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叶冰澜她们在广市创下的外汇,自然是被大队部,是水埠公社,甚至是吴城……
第362章叶冰澜她们在广市创下的外汇,自然是被大队部,是水埠公社,甚至是吴城……
叶冰澜她们在广市创下的外汇,自然是被大队部,是水埠公社,甚至是吴城那边,大书特书,还上了报纸,许明月光是去吴城开会就开了好几次,说的便是和吴城下面其它公社分享她带领水埠公社共同致富的经验。
开荒种茶这事不好说,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种茶的,要结合地方的水土,但她还是将她带着水埠公社搞稻田养鱼的事,分享了一遍,顺便说出现任革委会主任许金虎主任,在水埠公社担任革委会主任期间,就带着水埠公社下面的生产大队搞‘稻田养鱼’这事得,对这事很熟。
听完许明月的话,各个公社的人都沉默了,看着许金虎的眼神都一言难尽。
许金虎他们都认识,他们不认识的是革委会主任这个职位。
在过去,革委会对他们来说,便是如狼似虎般的存在。
许金虎低调归低调,见一群人全都看着他不说话,顿时有些恼了:“都这样看着我做什么?我们难道是第一天打交道,你们都第一次认识老子不成?”
见他说话还是这么个德性,和他关系较好的两个公社书记笑着说:“你这好好的公社生产主任当的,突然改当革委会主任,我还有点不习惯。”
“就是,你这么大官一当,我们都不敢和你说话了。”
“我听说你们公社去年搞稻田养鱼,粮食还增产是不是有这回事?”
因为有小龙虾和螃蟹的存在,人们对于稻田里养东西,头一个想法,就是养的鱼不得把秧苗都吃了?不减产就是好事情了,还能增产?听的怎么这么像天方夜谭呢?
可水埠公社上交的公粮又实实在在是所有公社中最多的,要说许金虎虚报产量吧,也不像,谁不知道在三年干旱之前,百分之九十的大队,都跟着虚报产量,什么亩产三千,临河大队的大队书记和大队主任,就是不肯虚报产量,两个人都差点被撤了职,还是他们搞出个圈河滩为良田,在灾害时期,不仅没有向上面要粮食赈灾,每年交的公粮更多了,这才有了许金虎和江天旺后来的升职。
他们有些不确定地问:“稻田里怎么养鱼?稻田里就那么点水,鱼还不得一跳就到岸上了?它们要是把秧苗吃了影响到一年的粮食产量怎么办?”
“那么大的河在那儿,你们不想着用河水养鱼,怎么想出的新鲜点子,用稻田养鱼?稻田里能养多少点的鱼来?能养大吗?”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朝着许明月问出。
别看许明月在水埠公社是一把手,但在吴城,下面哪一个公社主任、公社书记年龄不比许明月大?更别说,她还是吴城下面二十多个公社中,唯一一个女书记,哪怕她在担任公社书记期间,政绩斐然,他们也把功劳都按在许金虎头上,觉得过去是因为有许金虎在水埠公社领导,水埠公社才有这样的成绩。
许明月不过是躺在过去许金虎留下的功劳簿上罢了。
光是看着许明月年轻的面容和性别,他们很难把眼前这个和他们儿女年龄差不多大的小丫头,放在与他们平等的位置上。
这大概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些人的‘傲慢与偏见’吧。
茶厂接了订单之后,并不是就没事情了,后面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许明月去忙,现在整个水埠公社都离不开她去主持工作,水埠公社几年间,就升了几任领导,领导没次升任,都要带走一两个自己的心腹,剩下的人都还太年轻,主不了事。
她本就不耐烦这些人,这些人还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她才懒得管他们呢,她现在是水埠公社书记,管辖范围只有水埠公社和她下面的两个小公社,一个农场,水埠公社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她去处理呢。
她直接把许金虎推出来,自己回到了水埠公社,继续主持茶厂的事情。
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茶厂的事大,必须要把叶冰澜他们带回来的订单全部保质保量的完成!
叶冰澜他们带去的,几乎全部都是明前茶,被订走的,当然也是明前茶。
可一年当中,明前茶只占茶山中的一小部分,大头却是清明之后的茶叶。
而明后茶,又分为清明后谷雨前的茶叶,和谷雨后生长的茶叶,这两种茶叶品质又有不同。
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炒制方法和加工工艺,比如碧螺春的卷揉,龙井的挥锅,毛尖的甩条等等,临河大队茶山上的茶叶,也有其独特的炒制手法和加工工艺,而这个工艺,掌握在江心莲的手中。
是的,就是江地主家现如今还存活于世的唯一后人。
去年临河大队的茶叶上市后,卖不上价格,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炒制手法的问题。
刚开始许明月不懂,因为她家小时候炒茶,就是简单的炒茶,不需要发酵,揉卷,以为所有的绿茶都只需炒制成熟就可以,还是谷雨之后,许明月回去看阿锦,茶厂厂长夏芸芝和技术骨干江芸香来找到许明月,才知道,她们掌握的炒茶技术,还不完整,她们过去都只是家中的丫鬟,真正的核心技术,又岂是她们这些丫鬟们能够掌握的。
还得去请教现在独居在茶山的江心莲。
这事还得许明月亲自去拜访江心莲。
当然不是她一个人拜访,而是带上了江三柱。
江心莲现在对除了江三柱以外的所有人,都很排斥,面带恨意。
可她又知道,她不该恨江家村人,也不该恨临河大队的干部们,如果不是临河大队的干部们提议去接她回来,她还在市里受罪。
虽然她明白,他们接她回来,为的是她手里发酵茶叶的工艺技术。
所以许明月和江三柱来的时候,她也没有给好脸色,冷着一张脸,小心地给摇篮里的孩子换尿布。
她怀里的孩子已经快一岁了,最是爱笑的时候,她从刚出生开始,就被抱到江心莲这里来,在江心莲看来,这就完完全全是自己的孩子,孩子一见到她,就露出两颗小米牙,笑的一脸的开心。
女知青生的好看,小女婴也遗传了她生母的相貌,一笑大眼睛就弯成了月牙儿,连带着江心莲脸色都柔和了。
给小女婴换好尿布后,抱起女婴,这才转过脸看向许明月:“你们来是为了我家炒茶技术的吧?”
她冷哼了一声,目光定定的打量许明月。
她比许明月只大了五六岁,但从外貌看,却像是两代人一般,她已经头发斑白,满脸皱褶,弯腰驼背,而许明月却像是正午头顶燃烧的正烈的太阳,身姿挺拔,光彩夺目!
可她却听来山上采茶的人聊天说起过,眼前的女子也是被休离回家的,被休离回来后,她没有一蹶不振,自怨自艾,而是靠着自己自学和跟他哥认识的几个字,考上了大队部的记工员。
她哥她也知道,比她小两岁,她父亲是她家的轿夫,个子很高,她哥小时候还是个性格天真腼腆爱笑的小孩儿,她哥在家中私塾上课的时候,他就好奇的站在院子里一边扫院子一边听课,听到入迷时,就歪着头笑着听,手上的扫把也不扫了,她看了都觉得好笑。
可她爹觉得都是乡里乡亲,他愿意听就让他听,也不收他学费,只要听完记得把院子扫完就成。
她看着面容饱满,灿若朝霞般的女子,突然心底涌起强烈的不甘,冷笑着道:“占了我家茶山,还想要我家的技术,不会就想着这么空手套白狼吧?”
许明月听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走过前去,伸手要抱她怀里的孩子。
江心莲愣了一下。
没想到她怀里孩子正好到了认生的时候,根本不要许明月,许明月对她拍拍手,做出要抱的姿势,小姑娘扭过头就扑到了江心莲的怀里,双手紧紧的搂着江心莲的脖子不撒手。
小女婴的这一举动一下子逗笑了江心莲,哪怕她脸上还绷着,可眼底的笑意、得意,脸上放松的神情却泄露了她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