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第309章[VIP]
第309章第309章[vip]
在确定了带领水埠公社和五公山两个公社种植茶树的计划后,许明月还需要去县里,向周县长和江副县长汇报这事,种植茶树并不只是带领老百姓种茶就行,还得解决技术和肥料上的问题。
如今化肥大多都依靠进口,每个大队每月只有二十斤化肥可以申请,这点化肥量还不够一个大队的正常农作物所需,更别说支援茶树的施肥生长了。
这些还需要许明月写报告给县里,得到县里领导的支持。
对于许明月提出的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当地百姓种茶树的问题,江天旺是很不理解的,问许明月:“你提的这个学习新技术的这个问题。”他皱了下眉头,“就我们这地界,种茶树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别的不说,就我们这座茶山的存在都多少年了,也没听说过谁家不会种茶啊?”
他是不理解,为什么种个小小的茶树还要学习什么新技术。
在他看来,茶树不就是春天种下去,等到茶叶馃子长成了,去采摘不就行了?
周县长则问许明月的想法:“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对种茶这事不懂,就想问许明月的看法。
许明月从小采茶炒茶,对种茶树的事情也不懂,但她从小耳濡目染,至少知道茶树并不是现如今的任其野蛮生长,想要茶树的茶叶产量提高,最基本的修剪、深耕、施肥、治虫这几点她还是知道的,此时的人们种茶,种出来的都是‘钓鱼竿’‘冲天炮’,根本没有科学的培育和管理。
还有更适合一方水土生长的不同茶树的品种问题,这些都需要更加专业的茶叶研究专家来进行专业的指导。
总之一句话:“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管理,我们既然要种茶,肯定要科学培育,科学种植,和更专业的人学习如何种茶制茶这事是必须要进行的。”
现在吴城经济这一块就是周县长在负责,他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只是关于化肥分配的事,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这事还需要在县领导班子里开会决定。
许明月还是把种茶这事想的太简单了,以为自己成了水埠公社书记,就可以一言以决水埠公社的事,带领水埠公社的社员们种茶,只是需要动手开荒,有茶树苗,种植下去就行了,没想到这样的事,都需要特别开会。
吴城现在基本可以分为三股势力,最大的两股势力无疑就是革委会主任刘主任一派。
刘主任成事不行,想坏你事情却是一等一的。
第二股势力就是以周县长为首的实干派。
两股势力,一方有国家大势;一方有地方部队背景。
还有一股势力,就是这两年稍稍恢复了些的县委书记一脉,县委书记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势力,当初之所以会在权力斗争中输给革委会刘主任,不过是输在没有武装力量支持,但他在当地深耕多年,也是有自己的心腹在的,如今他夹在刘主任和周县长之间,万事不管,周县长做出政绩来,自然少不了他的一份。
权力斗争,任何时候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吴城,只要是周县长支持的,刘主任必然要反对。
他反对的理由也很明确:“水埠公社现在是产粮大区,全国都缺粮食,你现在不好好发展农业,多开垦一些荒地种植粮食,好好的又要种什么茶叶,现在国家缺你这几斤茶叶吗?现在国家缺粮食!国家外汇就那么多,进口来的化肥都不够粮食所需,你们现在还想新点子,种什么茶叶,有那种茶叶的地,为什么不多种点粮食?老百姓肚子吃饱了吗?”他坐在会议室最上首的位置,指着斜对面许明月的鼻子,“来来来,你来告诉我,什么叫做‘以粮为纲’!现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战备,是更需要粮食,还是更需要茶叶?”
革委会刘主任这话还真不是乱说,他的话也得到了县领导班子里不少干部的支持,这让刘主任坐在木质靠椅上,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对于种粮还是种茶,对刘主任来说都无所谓,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威。
被刘主任指着鼻子的许明月还没反应,坐在许明月身边的许金虎就已经忍不住拍着桌子唾沫横飞的骂起来了,“计划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你是一点都看不到是吧?都说了是利用房前屋后的荒地,山上的荒地,不占用种粮食的耕地!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们种茶叶会影响种粮食了?”
他是一点都不怕吴城的刘主任,站起来的气势比刘主任还横。
刚刚还被刘主任带了节奏的县委领导班子的干部们又都反应过来,是啊,计划书上是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荒地、田埂种茶树,不占用耕地。
但刘主任这边也不是没人的,王根生在刘主任手下不过是个小喽啰。
他旁边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就慢条斯理地擡头回复许金虎说:“怕就怕,粮食不上纲,茶叶也顾不上啊,咱们吴城可还有几十公里的堤坝没完成呢,到时候又要种粮,又要种茶,还要筑堤坝,可不能这么剥削老百姓啊。”
好家伙,剥削二字都出来了。
面对刘主任这一派的咄咄逼人,一向两头不占的县委书记此时也不禁拿着许明月写的计划书,缓缓的开口了,说:“计干事大约是没看清楚,这计划书上分明写着,先在大河以南的临河、和平、建设三个大队做科学试验活动,并不是马上就推广到全水埠公社和全吴城。”
整个吴城的山脉都集中在了大河以南以及五公山往里延伸,吴城终边都是水系发达,山倒是没有多少,即使是种茶树,重点也是在大河以南的几个大队和五公山公社。
县委书记一开口,明显就是支持周县长了。
他的加入倒是让刘主任眯起了三角眼,在二人之间扫视,不禁冷笑了两声。
但吴城负责经济这一块的人本身就是周县长,刘主任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他也只能冷笑一声,说:“连我们吴城的傻瓜都晓得,一只手难抓两条活鱼,种了粮食还想种茶,就怕到时候两个都鸡飞蛋打,什么都捞不着!”
坐在周县长下手的江天旺笑眯眯的,甚至有几分憨厚地开口笑道:“这个就不牢刘主任费心了,就种茶这点小事,我们那边人从小就是跟茶树打交道长大的!”
这话他还真不吹牛,过去江地主还在的时候,当地妇女儿童每年春天都靠给江地主家摘茶叶赚钱,当地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谁小时候还没背着背篓采过茶呀?
事情定下来后,就是去省城农科院校去找专家来教授本地人学习科学种茶,这事如今的许明月身子不便,去不了,事情就又落到江天旺头上。
江天旺也算是刚升到县里没多久,还没具体事情做,没想到这么快许明月就给他找了事情。
之前两年他为了水电站的事情,跑省城都跑习惯了,现在不过又多跑一趟罢了,会议开完没多久,江天旺就又动身跑省城。
这次跑省城是为了两件事,一是请茶叶相关的专家技术人员下来指导工作;二是去省城化学肥料厂,解决茶树所需的肥料问题。
前面说过,此时的大部分的化肥都是依靠进口,主要以尿素肥为主,但国内也开始自主生产化学肥料,只是占比比较小,江省省城在几年前便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化学肥料厂,以氮肥为主。
县里这边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下面开荒种茶树的问题。
此时刚过完了正月,茶树的种植时间一般在三到四月份,此时还没到茶树的种植时间,一切都在准备阶段,一是荒山的开荒准备工作,要将整个汕头都整理出来;二是种植茶树技术的学习,肥料的准备。
为了解决种茶树的事,许明月还特意把孟福生的老师,现在在蒲河口养猪场研究养猪新饲料事情的范老给请了过来,专门指导各大队派过来学习的茶农们种茶。
范老自下放到这里后,就整日在养猪场,与猪、水藻、河蚌等东西打交道,一年的时间,本就不白净的他,晒的和本地老农没有区别,要不是他说着一口迥然于本地口音的普通话,大家还真以为这个头戴破草帽的小老头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民。
范老并不是茶叶种植专家,他只能教当地百姓前期的一些开荒施肥工作,没有化学肥料,暂时使用农肥和腐殖土也可以使土壤肥沃,近些的山头多沙石,想要上好的复制图,还得去深山里面运出来。
只是对于许明月上任公社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不光是在县里遭到了以刘主任为首的县委领导干部的反对,在大河以南的推行,也并不很顺利,哪怕一些基层干部迫于许金虎和许明月两人如今的威势,不得不回去带领本生产大队的队员们开荒种茶,得到的效果很小,很多人依然阳奉阴违。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