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125章[VIP] - 卷王的六零年代 - 九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5章第125章[VIP]

第125章第125章[vip]

许明月在脑中对比了一下孟福生和爷爷的身高体型,居然都是瘦高型!

在回忆下她第一次见到少女时期奶奶的体型,是壮硕有力型,原来奶奶不喜欢爷爷这种瘦高型身材!

爷爷可能少年时期吃了太多苦,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虽然一辈子都像一头沉默的老黄牛一样干活,却并不得奶奶喜欢,几乎天天被奶奶骂,骂他没用,骂婆婆是小脚干不了活也没用,骂小叔子,骂小姑子,她对爷爷的一切都不满意!

而事实上,奶奶确实是个能干人,她一个人掌管着好几百个黄鳝笼子和虾笼,带着大伯捕鱼、捕虾,风里来,雨里去,在许明月记忆中,从小到大,自家的鱼虾就没有断过,小时候别人家的水缸是装水饮用的,她家的水缸里永远都是黄鳝、泥鳅、老鼈,然后是不断来家里买鱼虾的人、买老鼈的人,还有来买黄鳝笼子和虾笼的人。

哪怕奶奶老了,干不动了,那些陪伴了她大半生的成百上千的黄鳝笼子和虾笼,最后还卖了不少钱。

她不光身体健壮,还很健康长寿。

如果让许明月选,许明月当然愿意做奶奶一样的人,有不痛快当场就骂,从不让自己受委屈,个性强势,家里是自己的一言堂。

可当她的伴侣,尤其是一个不让她满意的伴侣时,就不是那么令人快乐的一件事了。

许明月看着替她背着背篓大步流星的走在前面的少女版奶奶,或许奶奶和爷爷真的就是一场错误的结合,今生爷爷另娶了红莲嫂子,奶奶也亲人俱在,想必,今生她会嫁一个令她满意的丈夫了吧?

许明月大步跟上吴二姐,差点脱口而出一句‘奶奶’,但临到嘴边紧急刹车:“……二姐,你也过了二十了吧?定亲了吗?”

吴二姐转过眼来淡淡的扫了许明月一眼,唇角擒了一丝笑意:“怎么?你要给我说媒?”

或许是亲人都还活着,除了三年灾害,她也没有受过太多的波折,此时她的性格并不如许明月记忆中的暴躁。

“不是。”许明月摇头,夸她道:“我就好奇,你长得这么漂亮,个子这么高,这么能干,十里八乡有谁能配得上你。”

她是真心这样好奇。

吴二姐脸上却升起了一抹红晕:“我哪有你说的这么好?”她甚至有些不满意地说:“你不觉得我太高了吗?”

在这个普遍身高才一六零一七零的年代,她净身高起码有一六八,为什么她对吴二姐身高这么清楚呢?因为她奶奶身高一六八,她妈身高也一六八,她爸身高一八四,她前世身高长到了一七六!

她送阿锦去学游泳时,游泳教练一看她的身高,马上问了她家里人身高,阿锦生父身高,直叹阿锦游泳的先天条件好!

此刻听到吴二姐居然有些苦恼自己个子太高,许明月立刻摇头,用肯定的语气鼓励她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六八的身高多好啊!一六八,一路发!你这身高,嫁到别人家去,简直改善了人家的基因,你这身高就是你最好的嫁妆啊!”

吴二姐头一次听人从这个角度想这个问题,这么一想,还真是!

她原本就是个很自信的人,听许明月这样说,原本还因为个子太高有点纠结的她,立马觉得确实是这样,要是她个子矮,再嫁个小矮子,那不得生出一窝小矮子?

她上下打量了许明月一眼:“你这个子也不矮!”

许明月肯定地点点头:“我要是像你这么高就好了。”

吴二姐说:“你这身高刚刚好,我就太高了。”

从小到大,放眼望去,全是头顶,男的中,跟她同样高的都不多,更别说比她高的了。

像许凤台个子那么高的,纯粹是基因遗传了,因为他父亲是轿夫,地主选轿夫头一个要求就是身高体壮。

她转头看了一直沉默的牵在许明月手,一刻都不撒手的孟福生一眼,她心里其实挺满意孟福生的身高,就是这身板看着太瘦弱了些,男人这么瘦弱,怎么干活?怎么养家?

她只看了一眼就没再看,闷头往山里走,走了约半个小时,终于到达一个稀稀拉拉没几户,房子与房子之间相隔还有些远的村子,吴二姐领着她们途经一个土屋时,朝里面喊了声:“家婆?”

她嗓门洪亮,里面的人听到声音,有些诧异地回:“是二姐来了啊?二姐你咋这时候来了?”

开门的是一个头发花白骨瘦嶙峋的老婆婆。

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吴大娘才刚给娘家送了些红薯来,让娘家人每天能有点红薯苦熬着,不至于饿死,只要熬过这个开春,等野菜、树叶、绿草都长出来了,他们便有活路了。

吴二姐朝那老婆婆喊:“家婆,你赶紧进屋去,外面冷,我身边的两个客人想要打造个船,我带他们去船工家!”

老婆婆虽然瘦的脸颊都凹了进去,瘦的只剩一层皮,但精神看着还好,挥手说:“你去,你去吧。”也没说让吴二姐进去吃饭。

实在是家里人也都在啃树根,吃树皮,没东西给他们吃,家里一点能消化的红薯黄豆,还是女儿送来的。

吴二姐挥手:“家婆,那我走了啊!”

很快,他们就穿过一道道山边的田埂,来到一处远离村落的院子里来。

“九阿公!九阿公!在家吗?”吴二姐敲着院门。

他们这里方言,家婆就是外婆的意思,一般叫家婆,或者阿婆,嫡亲的外公就是家公,其余就喊阿公。

很快里面就传来一声有气无力的青年声音:“谁呀?”

“大顺!有人要打乌篷船,我把人给你带来了,你开下门!”吴二姐大声说。

片刻后,出来一个穿着灰色棉袄,头发凌乱,面带菜色的青年:“是二姐啊!”

青年虽然看上去饿的面带菜色、有气无力,但身上的棉袄却少有布丁,棉衣棉裤和许明月刚来这时代时,看到的各种破旧不堪,补丁摞补丁,鸡毛鸭毛飞的头上身上到处都是的那种不同,青年身上穿的显然是纯棉花袄子,一看就很暖和的那种。

来这时代这么久,这样的纯棉花袄子,她也只在许主任、大队书记、王根生等少数几人身上看到过,大部分大河以南的村民,穿的都是芦花和鸭毛袄子,或有棉花袄子的,也都是老旧不堪,棉花都洗的结团子的那种。

由此可见,这青年看着消瘦,在三年灾害来临之前,日子应该属于好过的那一类。

青年开门放三人进去,院子有一个开放的草棚,草棚里放着两条架在木凳上的船,角落里还放着不少其它的木制品,以桌椅板凳、橱柜为主。

名叫大顺的青年看向许明月和孟福生,先是上下看了眼两人的衣着,又看两人红润的面颊,然后问孟福生:“就是你们要打乌篷船?你们要多大的?”

许明月说:“有哪些型号的?都是什么样式?有图样吗?”

青年引着她们走向草棚,指着草棚内木架上的几个小船模型说:“没有图样,你看这个就行,你要哪种就打哪种,木材不同,价格也不同。”

吴二姐插话说:“我让她给你们带了一些粮食过来抵钱,你看行不行?”

名叫大顺的青年闻言死气沉沉的眼睛唰一下就亮了,大喜地看向许明月:“行!怎么不行?带了多少粮食?还有没有粮食?不要钱,都要粮食抵也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