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171章[VIP]
第171章第171章[vip]
说话的人虽看不清脸,可听声音许明月也认得,是在国外留学时学农业机械化的中年人。
许明月没想到居然会有人主动开口和她说话,点头说:“材料准备的差不多了,地址也选好了,等规划好猪舍建设图,就开始建猪舍。”
许明月偶尔会和孟福生在船上说一些事情,对养猪场的规划等等,她和孟福生都是用普通话沟通,这些人能听懂倒也不奇怪,只是平常他们都只安静的听着,从不开口说话,今天倒是难得的开口说话了,她便也笑着问:“郑老师是有什么要教我吗?”
‘郑老师’三个字让刚刚出声的中年男人一下子沉默起来,半响苦笑道:“许主任还是别这样称呼我了,我算什么老师?”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他们现在都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年轻黢黑的女子,就是蒲河口现在的实际一把手,能真正当家做主的人。
许明月就笑着问:“那不知是怎么称呼您合适?”
郑姓男人望着远处一望无际黑压压的大山,和河面上平静无波,却又仿佛内藏着可以随时吞噬人命的巨兽一般的大河,说:“往事已矣,你如今便叫我郑大河吧。”
就像这姑娘说的,乱世已至,他现在就想大河的这边苟且偷生,他儿子女儿还没有消息,他还得活着,过去的名字只会带来灾厄,就让过去的都过去吧。
许明月自是知道他真名叫郑济河,振济山河,下放的名册上都有写,但她也没深究,反而从善如流地笑着喊:“大河叔,我知道您之前是学农业机械化……”
郑大河打断她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之前听你和孟技术员说要在蒲河口建养猪场,不知道我能不能在你养猪场里当个猪倌儿?我虽没真正养过猪,却对你所说养猪场模式还有些了解。”又问:“你养猪场的建设图纸画好了吗?”
星光下的许明月眼睛倏地一亮:“大河叔会?”
黑夜中,许明月看不清郑大河脸上的表情,只能听到他声音里略带一丝苦笑,说:“养猪也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种,我又怎会没有见过?”顿了顿,他又说:“不过我之前听你和孟技术员说的养猪场的污水处理系统,恐怕还要用到机械,这机械可不好采购。”
他都不敢说‘买’这个词。
寂静的河面上,只有孟福生在乌篷的后面无声的划动着船桨,船桨掠过水面时,发出轻盈的水声。
许明月原本是坐在距离孟福生很近的船头的,夏季炎热,乌篷里面不光闷热,光线也不好。
她身体往乌篷里坐近了些,问乌篷里的人,说:“你们知道湖海塘水电站吗?我记得湖海塘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就是来自一个名叫‘南屋电气公司’,这个电气公司能有水轮发电机,相比污水处理机械也能弄到吧?”
许明月这话一出,直接让刚刚还稍微轻松一点的氛围,顿时紧张了起来。
乌篷里的几个人都没有想到,远在大河以南这样一个偏僻落后与世隔离的偏远小山村里,会有人知道漂亮国的‘南屋电气公司’,甚至精确的知道湖海塘水电站的发电机就来自‘南屋电气公司’。
他们这些人,过去哪个不是和外面还有联系的?若非如此,他们过去与外国专家们讨论技术交流的信件,又怎么会成为了他们落入深渊的催命符?
他们这些人,不是家中有外文的信件,便是有从国外带回来的全外文方面的书籍,哪怕都是技术类的书籍,可在这种时候,哪怕只是一本小说,都是罪孽。
船上一时安静的只有船桨滑动水面发出的声音。
半响后,郑大河沉闷的声音才从乌篷中传出来,说:“污水处理系统也不麻烦,你到省城的机械厂,带回来一些简单的设备,我也能给你做个简单的污水处理系统出来。”
许明月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的收货,本以为他们都是水电方面的专家,居然连养猪场污水处理方面的事情都能一起解决了。
养猪场最麻烦的就是污水处理了,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环境污染,这个时代或许不在乎污水对于环境的污染,可来自几十年后的许明月在乎,毕竟她也不想因为她,让她美丽的家乡臭气哄哄,不想清澈的河水变的污糟。
她的本意是想带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更好,而不是把家乡变得更糟。
许明月高兴地说:“正好我这段时间腾不开来手,要是建养猪场的事情有大河叔来接手的话是再好不过了。”
光线昏暗的乌篷内,郑大河望着外面黑沉沉的河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郑大河、陈卫民这些人,整天在蒲河口早出晚归,住的地方又是监狱的角落,蒲河口的犯人们劳累了一天,早就被锁了门休息了,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只知道他们住的也是监狱的牢房,大约也是监狱的犯人,大约每天也是被送到哪里干活去了吧?
蒲河口的人被送出去干活很正常,基本上都是犯下的罪行比较重的,比如jy妇女之类有大恶的,那都是要被带着木!仓的民兵押送到山上挑石头的,轻一些的也要去挖河沙,担河沙,虽然他们不知道这几个犯人每天被送到哪里去干活了,可看他们一段时间就晒的面上黢黑,就晓得干的活也不轻松。
第二天郑大河就从几个专家队伍中,单独拎了出来,许明月带着几个民兵,领着他到她选的养猪场的位置上,许明月和郑大河详细的说了她对养猪场的要求和细致的划分,尤其是污水这一块:“污水处理后,最好是能实现给庄稼施肥和浇水的功效,万不能把污水排到竹子河里。”
郑大河经现场考察后,心里有了想法,许明月便将养猪场建设一事交给了郑大河,同样是由民兵队伍监督看守,调派了部分犯人到养猪场这里来挖地基。许明月也不是完全不管,每天依然要到这里看情况的,郑大河画的建设图纸也需要她过目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动工。
民兵虽是起到监督和看管的作用,但他们也是要带头干活的,只是干的要轻巧的多,尤其许明月要建的还是养猪场,他们就更积极了,有了养猪场,他们今后是不是就能有猪肉吃了?
他们和正在军训民兵使用的是轮换制,他们偶然吃到的咸肉炖粉条的滋味,现在想想还觉得回味无穷,此时他们已经无比的期待起来,等养猪场建好后,一头头肥嘟嘟的大肥猪养在他们蒲河口了。
那些犯人们虽吃不到猪肉,但在蒲河口,许明月也没饿着他们,有拿着藤鞭的民兵们看着,他们也不敢偷懒,挖河沙的,擡河沙的,捡石头的,都干的热火朝天。
郑大河自从领了建养猪场的任务后,就仿佛住在了养猪场,每天早上一大早就去了养猪场,一直干到天黑才回来,在他的带领下,养猪场很快就初见规模。
陈卫民几个人也一样,自从许明月过来和许红桦、江建军说过水埠公社的乱象后,他们就又恢复到了刚来时的模样,一个个像是惊弓之鸟般,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惊吓到他们,每天一下工,就躲到大队部,从里面将大门关的紧紧的,窝在大队部分配给他们暂时休息的房间内,怎么都不出来。
就在许明月每天接送了几个专家之后的一天,临河大队突然来了十几个带着红袖章的红小兵,一来就直奔大队部,要找临河大队的大队部主任和书记,要找临河大队的知青串联。
当时临河大队所有的壮劳力都在堤坝上挑堤坝干活,这十几个精神饱满异常亢奋的红小兵,一看临河大队还有一座这么大,一看就是地主阶级享乐派的大宅子,当时就精神了,对着大队部的大门就是一顿踹。
这样的事情之前他们在城里做的太多了,看到这样的大宅子,先不管三七二十一,进去就是一顿□□,要是翻到什么反.动言论的书籍、信件,那就直接拖出去游.街批斗,人家家里私藏的字画、古董、黄金、首饰,被人浑水摸鱼也不知道藏起来多少。
有些红小兵是真的一腔热血,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可更多的却是包藏祸心的人。
周围的田地要么在山脚下,要么在河圩里,大队部的周围要么是打谷场,要么是人少的居民房,这时候的老人孩子要么出去放牛,要么下地除草去了,大队部因为是整个临河大队最好的宅子,它不仅仅是做大队部用的,它还是临河大队的粮仓。
在荒山周围田地里除草的村民,看到从堤坝上走来一群小年轻,来到江家村的大队部就是一顿踹一顿撞击,老远的还见到他们拿着石头要砸门上的大铁锁,第一反应就是山里的土匪来山下抢粮食了,吓得急的尖声叫道:“不好喽!不好喽!山上的土匪来喽!要来我们大队抢粮食喽!”
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和之前的三.年.灾.害.中发生了太多次,以前有许金虎坐镇在临河大队,带着临河大队的队员们不知道打退多少这样的山匪,后来又有蒲河口民兵过来巡逻,渐渐下山抢粮食的人才少了,可看到这么多人在砸大队部的们,对粮食看的宛若命根子的江家村的人,还是一下子触碰到了他们敏感的神经,尖声惊叫起来。
周围同样是在除草的一听忙擡头往大队部方向看,大队部坐落在村子的最外围,面前全是田地,再前面就是荒山了。
他们一擡头,一群晒的黢黑的人,拿石头在砸大队部的大门,那还得了,一个个赤着脚,满脚丫的烂泥巴,像踩高跷一样垫着脚往田埂上跑,再从村口老井的地方往大水沟通往大队部的路上跑,一边跑一边手窝成喇叭状,朝在河圩里挑堤坝的壮劳力们高声尖叫着喊:“山里的土匪下山抢粮了!快回来哦!”
怕河圩里的人听不到,忙叫村里脚程快的小子下去喊人:“快,快去通知主任和书记,山里土匪下山抢粮食了!”
有离村口比较近的,忙回家拿扁担和棒槌出来,这些老人婶子们,手里拿锄头的拿锄头,拿扁担的拿扁担,急忙跑到大队部的大门口,一窝蜂的冲上去,对着那帮砸开了门锁,踹开了大队部大门的一群人就劈头盖脸的打,一边打一边骂:“打死你们个生儿子没皮燕儿畜牲玩意儿!一天天不想着好好种田,叫你们来抢粮!叫你们来抢粮!”
刚打开大队部的大门,准备进去□□!!一番的红小兵们被这些突然出现的大娘大婶们给打懵了!
他们很多都是下放下来的知青,被人怂恿了一顿就过来了,根本听不懂这些大娘大婶们说的方言,只听她们一阵叽里咕噜的脏话,棒槌如雨般砸的他们满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