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赵红莲回去后,晚上夫妻俩躺床上时,就把这事和许凤台说了:“也是大姑 - 卷王的六零年代 - 九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48章赵红莲回去后,晚上夫妻俩躺床上时,就把这事和许凤台说了:“也是大姑

第348章赵红莲回去后,晚上夫妻俩躺床上时,就把这事和许凤台说了:“也是大姑

赵红莲回去后,晚上夫妻俩躺床上时,就把这事和许凤台说了:“也是大姑姐生孩子,我看到小雨才想起来,大姑姐有了二姑娘,以后肯定是要跟阿锦一块儿睡的,总不能让小雨一直住在大姑姐家吧?这小时候还好,两姐妹感情好,再过个两三年,阿锦都十五六岁了。”

十五六岁,在他们这里,都要相看婆家了,那时候小雨再和阿锦住一块儿,就不合适了。

许凤台愣了一下,他在这个家中就相当于父亲的角色,下面的每个弟弟妹妹都是他要照顾养大的,在他的概念里,一家人就是要团团圆圆的住在一起才热闹,从未想过把弟弟弟妹分出去。

且现在日子多好啊,过去他们几兄妹挤那么小的土胚屋里都过来了,如今他们住着砖瓦房,睡着大热炕,火炕大到再多几个孩子都睡的下。

他不由道:“你要嫌爱国、爱党没地睡,不如把这火炕给他们两小子睡,我们俩在外屋隔一块一出来,弄个高架床,让小雨和妈去睡……”

他们这边都是睡的高架床,也就是大妹心疼他腿疼,给他弄了这个火炕,还别说,近十年的火炕睡下来,这些年他的腿没再受冻,冬天又经常泡脚,这两年天阴天冷,腿都没再疼了。

作为一个家中顶梁柱大家长存在的他,本能的害怕分离,想要把弟弟妹妹都聚在一起,对他来说,这些都是他至亲的人,十分重感情的他,从未想过和弟弟妹妹们分开,在他看来,如今才是最幸福的,母亲康健,孩子活泼,两个妹妹一个在几步路的荒山,一个嫁在隔壁江家村,同样是几步路就能到,哪怕如今许凤莲夫妻俩搬到了公社去住,那也是水往高处流,许凤台只有替她高兴的。

还有弟弟弟妹也成婚,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住在一起。

赵红莲死死的拧了他一把,低声说:“你也真是个死脑筋,你觉得好,春香觉不觉好?春香肚子都四五个月大了,我们俩住着正房,他们夫妻俩住后面的小屋子,现在孩子没出生,当然都好,等孩子出生后,他们那房间小的连张摇摇床都放不下,到时候还觉得好?”

赵红莲也是以己度人。

她自己从小是家中长姐。

本地虽然都重男轻女,但对长女和其他女儿的态度还是不一样的。

赵红莲也是从小管着弟弟妹妹长大的,在家中自有权威,现在嫁人了,也是家中长媳,和许凤台一样,也是作为家中管事的人,如果是她,她自然是受不了大房两口子和老太太占着两间大正房,自己和丈夫住在朝北的小屋内。

可她却没想过,她和闫春香自小的成长轨迹却不同。

她和闫春香虽她是在农村长大,闫春香在城市里长大,但她生长在河边,河边的姑娘自小就要洗衣、做饭、撑船、拉菱角菜,还要时不时的看护着弟弟妹妹,别让他们掉进河里淹死了,一旦年幼的弟弟妹妹靠近大河边,就要拿棍子驱赶,不听话的还能揍屁股一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而闫春香却是生在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她连小学读下来,都是因为那时候城里的政策关系,她父母若不给她读书,每天都会有街道委员会的人上门去她家,找她父母,她在家中,是连饭都没吃饱过,自己床铺都没有的人,每天家中做事最多,挨打挨骂最大的人是她。

嫁到许家后,住的虽是堂屋后面的小屋,但在嫁过来前,许凤发就和她说了家里情况,家中房子是许书记建的,建之前三兄妹还没有一个成家的,当时就分配好,哥哥姐姐住大屋,当时年龄最小的许凤发住小屋,没道理现在他们长大了,就要把老太太赶到小屋去,让他们夫妻俩住大屋,那他们夫妻俩成什么人了?

当初她也是接受了许家的特殊情况,才嫁过来的,嫁过来后,虽和许凤发两人住在堂屋隔出来的小房间,可当时屋子建的就不小,堂屋本就比两边的房屋建的更宽敞些,即使是后面隔出来的屋子,也有二十平左右,温暖的大炕、炕柜、木箱,该有的橱柜全都一应俱全,两床崭新的棉花被,两床崭新的床上四件套,别人家里没有的热水瓶,还有独属于她的搪瓷盆和洗脚盆,这些全都是她过去不曾拥有的东西。

她在城里的时候,家里不比她和许凤发的房间大多少,却住了七八个人,屋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习惯了家中狭小的她,成家后,有了这么大的独属于他们夫妻俩的独立的房间,她不知道多满足,尤其是在村里还有那么多人家住着土坯房,还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时候。

更别说丈夫体贴,嫂子也不是苛责人不说,有工作的她每天早出晚归,大伯更是忙的只有吃饭时间在家,她自己也是学校老师,午饭在学校食堂吃,见得少了,摩擦就更少了。

是以至今为止,她在许家的生活,都是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她就感觉自己像一个飘忽在空中流浪的蒲公英,从出生起,就一直在漂泊,直到遇到许凤发,在许家落了地,才算是生了根,生活终于平静安定下来。

再没有比这更安稳的生活了。

至于生了孩子后,房间里放不下摇摇床,就更不怕了,她和凤发的大炕足够大,别说睡一个孩子了,就是再生两个孩子,都能睡的下。

当然,此时的她还没往孩子们大了之后想,那是以后的事情。

可惜赵红莲的话并没有让许凤台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甚至他和闫春香的想法是一样的,有自己独立的屋子睡,有这么大的火炕,咋就不觉得好?

他小时候,兄弟姐妹们挤在一张高架床上,等稍微大一点,阿娘带着阿妹住在连身都转不开的稻仓里。

有时候许凤台都恍惚的觉得,前半生过的那些心酸凄苦的生活,恍若隔世,久到像是前世一般,每每让他想起,都不禁为现在的好日子感到满足和满满的幸福感,只觉得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

他又是个极爱孩子的,每日哪怕工作的再辛苦,回来都是要抱起孩子到自己肩膀上坐着,和孩子们亲香一会儿。

双抢虽然过去,但后续的秋季水稻,求红薯的种植,后面还有油菜和冬小麦的种植工作一直要继续的,许凤台虽是小队长,可每年至少也要在田地间劳作三百天,是以疲累的他,没一会儿就呼噜声响了起来。

气的赵红莲忍不住笑着推了他一把:“跟你说着话呢,咋还睡过去了!”却也没有打扰许凤台睡觉,而是把这事放在了心上。

让许凤发两口子分出去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首先还要和老太太商量,也别让家里人误会是她这个嫂子容不下弟弟弟妹,真的只是人大分家而已。

就在隔壁建个房子,两家共用一堵墙,这样既省了一堵墙的砖和水泥,两家还能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过年过节的还能一起吃饭,多好。

这简直就是赵红莲理想中的兄弟妯娌状态,可惜这个死脑筋半点不理解她,她又忍不住气闷,想着要不要和大姑姐说。

她觉得这个家里,恐怕只有大姑姐能理解她了。

这段时间许明月坐月子,赵红莲去蒲河口的时间便没那么早,晚上也能早点回来,回来她头一件事也不是回家,而是去荒山看看有没有能帮忙的地方,或者找许明月说说话也是好的。

都是做过月子的,这年代,除了产妇外,人人都要劳作,人人都要干活,谁能没事陪着你嫌唠嗑啊,那产妇一个人在家里,可不就无聊嘛。

她自觉孟福生一个大男人,估计是照顾不好许明月的,来到许明月家,又是帮着打扫,又是帮着烧饭,还要给阿锦说教几句:“你也大了,你妈妈现在身体不方便,你也要帮着干点活了,你都十二岁了。”又嘱咐许小雨,“在姑姑家可千万不能懒知道不?姑娘要是懒,今后都找不到婆家!”

她是纯粹的这个时代的人,她的这些话都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

阿锦听着有些烦,就去问许明月,许明月想了想说:“你能照顾好自己就行,你还是个宝宝呢!”

阿锦立刻就笑了,赵红莲看着两个小姑娘在家里清闲的啥事都不干,忍不住唠叨的时候,阿锦就笑嘻嘻的回她:“我们还是个宝宝呢!”

反倒是把赵红莲气笑了,一边挥舞着扫把扫地,一边笑着说:“行,你还是个宝宝!”

她倒也不是真生气,只是这个年代的人都是这么教育儿女的,她小时候她父母这么教育她,她便也这么教育阿锦和许小雨。

她嘴巴上说着要阿锦和许小雨多干点活,可阿锦要真的干活了,她又是第一个跑过来把活接过去:“你这么小的人,会干啥哦,快写作业去,这里有我就行了!”

有时候许明月在房间里面听了都想笑。

赵红莲干完活,就又进房间里看看小婴儿尿没尿,拉没拉,要是尿了,拉了,她又动作麻利的帮着换尿布,洗尿片,见许明月房间的窗户居然还开着,她又忍不住想要给她关起来。

许明月总是很温柔的笑着,温和地说:“没事,就开着吧。”

许明月的月子,简直颠覆了赵红莲以往对月子的认知,她是头一次遇到坐月子不是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不是把房间关的密不透风,还开着窗透气的产妇。

她说不过许明月,也犟不过许明月,处理完小婴儿的尿布问题,她就坐在许明月的床头和她唠嗑,叹气地说:“你和你哥真一样是个犟种,产后哪里能吹风啊!”

许明月就笑着说:“有席子挡着风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