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百年新篇至此,第一盛事当前 -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 温茶米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10章百年新篇至此,第一盛事当前

第410章百年新篇至此,第一盛事当前

邦邦!!

楚天舒刻完面前的石碑之后,邦邦拍了两下,石屑扑簌簌的往下掉。

有几粒石屑弹到湖心小筑的边缘,落入水中。

湖中的鱼儿以为来了食,悄悄游过来,碰了两下,发现没有半点食物的气味,又避开了。

“来来来,看看我刻的怎么样!”

楚天舒喊了一声,围在湖心小筑里的喝茶饮酒,吃点心练功的几个人,都凑了过来。

“好,好哇!巧夺天工,妙手无双,这石碑上的内容,依老身看,跟原本石板上的分毫无差,还要更传神三分!”

高老太君端着酒碗,不假思索的就是一顿夸。

银砂道长当着自家徒弟的面,毕竟要矜持一些,还是真的抚须端详了片刻,才点头道:“确实与石板上的,别无二致。”

陆元德也在一旁抚须点头。

这紫府派师徒两个,动作节奏,出奇的一致。

萧凉就比较直率了。

“你刻这个干什么?我看你光是死记硬背,在石碑上刻几遍,也并不能有助于你理解这些内容吧?”

这些内容,都是来自于通玄派的那几块石板。

石板本身的材质,并没有太多特殊之处,只是不那么容易风化罢了,跟记录蓬莱总纲的石板材质相仿。

楚天舒在通玄派,找到了关于仙人传说的记录。

得知这些石板,指不定就是来自于当年固守洞天内,结果连洞天一起,被化道之风刮走的那些前辈老乡们。

不过,他更想把“太虚天眼”带回老家。

气数条满了之后,多出的积累,不知道够不够再携带固体典籍。

因此,他准备先死记硬背,懂不懂的,另说,能做到分毫不差的仿刻就行。

通玄派内,关于这几块石板上的炼器内容,已经破解出来的部分经卷图纸,他也已经熟记。

可惜的是,究竟怎么把炼器转化成修行,这是张通玄自己多年的体悟。

只有一小部分技巧,被张通玄述之于笔端,用于教授门人,比如怎么用少量得道真气,就引起天丁天甲等气体变化,自动化为液态。

像他到底怎么练出“太虚天眼”这个石板上没有的宝贝,怎么让太虚天眼,在肉身上随意的游走……

这些大部分的内容,他也不知道是不乐意写,还是无法精确描写出来,反正没找到手稿。

“这你就不懂了。”

楚天舒对萧凉说道,“光是眼睛看,在心里牢记,那只能等于是自己的脑子记了记。”

“而亲自上手,刻上几遍的话,等于是我全部的筋骨气血,也帮着记了几遍。”

萧凉笑道:“行吧,你总是有道理的,我去看看黄老头怎么样了。”

楚天舒望了一眼外面天色。

“快到准备午饭的时候了,我也去瞧瞧,今天那几位,又准备搞什么菜色。”

被解救出来的八位得道者,都是张通玄精挑细选的,没有一个自修过魔道,而且心智清朗。

即使是陈家的陈文欣,也算是世家中,名声最好的那一批,当年不但鼓励寒门选士,对百姓百业,军中士卒,也颇有一套抚育之策。

张通玄要的就是跟魔道本性反差大,用起来才合适。

可惜,陈文欣的第三子,耽于空谈享乐,饮酒赋诗,留连风月,且这三儿子对众多孙子亲缘寡淡,这些倒也不用多提。

因为,陈庄之不但把自己兄弟和爹砍了,连二伯大伯也全杀了,族人在他手底下,不是走狗,就是人炉、尸体。

因此,陈文欣先回了陈家。

黄山祖师却没有急着回黄山,而是与四个隐士之路的得道者,同来这庄园之中修养。

楚天舒和萧凉,去到东院之中,就见黄山祖师,正在提笔写字。

一根等身高的大毛笔,直接蘸清水,在干燥的石砖地面上落笔。

人走,笔走,说是用笔,也是用枪,更是养伤。

四个隐士老者,只有一个在这里,蹲在走廊的栏杆上,手捧一幅字帖,看会儿字帖,再看看院中笔迹,频频点头。

“当年有个山僧练字,总不得法,我在他小寺里借宿了几天,就捉了两条蛇,丢在他面前,叫他看二蛇相斗。”

字贴老者赞叹道,“他厚积薄发,悟通了劲力之美,豁然开朗,书法造诣,登时有了自成一派的气象。”

“我虽然能指点他,书法上倒还未必有他的本事,今日见到黄山老弟的字,则又把那和尚,远远比下去了。”

楚天舒看着院中字迹,心里也油然而生一种苍劲之美。

划如列阵排云,挠如劲弩折节,点如高峰坠石,直如万岁枯藤。

撇如足行趋骤,捺如崩浪雷奔,侧钩如百钧弩发……

这么大的笔,这么大的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