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266章[VIP]
第266章第266章[vip]
阮芷兮不知道楚秀秀说的,她的书已经被她收起来了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替她收走的,她为什么要替她藏书,她又有什么目的。
她刚才之所以急着回宿舍,就是因为她的书就放在了床铺下面压着,正是当时刘书记手拂过的地方,当时她心脏都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
可此时她什么都不能问,什么都不能说,额上、背上全是沁出来的冷汗,僵硬的跟在楚秀秀身后。
楚秀秀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多管这个闲事,她本来打算好,下乡之后,靠着自己的这个一亩地的种田空间,保护自己、吃饱肚子,看看戏吃吃瓜,平安的度过这艰难的十年,等到高考消息放出来,再考个好大学,跳出这个贫穷又偏僻的村子。
可没想到,来到这里两个月,和她知道的情景完全不同,杜晓雅、阮芷兮、魏兆丰和苏向阳四人并没有陷入你爱我,我爱她,她爱他,他爱她的四角关系中,从而关系恶化,上演爱恨纠葛荡气回肠的故事,反而因为这里莫名多了个新建的小学,这批新来的知青全都受到老知青们的影响,一心想要在下次的教师考试中,考上临河小学的老师,一天天的书不离手,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全都来看本地版本的初中自动化丛书和《革命的接班人》了,根本没有时间搞什么我爱你,你爱她的爱情游戏,她自然也什么瓜都没有吃到。
而她原本打算的,在空间里种地,以吃饱肚子,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也根本用不到,这里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多出来七千多亩地的良田,一年四季,种满了红薯套大豆、水稻、冬小麦等,不仅不缺粮食,临河大队还是附近十里八乡少有的产量大户,家家户户实现了吃饱自由。
她的这一亩地空间似乎除了可以种些水果、蔬菜解解馋,好像不需要额外种任何东西。
哦,不对,还是要的,要种棉花。
除了棉花,临河大队什么吃的都不缺,正值春末夏初,堤坝两边一颗颗水灵灵红彤彤的新鲜野生枸杞子挂满藤蔓,两边的田野上,到处都是红的、橙的、酸甜可口的刺霉,小许主任所在的荒山门口,种的桃树、杏树、桑葚挂满枝头。
因为小许主任家的桃树、杏树、桑葚树长的好,村里不少人家都从小许主任家里换了树苗,和孟技术员讨教了这些嫁接过的果树的种植方法,许家村不说家家户户门口都种了桃树、杏树,基本上也都差不多,就连开春后,老校长都从孟技术员那里弄了好些棵桃树、杏树、桑葚树在操场边上种上了,只需等上三年,就能开花结果。
现在楚秀秀的种植空间里,除了种了些黄瓜、番茄、西瓜等蔬菜瓜果外,一半种了棉花,一半种了油菜。
她空间里种的西瓜苗,还是跟小许主任要的西瓜种子,据说这是小许主任的爱人孟技术员培育出来的西瓜,结出来的西瓜又大又甜,是十里八乡都出了名好吃的西瓜,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里,都会种个一小块,夏天双抢太热了,镇在井里解暑,还有人偷偷往黑市上卖,好卖的很!
这些都是楚秀秀听老知青说的,一时之间,她居然觉得,她这种田空间,除了可以在危险的时候躲进去,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好像也没啥用了。
哦,还能存存东西。
比如阮芷兮的这几本书,就是她在进宿舍第一时间,悄悄给收进空间的。
此时她和其他知青一起,给学校学生们组织纪律,安排学生们排队,因为昨天和早上都已经彩排过,学生们很是乖巧听话,一个个站的笔直。
记者看到这一幕,也是对着下面年轻富有朝气的老师、学生们咔咔拍了两张照片。
因阮芷兮生的好看,记者还特意给心不在焉的擡头望着台上领导们的阮芷兮拍了张特写,和她站在一起的杜晓雅、楚秀秀等人自然也拍进了镜头里。
记者拍完了老师和学生们,又拍脸上挂着淳朴憨厚笑容的村民们,穿着破破烂烂的麻布背心,露出精装腰身、擡着发电机设备的壮汉们,自然也是要拍的,许凤台作为大队部的小队长,又是全村第一高,虽然瘦,这些年被许明月养的身强体壮,干活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积极,他站在发电机后面,肩膀上挑着扁担,和他身边的许凤发一起,目光专注的看着发电机,穿着蓼叶草鞋的脚沉稳的踏在干燥的黄泥路上,脸上是纯然的质朴的笑。
许家人生的好看,哪怕是历经沧桑的许凤台在记者的镜头下也眉目清秀。
之后就是壮汉们在几个县领导的帮助下,脸上满是喜气洋洋的笑容一起擡着发电机设备进水电站水泥房的刹那;设备擡入设备房,领导们站在已经打开的发电机设备前,认真指导着村民们如何安装设备的画面,最后是领导们共同站在水电站的红色木牌前,学校的小同学们,手里捧着刚摘的新鲜映山红,向领导鲜花的画面。
一张张照片,拍的细腻且生动,完美的诠释了县领导干部与村民一家亲的画面。
拍完了这些照片,上午的水电站建成仪式和领导欢迎仪式终于搞完了,学校老师们也带着学生们回到学校上课,周县长和刘主任在江天旺、许金虎的带领下,继续参观临河大队,主要是带着领导们看临河大队这一年多的劳动成果,七千多亩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接天莲叶无穷碧间数百只水鸭子钻入其间。
江天旺像一个努力了一年,积极向老师展示自己劳动成绩的学生,向现如今负责吴城经济这一块的周县长介绍他们的养鸭场:“这鸭厂是去年刚建的,去年最初只有一百只鸭苗,今年已经增长到五百只鸭苗,要是饲养的小球藻和浮萍够多,后续还会再大鸭苗数量,争取到明年,就能稳定的向公社供销社、肉联厂和吴城供销社、肉联厂,供给咸鸭蛋和鸭肉!”
这话听的原本想来临河大队找麻烦的刘主任,都没有话说了。
领导家里也缺肉啊!
要是临河大队这个养鸭场真的规模扩大,他在吴城能多点咸鸭蛋和鸭肉吃,也是好的。
不过不找麻烦是不可能的,他笑眯眯地说:“既然建了鸭厂,就不要小打小闹,要搞就要往大了搞!主席说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看你们今年的鸭苗还是养少了,五百只怎么够?要敢想敢干,要养五千只,五万只!不要光局限在我们一个吴城,要争取做大做强,让市里,省里的老百姓也都吃到我们吴城养鸭场养出来的鸭子!”
听得江天旺脸都黑了。
还是许金虎听不下去了,笑意加深地鼓掌叫好道:“好!”
他紧紧的握着刘主任的手说:“多些领导关心我们基层老百姓的工作,支持我们养殖场。”
他一副老农民的模样,对刘主任、周县长和周围跟拍的报社记者说:“有了刘主任这句话,我们下面的人做事就有数了!”他对江建军和许红桦说:“听到领导的话了没有?领导叫咱们扩建养鸭厂,咱就得听领导的话,遵循领导的指示精神,跟着领导的步伐前进!扩大规模!”
他用手指着现有的养鸭场厂棚,“厂棚要扩大,不要吝啬水泥砖瓦!也不要怕养殖小球藻和浮萍的地方不够,这么大的竹子河,怎么就不够养殖小球藻和浮萍了?有多多的小球藻和浮萍,我们才能养殖出更多的鸡、鸭、鹅、猪,才有更多的饲料供给给它们,才能更好的为城市经济做贡献,为吴城、乃至省城的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咸鸭蛋,让省城的老百姓也能吃到我们临河大队养的鸭肉!”
竹子河面积三四万亩,水埠公社虽坐落在竹子河的水域内,却并不属于水埠公社,而是属于政府左右,属于所有坐落在竹子河边的县、镇、乃至吴城和邻市共同所有。
之前临河大队的人取巧,利用三年干旱,河床露出河面,从而截取了三千多亩地作为临河大队的良田,又在大河沟多面开发出了三千多亩肥沃的河滩,这才有了临河大队如今的七千多亩良田,此外,还利用修筑堤坝的机会,为临河大队又截取了河道最为养鱼场,这些除了他们常年生活在本地的人,像刘主任这些外来的人,全都以为现在临河大队所有的养鱼场也好,良田也好,都是临河大队原本就拥有的,根本不知道这些全都是通过截取竹子河而改变的。
现在许金虎这话,便是利用刘主任的话,以后光明正大的在竹子河内养殖小球藻和浮萍,来给临河大队的养鸭场来提供饲料。
甚至如果可以,他还想利用刘主任,看能不能把养鸭场内的鸭子,弄到竹子河内来养殖。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