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221章[VIP] - 卷王的六零年代 - 九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1章第221章[VIP]

第221章第221章[vip]

江天旺身后的村民们也跟着他们走近临河小学的大门。

大门建的很大,宽约有五米,从门口走进到走廊,约有五六十平的空地,下雨的时候学生们无法去操场上活动的话,就可以在走廊和这处地方活动,地面被门板狠狠打压过,很是平整。

江天旺一马当先,先是看了左右两边的楼梯,楼梯全部用水泥抹平了,扶手是木头的,打磨的光滑,他并没有上楼,而是沿着走廊往教室方向走,每间教室都开了前后两个门,此时门都敞开着,教室里面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四面刷着石灰的白墙和前后两个大黑板。

让众人啧啧称奇的是,教室的地面也是抹了水泥的,这让他们看的不住的吸气:“这用了多少水泥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也有建设大队的人好奇,也在参观的人群里,眼里心里全都羡慕:“还是临河大队有钱啊,别的大队哪里建得起这么大一个学校?”

其实他们真正想说的是,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对自己大队是真舍得啊,建这么大一所学校,连地面都用水泥铺!

一间教室大约五十平,为了采光好,教室两边大面积的使用了玻璃窗,此时的玻璃很少有后世那种很大块的,所以玻璃窗都是木质窗框,上面用打磨的光滑的木杆一根根的插在木框中,然后是木质的窗户门,眉山窗户门上三块正方形的玻璃,可以从里面将木质插栓打开,推到外面,用竹枝将窗户门扣住木框,防止风吹动窗户门,撞击在窗框上,打碎玻璃。

这样不大的一间教室,足足有六个窗户,加上前后打开的大门,教室内的光线一下子就明亮起来。

江天旺去看了一间又一间的教室,每间教室的布局全都一模一样,从入门的走廊走到头,足足有四间教室,这还只是左边,如果入门向右走,那条走廊也是四间教室的话,那光是一边就有八间教室,眼瞅着临河小学建的形状是长方形,如果对面也是八间的话,光是这两边就占了十六间教室。

他们又沿着走廊的尽头右转,右转的这边是六间教室,又走到这座长方形学校‘长’的这一边时,发现这边还有个楼梯,可以供学生们上下楼,楼梯的左右两边进去还有两个厕所。

“咦?厕所建在这里了啊?对面刚刚没注意,是不是也有?”江天旺意外的发现了两个大厕所。

厕所是真的大啊!比江天旺见过的任何一个厕所都大!呈‘凹’字型,长长的两条,中间被砖头隔断,两边的墙壁上还挂着两个冲水的大木桶。

江天旺还没见过这样的厕所,啧啧了两声后,问身后的人,“这两个大木桶是做什么用的。”

得知是冲厕所用的,他还笑着说了一句:“肯定又是小许主任想到的吧?就她鬼点子多。”

江建军笑着点头说:“这边厕所都还是新的,隔壁教师宿舍那边的厕所已经在用了,还别说,有了这两个大木桶冲水,茅坑都干净了!”

闻言江天旺迫不及待的往教师宿舍那边去看。

教师宿舍在长方形学校‘宽’的这边,并不是六间教室,而是五间。中间最大的一间面积最大,是一个大食堂,左右两边各有两个超大的灶台,一个是日常用来做饭的灶台,一个是炕灶,右边这个炕灶烧的右边教师宿舍的大炕,左边有两个炕灶,烧是左边学生宿舍的炕灶。

他们进了学生宿舍,学生宿舍也分为了男女宿舍,靠近厨房这边的是女生宿舍,远些的是男生宿舍。

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又不同,教室宿舍由于成年人个子比较高,火炕的宽度都是一米八多一点,留下了不小的空地给教师们做日常生活区域,而学生宿舍那边,一个宿舍内,一条宽大的大炕,炕的宽度足够两个一米五的孩子脚抵脚睡两排,这么大的炕,只在进门处留了个一米多的过道。

江天旺摸了摸着这条宽阔的大炕,问建炕的人:“这么大的炕,晚上睡觉能暖和吗?”

建炕的人笑着说:“书记放心,这炕反复实验过的,暖和才最后定的!”

学生宿舍这边的火炕只在建造的时候,反复实验温度时烧过,现在是凉的。

江天旺听他这么说,这才放心的点头:“娃儿们睡的炕,一定要保质保量,娃儿们才是祖国的未来啊!”

他擡头看到宿舍屋顶处,有两条长竹竿插在宿舍墙壁的砖缝里,好奇地问当初负责建房子的瓦匠说:“这两条竹竿是做什么的?”

负责建造学校的瓦匠说:“这是蒲河口的许凤兰主任要求的,说是留两根竹竿,夏天的时候挂蚊帐。

为了保持通风透气,宿舍两边的墙上都是开了小窗户的,夏季若是没有蚊帐,河边的蚊子能将人擡走。

江天旺笑说了一句:“有这么大的蚊帐吗?”

这条大炕,睡成年人的话,挤一挤也就能睡十个人左右,但要是是睡小孩子的话,抵足而眠估计能睡三十个,这时候农村有蚊帐的人家都少,更别说这么大的蚊帐了。

这样的蚊帐别人没有,许明月那里却是有的,这么多年,光是她车里刷新出来的帐篷上的纱网,她都囤积了多少个,裁剪下来,再一块块的拼接起来,给这些小孩子做四个蚊帐还是够的,就是不用蚊帐,将那一扇扇小窗口蒙上一层纱窗也是能做到的。

他身后的许红桦见不得江天旺说许明月不好,在一旁补充地说:“就是不能挂蚊帐,平时他们脱的衣服也可以挂上面。”

江天旺被说服了,点头赞同说:“还是咱们小许主任细心。”他又看了眼这条宽阔的大炕,评价了一句:“就是这进出有些不方便,睡大炕里面的人还得爬着出来。”

负责建房子的人笑着说:“那也没办法,已经在想尽办法提高伢儿们(方言对孩子的称呼)的住宿环境了,这已经是最好的条件,我都没见过还有比我们临河大队的学校更好的学校了!”

这一点江天旺也赞同,同时内心更加骄傲了,这可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才建好的学校,以后说起这所学校来,谁能绕过他去?

他理所当然的忘记了许金虎,又乐乐呵呵的去看男生宿舍,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布局差不多。

江天旺不由忧心地说:“一个宿舍只能睡三十个学生,还是太少了啊!”

光是离的最远的和平大队,来的可能就不止三十个学生,更别说大山里面了,山里的人想出来太难了,想要让里面的孩子出来上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住宿问题。

江建军在他身后笑着说:“咱们这学校建的大,光是下面这一层就有二十八间教室,除去这边作为食堂、宿舍的六间,到时候对面那六间也可以做宿舍用,到时候也跟这边一样,在两边修两条大炕,能住的人不就多起来了吗?”

江天旺点头,“也是个主意。”

难怪凤兰要把学校建这么大了,学校建的不大,教室不多,想把山里的孩子引出来上学读书,光是住宿问题都解决不了!解决不了住宿问题,一切都是空谈!

不说远的,就是和平大队的学生,走到临河大队也要一个多小时,考虑到小孩子的脚程比成年人更慢,还有下雪下雨天的影响,走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都有可能,这么远的距离,学生如果不在学校住宿,每天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都有三四个小时,这都没算学生的安全问题。

其实也可以用建上下铺的形式,只是上下铺睡得孩子没有大炕睡的多,而且许明月自己就是当妈的,自然知道小孩子睡觉晚上有多会动,自家阿锦有自己在身边看着,时不时醒来给她盖被子还好一点,这些小孩子进了学校后,就是自己住宿,有个暖炕,孩子们挤在一起,再怎么爬,炕也是暖的,要是上下铺,容易掉下来摔到不说,真要有睡相特别差的孩子,晚上爬出被窝外,也不至于冻出好歹来。

江天旺原本还觉得学校建的太大,花费的水泥和砖头太多,让他被水泥厂的厂长一次又一次哭诉临河大队‘吃’水泥的江天旺此时是真的觉得许明月有远见,把方方面面可能产生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再说了,不趁着他和许金虎两人现在在水埠公社能做主,多要点水泥,难道等两人走了再要水泥?这水泥与其让河对岸的关系户们‘吃’,凭啥他临河大队不能‘吃’?与其便宜了别的大队,还不如便宜自己大队!

这样一想,江天旺愈加满意和得意了起来,起身往二楼去看。

二楼的格局和一楼差不多,只是没有了宿舍和食堂,使得二楼的二十八间教室都可以拿来当教室用。

这是许明月按照前世一个年级五个班来计划建的,小学五个年级,就是二十五个班,还要减去至少两个教师办公室,校长室,一个图书室,这些班级都是往最少的算的,要是把距离临河大队很近的石涧大队也算进来的话,光是沿河就有四个大队的学生,这都没算大山里有多少学生出来了,保守估计,一个年级五个班级估计都不够!

她可不想大河以南的孩子,再像她小时候一样,一个班九十多个学生!

作者有话说:

一个班九十多个同学,真的是我小时候亲身经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