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站在采石场斜坡位置的老人,因为早起过来捡石头,脸上,手上,已满是黄
第341章站在采石场斜坡位置的老人,因为早起过来捡石头,脸上,手上,已满是黄
站在采石场斜坡位置的老人,因为早起过来捡石头,脸上,手上,已满是黄土,此时老泪纵横之下,脸上更是花黄一片,狼狈不已。
可到底考虑到身后还有几个没有心存死志的老人,没有再想着往下跳。
多少人受不了那些红小兵的折辱,自杀的,被活活打死的,死的人太多了,太多了!
能够坚持到现在还米有自杀的,何尝不是心中不甘,想要坚持熬过黎明前的黑暗,想要见到太阳在冉冉升起的时刻呢?
孟福生在上面催促道:“我在山顶看到他们时,他们就往这里来了,你们再不快点就走不了了。”
江姓老人一把拉住站在采石场斜坡边沿的老人,从斜坡方向往采石场边上的草丛里往上走:“走吧,都到这了,活下去!”
往往活下去才是最需要勇气的。
想要跳山的老人比他拉着踉跄了一步,几个老人相互扶持着,拉树枝的拉树枝,抱着树稳住身形的抱树。
也亏的他们来到临河大队这段时间,只是割牛草,没有再遭受过折磨,又有充足的食物给他们充饥,哪怕依然缺肉少油,可他们的屋子后面有小菜园,不远处的竹林中,春笋也是生长的最为茂盛的时候,就连咸鱼、猪油,都有人给他们送了一些来。
一段时间的平静与修养,才使得他们的身体恢复了一些,可到底年纪大了,也老了,前段时间的批斗、折磨、侮辱、殴打,使得他们身体亏空了许多,此时爬山完全是靠意志力在坚持着。
他们都是经历过最为艰苦岁月熬过来的老ge命,更为艰难陡峭的山崖他们都爬过,临河大队家门口的山,和大山深处高大的山头山脉相比,宛若土包一般,他们虽然头发花白,身形瘦弱,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闷头往采石场的上面爬,孟福生在上面接应他们,将他们一个个的拉上去。
几个人也不耽搁,上了山就往山顶跑。
“我们这是往哪里去?”江姓老人问孟福生。
孟福生来临河大队多年,来山上的机会却极少,对山上情况根本不熟,只在刚刚几个坟包处,遇到几处坟包,中间有个空隙,可以通过坟包遮挡的视线,暂时躲避一下。
孟福生说:“那边还有两个人,得去接应。”
江姓老人一听就知道孟福生也不知道哪里有躲避的地方。
几个人一鼓作气的爬到山顶。
家门口的这座山名叫团山,顾名思义,它团团圆圆的宛如一个半圆形的弧罩,没有火炉山那么具有标志性的山尖,整个山顶的面积也是巨大的。
江姓老人看着团山这个已然被临河大队的队员们开发出来,一览无余的膝盖高茶树,扶着山顶的高大树木说:“这里不行,我知道有处地方可以躲避,我们接了人就赶紧走!”
就他们现在的身体,真被红小兵们抓到,再被折磨几天,恐怕真的要熬不下去了,不光是精神的崩溃、信仰的崩塌,他们的身体也要熬不住了。
也还好团山的这一头有采石场,因为采石场的存在,茶树的种植没有到这头来,不然他们几人的身形在山上是一览无余,躲都无法躲。
几个人都不敢站直了身子跑,全都半弯着腰,快速的横移,到有几处坟包围着的位置,找到张医生和白杏,她们看到张医生同样半白的头发,就知道她和他们是一样的,只是有些意外她身上干净的衣服和明显平静的精神面貌,让他们比较意外的是被她带着的白杏。
虽然白杏经历过生产,身体尚未修养好,可一个人的年龄,还是能通过她的面容、眼睛看出来一些的,哪怕她曾经历过一些不好的经历,可前面十几年在爱中长大的她,依然生着一双干净又天真的眼睛。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在年轻人脸上,看到这样一双单纯的眸子了。
此时,他们都还没有察觉到白杏的不对,几个人就又跟着江姓老人继续横移,往山上走。
待走出种茶区,周围全是高大茂密的树木遮挡的时候,他们才停下来扶着树喘着粗气,江姓老人擡头仰望着这座依旧熟悉如故的高山,怅惘地长叹了一声:“也不知道那地方是否还如记忆中的一样。”
他带着几人往山林子里钻,越往里,树木越是茂密难行。
临河大队每年秋冬季节砍柴砍草,砍得都是家门口的那几座海拔不高且近处的小山,像这里面的大山,都是不在他们砍伐的范围内的,是以这里面的草木全都有两三米高,人只要钻了进去,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就像鱼入了大海,周围的景象外面人也是分不清哪对哪的,对于山外面的人来说,山里面的景色都长得一模一样。
其他几个老人也分不清,就在他们以为还要继续往深山里去的时候,江姓老人突然在一处与他们之前走过的地方,仿佛毫无二致的地方停了下来。
孟福生他们还以为他是走累了,想要歇会儿,没想到江姓老人擡眼看了看上面平平无奇的地方,弯着腰从三四米高的毛栗树间钻了进去。
其他人面面相觑,也从茂密的草木间往里面钻,钻进去才发现,里面有一小块草木长得并不多的地方,约三四个平米大小。
其中一个老人看着周围将这里遮蔽的严严实实的高大葳蕤的草木,问江姓老人:“就是这里吗?这倒是个好地方。”
江姓老人却是转过身,对着身后五米多高的九十度,同样长着茂盛草木的山壁走去,先在地上捡了跟木棍对着山壁一顿敲敲打打,几条正在交尾的蛇随着他锤打山壁的动作仓皇逃窜,它们的尾部还连接在一起,一条蛇逃走的时候,尾巴连接处拽着另一条身体倒着的蛇,快速的钻入草林中去了。
打了两三分钟,江姓老人才走到山壁前,用手中的木棍挑开了山壁上向上生长,仿佛看不到头的叶子呈手掌状的绿色藤状植物,一点点的往外拨,露出里面约三四平米大小的石洞入口。
几个老人都有些惊讶这石壁后面还有这样一个山洞,此时他们再不了解,也知道江姓老师怕是和这里的江家村有些联系了,不然掩藏的这么严实的山洞,即使是本地人都不一定全都知道,这江姓老人带着他们在山林里东躲西窜,却能精准的找到这样一个地方。
江姓老人原本想做个火把进入的,孟福生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手电筒来。
刘主任他们来的早,他早上出门找张医生和白杏的时候,天才蒙蒙亮,荒山因为草木旺盛,树木高大,遮天蔽日,里面的视线并不算好,他出门就带上了手电筒在口袋里,此时正好能用得上。
别看外面已然是天光大亮,山洞里面却是半点光亮都没有,漆黑一片,还有滴滴答答的水底落入到地面的声音。
江姓老人提醒道:“你们主意脚下,别摔着了,头顶也主意着点。”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经过人工开发的山洞,脚下和头顶全都是不规则的最原始的状态,地面十分潮湿。
别看山洞的入口很大,进去里面不到十米,就十分狭窄,等他们全部进去后,江姓老人才小心的把洞口处的藤蔓全部掩上,山洞内顿时陷入了极致的黑暗当中,只有头顶的水滴滴落到地面的山石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孟福生用手电筒照了照里面,似乎是想要往里面看看。
江姓老人说:“别往里面去了,里面有暗河,在这里就足够了。”
他还是很小的时候,和兄长一起进来躲过野兽,里面自然也是去过的,只是里面环境太过黑暗,他们进去的也不远。
即使是本地人,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实在是这处地方,不处在上火炉山的必经之路上,只有上火炉上的那条路,被几十上百年来,本地人不断的上山采茶,给走出了固定的山路来,而那条山路周边的地方,依然是荒凉一片。
而这处地方,又恰好处在通往火炉山的那条山路的视线死角。
刘主任一行人顺着四轮拖拉机的辙印一路往山上走。
说是山上,实际上是两山之间的峡谷,峡谷的最下面连接峡谷溪流的地方,有两汪宛如碧玉一样的大坝,平日里山间溪水就会流入这两个大坝之中,里面蓄满了春季多雨时,从山上淌下的泉水,大坝的下放又开了个小小的口子,大坝里面的水又会通过这个小小的放开的口子,流入道路两旁的水沟里,流向江家村。
这两座水坝就是三年干旱时期,为了防止干旱后,山脚下的田地没水灌溉,挖掘出来的大坝,除了这两处,施、胡、万三个村子的上面,还有一道比这两条大坝要大上六七倍大的蓄水坝,不过那个蓄水坝水质没有这两座水坝的水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