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回到水埠公社,许金虎没急着带许明月去办公,而是带着她去了木匠家……
第350章回到水埠公社,许金虎没急着带许明月去办公,而是带着她去了木匠家……
回到水埠公社,许金虎没急着带许明月去办公,而是带着她去了木匠家里,看给她打的家具。
分给许明月干部宿舍的床早就打好了,依然是这个地方所特有的高架床,但一直在木匠那里,没有给她搬过来,现在许明月来了,许金虎就带着她去木匠那里看床,看有没有哪里要修改的地方。
床是一米五成两米的规格,这是这边的普遍尺寸,毕竟房子就那么大,打更大的床,家里就放不下了,除非是那种兄弟多的家庭,一米五的床睡不下那么多人,就打一米八的木架床,横着睡,能睡兄弟四五个。
木床上刷着清漆,一进木匠家的院子,就有一股清漆的味道,说不上是她的床上的清漆味道,还是其它木制品的清漆味道。
许明月转了一圈,去看了眼她的木床。
木床打磨的颇为细致,床边的毛刺全都被打磨的平整不说,居然还在床头的靠背上,雕了鱼戏莲花的图案。
想到二宝还不到两个月,这清漆味道可能会对小孩子身体有害,许明月问木匠:“这木床的清漆刷了多久了?干部宿舍的衣柜也是你打的吧?一起说说。”
木匠有些害怕的看了许金虎一眼,小心翼翼地说:“许书记,给您和许主任打的家具,我也不敢糊弄不是?全都是给您用的最好的材料,也是最早给您和许主任打的家具和床,有三个多月了!就等着书记你来拉走呢!”
若是普通人,上了清漆的家具通风三个月差不多也够了,可二宝还不到两个月,许明月着实不放心让这么小的婴儿在新房子新家具里住着,又去看了看其它成品家具相中了一款没上清漆的,让她照着前面那张清漆雕花木床,再打一份一样的,不要清漆的。
许明月考虑到之后肯定要把二宝带在身边的,便让木匠又在床栏一周打上木制的围栏,防止等二宝能翻会爬的时候,从床上掉下来。
这床起码有一米多高,这要掉下来,摔到地上,头都要磕个包,阿锦小时候就没少从床上滚下来,只是那时候生活在城里,床沿只有这里高架床的一半高,饶是如此,半夜小姑娘翻到地上来,也是疼的狠了,哭的厉害!
许金虎还想让许明月晚上住在水埠公社,感受一下他督建的干部宿舍,可许明月实在是怵新装修好的房子里清漆的味道,笑着回绝了。
已经出来浪了一天是许明月,还真有些担心孟福生能不能搞定这个还不到两个月大的二宝。
许金虎却误会了,以为她是放心不下孟福生,有些不乐意地嘟囔:“那小孟什么都好,就是太粘人了,我滴个老天爷,我就没见过比他还粘人的男的!”他指责许明月:“也是你惯得他!”
他话是这样说,却没有阻止许明月回家,而是说:“再过段时间天就冷了,你这么两头跑也不是个事,总归现在农闲了,该做的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你和小孟要么就搬到公社里来,要么就等到明年开春再搬过来,省的两头跑,河上的风也不晓得有多大,你要是吹了风,冻的病了,有你好受!”
这也是许金虎的实话,许明月才刚生产完没多久,在许金虎看来,就是还要照顾的残障人士,最不能经受风雨,偏偏秋冬季节的河风是最寒冷刺骨的,哪里是现在的许明月能经受的住的!
许明月想到床上涂的清漆,还有房屋中橱柜上的清漆,便拜托许金虎道:“二叔,那你记得每天给我拿宿舍通通风,不然清漆味道太重,二宝还小,闻不得清漆味道,等床架到了后也是一样,先通风一阵子,我年后再过来住。”
许金虎不耐烦的挥手:“就你麻烦!”
她突然想到一件事:“今年茶厂收益怎么样?”
许金虎又是挥了下手:“嗐,别提了,卖不上价格,供销社里卖的最便宜的就是我们茶山上的茶叶,都是散装称的!”
现在人,吃饱饭都勉强够呛,谁还要余钱去买茶叶?
好的茶叶,有些工资高的领导、技工还会买一些回去喝一点,这种越是便宜,越是给低层老百姓喝的茶叶,越是难卖,他们有钱都先紧着解决生活中的温饱问题了,而喝茶,实际上属于一种休闲中的奢侈行为。
许明月嘱咐道:“距离明年开春的茶博会的事也没几个月了,茶叶包装盒还要抓紧时间生产,还有邻市陶瓷厂那边,也要多定做些装茶叶的瓷罐,还有茶具……”
许金虎不耐烦道:“哎呀,晓得了!晓得了!”
他之所以不耐烦,是因为他和江天旺一样,不认可许明月卖茶的模式。
这个时代国内的茶叶,几乎全部都是大包装,例如前面提过的用铁皮盒子,装满满一铁皮盒子的茶叶,直接贩卖。
即使有小一点的包装,那至少也是半斤装的,用一个绿色的铁皮盒子装着,大小约有这个时代吃饭的大搪瓷缸那么大。
不论是三五斤装的大铁皮盒子,还是半斤、一斤装的小铁皮盒子,在茶叶喝完后,装些家里的红薯糖稀米糖,糕点什么的,都是十分适宜的好物件,还能防虫防老鼠,再不济,回头称些散装的茶叶放进去,家里来客人了,冒充是自带铁皮盒子的好茶,面子上也过得去。
许明月那搞得什么小包装,简直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搞‘虚无主义’道路,走浮夸之风,要不是许明月说,这批小罐茶的销售对象是国外的那些洋鬼子,他许金虎第一个就不同意她搞这种形式主义的包装!
这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在此时的很多人看来,赚不赚钱,不重要,能紧跟上头的步伐是很重要的。
想到那巴掌大的瓷杯内,就放着一小撮茶叶,一壶茶就泡完了,许金虎就忍不住吸牙,那么点大的罐子,用完后能干个啥?喝水他都嫌小,都不够塞牙缝的!
许明月也只是笑笑,说:“试试吧,咱们这么大的一座茶山,没道理在江……”‘地主’二字她没有说出口,许金虎却明白,“……手里,就能日进斗金,到了咱们手里,就成了卖不出去的滞销品,总要试试才知道。”
许金虎无语地说:“你也真是胆子大,你悠着点搞,别把自己搭进去了,我都救不了你!”
许明月想了想,还是带着魏兆丰给她的东西,去帮他发了一份电报,简单含蓄的说了一下他现在的情况。
傍晚许明月回了荒山,轻松了一天的她,终于愿意把小二宝抱过来逗一逗,不用自己带,只需下班回家陪孩子玩乐一下,那养孩子的乐趣还是很充足的。
小二宝有奶粉,也不需要一定要喝她奶水,只是这是个高需求宝宝,一定要有人带着,有人在身边陪着,不然就会一直哼哼唧唧,要是再没人理她,就要放开嗓子大哭了。
她的哭声也很奇特,是突然张开嗓子,非常大声的‘嗷~’一声,后面声音就逐渐由最高转低,就像在试探别人一样。
阿锦就对小二宝很感兴趣,和孟福生两人看的是不亦乐乎。
十月过去,农忙差不多就结束了,之后就只剩下秋红薯等着收,然后就是年底的分猪肉和分鱼了,今年因为有水稻养鱼这事,家家户户已经不光是不缺鱼了,往年只有双抢和偶尔家里蒸一条咸鱼,到如今,几乎天天都有鱼吃,有些人家都敢和建设大队、石涧大队的人吹牛,牛气哄哄的说一句:“我吃鱼都吃腻了!天天吃鱼!鱼有什么好吃的!”
然后惹来建设大队和石涧大队一阵羡慕的目光,可把他们得意坏了!
尤其是过年那段时间,嫁过来的姑娘们回娘家,几乎都提着四五斤、七八斤重的中等渔获,那是相当长脸,更惹得别的大队的越发的想将女儿嫁到临河大队去,那长的普通点的,连相亲都落不上,临河大队的小伙子们,这个年过的,简直要挑花眼。
就在整个临河大队都喜气洋洋,周边大队都羡慕的眼睛都红了,和平大队、建设大队悔的肠子都青了的时候,蒲河口又有了一件好事。
经过长达两年的实验和研究,蒲河口终于在新年到来之前,蒲河口那边攻关30万千瓦发电设备的研发的项目终于得到了突破,沼气发电也终于投入使用。
在黑暗了长达数年之久后,蒲河口终于也像临河大队一样,在蒲河口监狱除却犯人居住的牢房之外的各个房间内,终于亮起了点点灯光。
蒲河口自主研发出了这个时期最为先进的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开始计划,从蒲河口,联通和平大队、建设大队,到临河大队,这一整个的变电输出工程。
隔壁石涧大队的丁书记听说了隔壁临河大队带着建设大队、和平大队、连着蒲河口,将要全部通上电,他也立刻意识到,这是加强自己权利和人望的大好时机,在整个年前,几乎是天天带着野味往临河大队跑。
先是带着两只野鸡去同是大队书记的江建军家,可变电输出工程是许明月一手支持,才有了如今大河以南中,所有隶属于水埠公社旗下的大队都进入了变电输出工程,他能做得了什么主?他对电工这一块,根本就什么都不懂。
丁书记又带着野兔去许红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