孟福生从柜子里拿出一桶挂面出来,笑着问赵贵年:“挂面行吗?”
本地有鲜米做的面条,有点类似米粉,但比较难熟,基本要煮半个小时左右,现在还有些闷热,煮挂面更快些。
这几年临河大队的日子越发好起来,连带着一样种植了茶树的五公山公社日子都一年比一年好,可也没到吃挂面的程度。
整个大环境都物资匮乏,五公山公社的茶树,也就从今年开始,才终于到了繁盛期,刚种下去的那几年,茶叶的产量实际上是很低的,能够分到五公山公社下面社员手中的,自然也没有多少。
赵贵年家都算好的,他父亲赵春华是大队里少有的上过学,能写会算的人,从小队长当到大队长,今年又去了炭山担任队长,家里日子相对来说也比较好过,可看到孟福生拿出的挂面,依然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都……都行!”
在孟福生面前,他还是有些紧张的,不如在阿锦面前那么自在。
许明月和阿锦在家里一直和孟福生说的是普通话,孟福生便也一直说着普通话,对赵贵年道:“你去烧火,我给你们煎两个鸡蛋。”
这些活赵贵年也是干习惯的,也没有来了许家就不能干活的习惯,这么多年受许家照顾,知道孟福生是真心请他们兄妹吃饭,乖乖的走到厨灶下面升起了火,嘴里还小声的道谢:“谢谢姨父。”
许明月先是表示了和他母亲马秀梅投缘,他便跟着他母亲马秀梅那边,喊许明月‘小姨’。
农村的厨灶一般有两个锅,大铁锅负责做饭,小铁锅负责炒菜,两个一般不会混着用。
孟福生给大铁锅里放了水,在小铁锅里煎了两个茶叶蛋。
临河大队虽种了菜籽油,但由于山地较少,还要兼种红薯和冬小麦,能够给油菜籽的地并不多,所以本地虽有了菜籽油,依然处于缺油的状态。
他知道赵贵年和赵贵芳缺少油水,特意用猪油给他们煎了鸡蛋,又去院子里摘了一些新鲜的蔬菜,让阿锦她们帮着洗干净,一会儿送到厨房来,在荷包蛋煎好后,用铁锅里剩下的油翻炒了几下,再将大锅里烧开的热水倒入小铁锅内煮面条。
鸡蛋刚一下锅,与猪油发出滋啦的响声,传出香味后,赵贵芳的心思就已经不在葡萄上了,眼睛不断的看向厨房的方向,肚子越发的咕咕叫了起来。
但她是个特别懂事乖巧的姑娘,没人喊她去吃饭,她也乖乖的在院子里待着,吃着冒着酸水的葡萄。
许家院子里的葡萄也是孟福生种的,他很爱捣鼓这些,和本地其它酸葡萄相比,许家种的葡萄都算是甜的,可早饭只吃了红薯,午饭还没吃的赵贵芳满心满眼里,都只有厨房传来的猪油煎鸡蛋的浓香。
很快面条就煮好了,孟福生喊两人来吃面。
一碗简简单单的猪油煎蛋面条,因为有猪油和煎蛋,差点没把兄妹俩给香迷糊了。
这并不是赵贵芳第一次来许明月家里,每年元宵节后,她爸妈来送哥哥报名,阿爸阿妈也会带上她,‘干妈’就会留他们一家在‘干妈’家吃饭,‘干妈’家的饭菜是她吃过最丰盛最好吃的饭菜,有鱼、有肉!
在‘干妈’家,从来不会有小孩子和女人不能上桌的说法,大人孩子齐坐一团,也不会有过年不能吃鱼,要把鱼一直留着,一直热一直热,热到最后不得不吃了,才会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