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第263章[VIP]
第263章第263章[vip]
这是两艘长约十二米,宽四米的柴油机船,通身漆黑,看木料应该也有几年了,中间一个巨大的船舱,船舱下面是水,中间有个甲板,发电机设备便用红布盖着,放置在甲板上。
另一艘船和这艘船造型差不多,只是在船长掌舵的位置,有一个约四平米的乌篷,周县长和吴城革委会主任、报社记者等人就坐在这个木制乌篷内,此时大约是要到了,柴油机的响声已经停止,船尾有个年月三十的中年妇女,撑着一根长长的竹篙,在河道内乘船而行。
这条许家村河道当初修的又深又宽,还兼具养鱼,是完全可以吃得下这两艘船的水深和柴油机船速度的。
但两个船老板平时是在吴城那边跑船,有时候会去江里拉货,对临河大队这一块的水域并不熟悉,怕这河沟狭窄水浅,在刚进入这条河道边沿的时候,就停下了柴油发动机,使用人力乘船了,毕竟船舱内放置的发电机设备可不轻,竹竿伸到了水里,才知晓这条河道相当的深,她手中的竹竿还撑不住船,忙喊了她的丈夫:“水有些深,你在那头撑一下船!”
船老板闻言也弯腰从船沿抽出一根长竹竿来,夫妻俩一左一右,撑着两边的河堤向前。
江建军见状也从船沿的地方抽了一根竹竿出来,笑着一起乘船道:“我就说了我们这河道挖的深,可以行船的吧?”
船老板望着越来越近的许家村,笑着说:“我们送货,也行了不少像你们村落的河沟,鲜少见到像你们村修的这么深这么宽的!”
说到这河道,江建军就忍不住开始吹自家大队这条河沟来,说:“三年灾害的头一年,我们这河沟就挖好了,那时候谁都没想到后面还要再旱两年,我爹那时候还是我们大队的书记,和大队长一起,带着我们全大队把这条河沟挖的又深又宽,一直挖到竹子河中心去了,靠着这条河道,我们提前储存了不少水,解决了接下来两年的干旱问题,我们临河大队的粮食你们听说过吧?光是我们一个大队运出去的粮红薯,就有几百万斤!”
船长看着河道两边一望无际的绿色稻苗,忍不住感叹道:“就是你们大队啊,听过,咋没听过?多少人靠着你们临河大队活了下来,要不说你们大队出能人呢?你看看这良田!”
他语气难掩羡慕,对江建军这个年轻的大队书记更是多了几分尊重,尤其得知他父亲还是临河大队前大队书记的情况下。
他们在乘船的时候,坐在乌篷里面向河道两旁观看的周县长和革委会刘主任等人也都看到了乌泱泱一大片过来接他们的村民。
周县长、刘主任一站起来,坐在两边船沿上的民兵和刘主任带来的红小兵们也都站了起来。
后面的船老板只看到船沿上坐着的人都站了起来,没看到乌篷里面的周县长和刘主任,忙大声喊:“坐下!都坐下!还没到码头呢,你们站着我都看不见了!”
他是站在船尾撑竹篙行船的,这船又大,船里东西又重,船上人也多,哪怕有他妻子和江建军帮着一起乘船,依然非常吃力,尤其是这河道很深,竹竿撑下去,只留下一截小小的竹竿在水面上,借不到力,行船就更难了。
倒不是不能再发动柴油机来行船,一来柴油机发动时都要用把手用力的摇,非常的吃力;二来柴油是要钱的,可不便宜,眼见着就到村口了,他也不想再浪费柴油。
船在缓缓向前行,许红桦他们也带着大队部的人往前走。
许明月突然在许红桦耳边低声说了一句:“大声喊周县长好,刘主任好,欢迎周县长、刘主任莅临临河大队……”
话还没说完,许红桦就已经大声的吆喝了起来:“周县长好!刘主任好!”
身后乌泱泱的村民们也都跟着喊了起来:“周县长好!刘主任好!”
“欢迎周县长、刘主任莅临……”
话音未落,之前就得到指示的村民们就齐声跟着喊:“欢迎周县长,欢迎刘主任!”
吴城革委会刘主任原本并不是县委的人,一个非县委的人,能够在去年那场权利争夺中,一下子把县委书记干的现在没了声,搞下去一个副县长,上位的手段不可谓不血腥,所到之处可以说是怨声载道,狠辣至极。
这还是他上位后,头一次受到下面老百姓夹道欢迎,说欢迎他的到来,原本阴沉凶厉的脸上,不由露出了两分笑来。
只见这人身高一米七四左右,高瘦的身材,留着一头短发,一张六边形菱方形脸,两个下颌骨非常的方,连带着下巴也是方的,眉毛浓黑如墨,下面一双精光四溢的三角眼,不知是他鼻梁有些歪,还是嘴巴有些歪,总之让人一眼看去,就觉得此人十分不好相与。
哪怕他此时脸上带笑,都仿佛是一头见血封喉的恶狼,盯着众人,伺机而动。
此时船已经进了许家村,船上的人已经全部站了起来,从堤坝上向河道里看去,只见两边船沿上站满了人,还有不少人身上都背着木仓。
老校长、许明月、许红桦几人看到他们身上带的木仓,心里都不由沉了沉,但脸上却没有丝毫变化,在船老板将木桥搭在船头和河堤上时,全都十分热情的走下堤坝,去扶船上的人下船。
跟着来的民兵和红小兵全都是青壮年,还有几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他们有仗着自己身轻体健的,直接从船沿上往堤坝上跳,抓着堤坝上长出来的蒿草和枸杞藤,就爬上了堤坝,还有部分站的位置离堤坝有些远,就从木桥上下船,然后回头等着刘主任。
刘主任身上颇具官威,他下船第一件事,就是擡头看了眼距离许家村码头不远处伫立着的红色建筑物——临河小学。
他不由呵呵笑了一声,说:“那栋建筑物做什么用的?建的不错啊?”
周县长笑呵呵地说:“天旺之前跟我说过,这就是大河以南的唯一一所小学,临河小学吧?”
江天旺态度十分谦卑,抹着额上的汗说:“是是是,是我们临河小学,我们大河以南穷,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这不是去年来了些支援我们农村建设的知识青年,这些都是国家支援我们农村建设的知识分子,让他们都去种地,那不是大材小用吗?就让他们来当小学的老师,来教学生,这还是我们开学的第一批学生。”
他态度越是谦卑,刘主任的态度就越是嚣张,他是完全不把江天旺看在眼里的,昂首挺胸的走上岸,被他身边的红小兵拉着上了堤坝,站在堤坝上擡头看向这座建筑面积不小的小学,冷哼了一声说:“你们这学校建的不小嘛?还都是红砖水泥砌的,现在各地都在修建堤坝吧?你们临河大队哪来的这么多水泥红砖?”
江天旺额上的汗水更多了,他身边的许金虎却朗声笑着说:“刘主任怕是不晓得,河对岸那座山看到了吧?那是炭山,水泥厂就建在炭山脚下,水泥产量不少,我们这学校也是在去年浓冬大雪的时候建的。”
刘主任‘哦~’了一声,说:“浓冬大雪,你们大队的人能出来建学校,却修不了堤坝?我问你水泥砖瓦哪里来的,你回答我浓冬大雪时候建的?”
到了自己的地盘,哪怕刘主任带了不少红小兵,还有木仓,许金虎也不怕他,笑呵呵地说:“你先听我说啊,冬季之前不得有双抢?双抢的时候都在抢收粮食,水泥厂生产的水泥砖瓦暂时也用不到,不就被我们临河大队买来建学校了吗?”
刘主任一双寒光四溢的三角眼盯在许金虎身上。
他三十七八岁,不到四十岁的年纪,面容无须,看着比他实际年龄还要年轻两分。
许金虎却是四十来岁,高大沧桑的模样,皮肤黝黑,体型健硕,见刘主任看着他,他也笑呵呵的,一副憨厚的农家人模样,实际上一点都不鸟这个刘主任。
两人对视的几秒钟,时间仿佛很快,又仿佛很慢,就在众人以为冷场时,这位刘主任又勾起唇角哼笑了一声:“既然是大河以南唯一的小学,那不带我们参观一下?”
许主任上前用蒲扇般的大掌拍在刘主任的背上,大嗓门地豪爽笑道:“参观,怎么不参观?”他回头看向周县长,并指着后面那条也靠岸的船,喊许红桦:“红桦,先带人把船上发电机卸下来,搬到水电站去,叫人都小心些,这些设备金贵着呢,要是哪里磕着碰着,小心我扒了你们皮!”
许红桦早带着江家村和许家村的壮汉们在码头等着了,听到许金虎一声招呼,人群中立刻走出来五六十号身强体壮的高大汉子出来!
走在人群中第一位的,就是全村第一高,如今被许明月喂养的身材已经不再瘦削,而是健康有力的许凤台兄弟俩!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