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第283章[VIP]
第283章第283章[vip]
许明月好奇地指着石笔和石板问:“能给我看看吗?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要买才给看,不买看什么?”售货员语气不太好地问:“要买吗?要买我就拿给你!”
许明月也不在意她的态度,在这个时代太正常了,她还在国营饭店看到过‘不可以没有理由殴打顾客’的横幅和牌子,由此也可见,这个年代的售货员和国营饭店的工作人员牛叉之处。
许明月点头说:“买,先给我一个石笔和石板看看。”又问了句:“这东西做什么用的?这笔什么材质?”
“做什么用?写字用的,还能做什么用?当饼干吃不成?”石板分量不轻,售货员拿了个石板轻轻放在柜台上,提醒她:“轻点啊,砸坏了橱柜,石板磕了碰了都是不退不换的。”
石板容易摔坏,很多人买回去不小心把石板掉到地上,就摔坏了。
石笔一根近一米长,用的时候要在上面掰一段下来在石板上写,或是放在口袋里当笔用。
许明月拿了石笔在石板上写写画画,触感有些像粉笔写字,在石板上写的字可以擦掉,反复使用。
她问售货员:“这东西有多少个?多少钱一套?要票吗?”
“石板二毛,石笔一毛八分钱,不要票!”售货员回答完诧异的瞪大了眼睛:“问多少个干嘛?你还能全要了?”
许明月笑道:“我想订五百套,有吗?”
她车里阿锦的铅笔本子一个月才刷新一次,即使这么多年囤积了很多,可也是消耗品,随着学校学生越来越多,她囤积的那点本子和铅笔必定不够用的,如果有了这石笔石板,学校的孩子们能够用石笔在石板上练字,就可以省下很多笔和本子的钱。
供销社里也有铅笔和本子,铅笔两分一支,作业本一毛,也不贵,只是这东西水埠公社的供销社里就有,没必要在省城买。
许明月给青年版爷爷买了收音机,给老太太买了手电筒、人参麦乳精和鹿茸麦乳精,里面有没有人参鹿茸也不知道,给许凤莲和嫂子赵红莲买了友谊牌的雪花膏和炼乳,给许凤发买了两套红色双喜字的枕巾。
许凤发今年虚岁也有二十一岁了,今年年初赵红莲生了许爱党,按照老家的风俗,明年开春他就能成家立业了,这套枕巾可以给他做新婚贺礼,给孟福生和阿锦一人买了只沪市牌半音阶口琴,另外,还给每个人都准备了手电筒和分层的铝制饭盒。
几个孩子她也没有忘记,什么麦乳精、奶粉、各种糕点、糖果,只要是她这里有票的,通通都买上。
省城供销社的售货员看许明月买这么多东西,不由吃惊地说:“同志,你不是来买东西的,你是来进货的吧?买这么多东西,你带的回去吗?”
许明月笑着说:“我是跟空了的大货车回去,到时候把东西装大货车车厢就行了,这些石板石笔先放在这,我明天来拿行吗?”
售货员摇头说:“不行,五百套石板石笔,我们哪来这么多的石板石笔,就那些,都在那儿了。”
石笔是用牛皮纸抱着的,有些像没有包装版的管状烟花,许明月瞅了一眼撕开了半边牛皮纸包装的石笔,粗摸估计有二三十根,距离她要的五百根差了远了,石板也就只有几十个。
这时供销社的主管被人喊了过来,问许明月:“同志,是你要石板吧?听说你要五百块石板和石笔?”
许明月点头说:“咱们乡下穷,学生买不起笔和本子,看到这里有石板石笔,想着给乡下小学的孩子们带一些回去,有了石板和石笔练字,以后她们也不用为买一支笔一个本子为难了。”
供销社主管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圆脸男人,他热情的握住许明月的手说:“懂,都懂,都是为了孩子,这样,你要是不着急的话,等我一天,我今天就安排人来送货,明天早上你再来拿。”
见许明月买了这么多东西,圆脸主管又说:“这样,你在省城有落脚的地儿吗?我看你买的东西多,我叫人顺便给你送过去。”
许明月没想到这年代就有送货上门的服务了,笑着点头说:“那谢谢您了,我就住在省公安局隔壁不多远的平安招待所,您给我送那儿就行,对了,这里有自行车吗?我还想再买一辆自行车。”
省城供销社说是供销社,更准确的说是商店,柜台后面长长的一排柜子,每个柜子上面都写了字,分别对应着下面的东西,如‘烟酒副食’‘日用百货’‘水果蔬菜’‘布匹鞋帽’‘油盐酱醋’等等。
圆脸主管笑着点头说:“有!隔壁就是自行车车行。”他叫了个年轻小姑娘:“秀梅,你带这位同志去。”
名叫秀梅的圆脸小姑娘看着不过十八九岁的模样,没有之前售货员满脸的不耐,反而带着青春洋溢的笑容,对许明月说:“你跟我来。”又问她:“你带自行车票了吗?没票可买不到。”
之前她就听到许明月说她是乡下来省城公干的了,怕她不了解买自行车的情况。
许明月拿出那张自行车票来,“有的呢!”
有这位小姑娘领着,许明月很快就买好了自行车。
自行车是凤凰牌的二八大杠,许明月还没骑过这么高的大自行车,好在她前世是会骑自行车的,这辈子身高虽不如前世,但也算的是人高腿长,原本领着她的小姑娘还怕她买了自行车不会骑,没想到许明月三两下就从摇摇摆摆就骑的很好了。
回到供销社,许明月交了定金,领了收款的票据,就可以回去了。俪謌
如收音机、雪花膏、口琴、炼乳之类的小玩意儿,许明月自己拿了个蛇皮袋装了起来,捆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剩下的东西又装了个蛇皮袋,供销社主管叫了一个小伙子帮她送到平安招待所。
江天旺他们早就回来了,一直在等许明月回来,一直等不到,急的魂都要飞了。
由不得他们不急,许明月第一次出远门来省城,路上就遇上人贩子了,他们就怕在省城也不安全,许明月被人贩子拐走了。
在火车上时有他们三个,现在她一个人就出门逛去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他们能不着急嘛?
好不容易等到她回来,看到她身下骑得崭新的自行车,车后面放的巨大包裹,还有供销社小伙子骑自行车送来的包裹,几个人眼睛都瞪大了,不可思议的看向许明月:“你哪来的自行车?这么东西是啥?你咋出去一趟,带这两个大包裹回来呢?”
许明月轻车熟路的从自行车上下来,供销社的小伙子已经帮她将东西卸下来,轻手轻脚的放在招待所的门口了,许家村的民兵许铁柱忙过去接他:“我来,我来!”
等供销社的小伙子又骑了自行车回去,许明月才擦了擦额上的汗,喝了口水,对江天旺说:“叔,咱好不容易来省城一趟,当然是去逛逛啦,这些都是我给我阿娘阿哥阿妹他们带的礼物。”
她从蛇皮袋里拿了一包麦芽糖出来,给几人一人抓了一把,“省城的商店东西就是齐全哈,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公社供销社都没有的,你看看这手电筒,还有收音机。”
几个人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整个供销社,就只有许金虎和江天旺两人一人有一台收音机,许金虎、江天旺两人都当个宝贝似的,天天擦,谁都不给碰。
现在许明月不光买了自行车,还买了收音机!
“不是,你哪来的票?”自行车票和收音机票可不好搞。
许明月笑而不语。
“得,我知道了,你别说了。”江天旺以为许明月是从黑市换来的,立马挥手不说话了。
许明月能从黑市换来自行车票和收音机票,他可一点不意外,毕竟人家手里握着那么大一个养猪场了,还有养鱼场每年分的鱼,别看吴城和邻市在长江边上,又有竹子河这个最大的淡水河,就以为家家户户都吃得起鱼了,并不是!
就以临河大队来说,若不是许明月给临河大队搞的这几个养鱼场,鱼对于他们这些临河的人家来说,虽算不上什么奢侈品,但想要做到日日有鱼,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