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第297章[VIP] - 卷王的六零年代 - 九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97章第297章[VIP]

第297章第297章[vip]

想要把路修好,首先就要有足够多的石子和瓜子片,还有水泥和河沙,恰好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水埠公社所不缺的。

河沙就不用说了,前世竹子河边的几个大沙场,被邻市人以极低的价格给承包出去了,等到当地政府知道沙场的价值后,已经迟了。

蒲河口边上的山上就有一个大型的采石场,只是这年代的采石场大多靠人力,缺乏机械罢了,水埠公社财政状况一直还不错,机械的问题只要不是进口的,解决不成问题。

前世许明月家里在养鸡场破产后,她爸妈就是靠着在九十年代开采石场还完了债务,开始了第二段创业,对于采石场所需要的设备、炸药,她都很清楚。

除此外,还有运输。

运输可以靠船,但从山下到渡口的这段路,却需要靠拖拉机。

临河大队已经有一辆拖拉机,还不够。

许明月一项一项的说给许金虎听,听的许金虎直头疼。

此时他产生了和江天旺一样的想法:“这姑娘是真能花钱啊!”

他忍不住打断她说:“我们讲的是修建干部宿舍,你讲了这么多,干部宿舍建在哪儿?”

许明月指着距离公社大院不到十分钟路程的地方:“干部大院就建在这!”

这块地方现在还荒凉的很,位于现在的老街和二十年后的新街之间。

后来的镇政府、派出所、法院,全都集中在这一块儿。

现在的水埠公社就这么大,即使远离主街道,实际上离的都不远,要是骑自行车上班就更快。

许金虎看到她选择的地址,点点头说:“行吧。”他擡手制止许明月要说的话,“我知道,要水泥是吧?我去要!”

他们这座炭山是一座当地比较罕见的巨型矿山,完全可以支撑的住水泥厂的扩建。

随着十年混乱过去,未来需要水泥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水泥厂的扩建是必然的。

前些年水泥厂刚建,规模较小,随着堤坝的修建,水泥厂是年年在扩建,年年在招人,产量还是根本上当地堤坝和房屋修建的速度,尤其是这两年临河大队和蒲河口,每年都需要许多水泥,不给还不行!

现在临河大队的江天旺还升到县里去当副县长了,接替他位置的居然还是临河大队的人,水泥厂厂长就更不愿得罪他们了。

可这次许金虎来要的水泥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哪怕他冒着得罪许金虎的风险,都忍不住跟许金虎哭穷:“前两个月你们临河大队才刚要走了两吨水泥,你这一下子又要这么多,能不能让我先缓缓,先把建干部宿舍的水泥给你,天一晴,堤坝到处都要水泥,我这水泥厂总不能一点水泥都不留吧?”

许金虎哈哈大笑,拍着水泥厂厂长肩膀:“行,那就先把干部宿舍的水泥先给我,剩下的开春后拉到公社里来!”

他其实是用了破窗效应,要是要的少,水泥厂厂长一样是跟他哭穷,还不如一下子多要一些,水泥厂厂长在听到他说可以分批后,就能好接受多了。

采石场的机械都还没拉过来呢,修路的事情没那么快。

为了尽快把采石场的产量提高上来,许明月又赶在过年之前带着民兵跑了一趟省城机械厂。

这次她依然是住在省公安局附近的招待所,她因为带了一车东西,想顺便在省城卖掉,就没让两个民兵跟着,而是带了一包临河大队山上产的茶叶和一些土特产,先去公安局拜访了女公安和小刘公安。

女公安和小刘公安都没想到这么快又见到许明月了,上次许明月来向他们辞别的时候,他们都不在,下到复市去公干了。

这次他们倒是都在,都没有想到许明月过来看他们,居然还带了东西。

两个人都是不愿意收的。

许明月道:“我们一整座茶山上都是茶,现在茶叶卖不掉,只能采着自家喝,这些还是今年产的明前茶,今年不喝完,开春后新的茶叶又生长起来,这些就沉了,就当是替我们做宣传了,要是喝的好,替我们五公山茶多宣传宣传。”

她不是给小刘公安和女公安两个人带了,而是带了一大包,全都用竹筒装好,竹筒上还刻了五公山茶几个字,每个公安都送了,又单独给女公安和小刘公安了一大包藕粉、笋干、小鱼干。

“这是我们公社产的野生藕粉,前些年旱灾我们竹子河的莲藕都淹死完了,随着这几年的重新种植和养护,野生莲藕遍布河滩,还有这笋干和小鱼干,也都是自家晒的,鱼干是竹子河里产的,一点农家的东西,别嫌弃。”她将手里的东西都递给两人:“东西我带都带来了,总不能还让我带回去不是?几百里路呢!”

许明月都这么说了,女公安和小刘公安还怎么推?

尤其是小刘公安,上次他就带他们去了趟机械厂,都没有帮什么忙就走了,她却记得那一点小忙,还给他们带了这么多东西。

东西别看着都是野生的,好似不值什么钱,但这时代,只要是食物,就是金贵和难得的,他们这些公职人员吃的全都是供应粮,每个月都是有定数的,分的就只够当月吃,家里是一点没有剩的。

许明月带来的那些笋干就不说了,这时代缺肉少油,笋干很难烧的好吃,那藕粉和鱼干就难得了。

藕粉的营养价值就不说了,任何时候,饿了,泡一杯藕粉,都能暂时抵御一下饥饿。

要是在三年灾难时期,一碗藕粉就能救活一条命。

尤其是许明月带来的那一大包鱼干,说是小鱼干,很多都超过了一掌之长,在缺肉少食的年代,这些就是实打实的荤腥。

小刘公安还没结婚,女公安却是有家有女的人,这年代谁不缺营养,这些鱼干要是蒸了给女儿吃,可以给她女儿吃好久了。

许明月还特意向他们询问了当初那个孩子的情况,得知那个孩子情况一切都好的时候,许明月也对这个和她有些缘分的孩子感到高兴。

得知她这次来省城依然是去机械厂采购机械设备的时候,都不需要女公安说,小刘公安就忙起身戴上手套说:“走吧,我骑车带你去!”

小刘公安看着不过二十二三岁,这个时代这个年龄,很多都已经成家了,许明月怕惹来什么不必要的误会,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坐公交车去就行了。”

小刘公安已经把自行车推出来了,大长腿跨上自行车坐:“走吧,刚好我也要回家吃饭,正好顺路。”

他父亲是机械厂七级工,家里住的是机械厂分的房子,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至今还吃住在家里。

可他们在单位是有食堂的,大中午的哪里需要回家吃?他父母都有工作,吃饭都在食堂,大中午的,谁回家做饭啊?

他是收了许明月送来的这么多土特产,有些不好意思,要送许明月去机械厂呢。

有他跟他爸说好话,许明月采购什么东西,都会方便很多,不会受到刁难。

这年代,这些大厂子里工作的人,全都是大爷!

许明月听他这么说,才坐上了他自行车后座,路上顺便向他打听哪里可以买到自行车打气筒、自行车胎气门芯和自行车胎修补的工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