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提亲风波 - 大唐第一权臣 - 布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权臣 >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提亲风波

“朕突然觉得,把这小子放出去打仗好像也不错……”

太极宫中,李世民一脸头疼的表情对长孙皇后抱怨道,“你看看,这回来才多久,就把长安学界给搅和得一塌糊涂了,礼部和御史台那些官员啊,天天在朕面前嚼舌根子,朕都快烦死了……”

长孙皇后眉眼含笑,直接戳破了他:“行了,陛下,云昊这孩子闹出来这些事,你不也是乐见其成的吗?要不然你早就可以阻止他了。他再有声望,在这长安城中,还是大不过君王的。”

“那是。”

李世民被揭穿了也不尴尬,反倒换上了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笑道,“朕也一直觉得,这中原有许多规矩不合时宜,早就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了,云昊小子这么一搞,也算合了朕的心意,还不用朕背锅,多好。”

“不错。”

长孙皇后也是开明之人,一眼看出了云昊那些学说的意义,“他这书院一搞起来,我大唐必然会多出无数栋梁之才,这是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大计啊!”

“正因为如此,所有涉及书院的奏折,朕一律打回去了。”

李世民呵呵笑道,“不过最让朕满意的,还是他拿朕和观音婢你来举例啊,如此只要书院一日不倒,朕和你的故事就会一日传承下去,这可比什么名留青史、开疆拓土都更令朕高兴啊!”

看着露出宛如小孩子一般纯净笑脸的李世民,长孙皇后心中也是柔情似水,但随即幽幽一叹,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只可惜臣妾或不能陪伴陛下左右太久了……”

“观音婢你切莫如此说,你要陪朕白头偕老的啊!”李世民痛心怜惜道。

过了很久,长孙皇后的症状才平复下来,但她却像病是发在别人身上一般,浑不在意了,只是轻笑道:“不过云昊小子应该还不知道,武士彟那老儿正是最重君臣礼法的顽固派吧?他这么一搞,只怕适得其反啊……”

“那能不能娶到武曌那小丫头,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喽!”李世民闻言,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一抹看好戏的笑容来。

……

“妈的,这老头怎么没死?这跟正史上说好的不一样啊!”

武家宅邸之中,云昊正襟危坐,看着对面面无表情的应国公武士彟,不禁如坐针毡。

在他的记忆中,这位老头可是自己昔日忘年交李渊的忠臣,李渊死后,他不久也从之地下,郁郁而终。

妹夫的怎么李渊都死了这么久了,他看起来还身康体健,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云昊心里都在骂娘了,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真的失策了,他习惯性地认为武士彟这老头已经挂了,自己只要面对武曌的母亲杨氏和她两个异母兄长武元庆和武元爽就可以了,以自己的权势和才学,搞定他们那还不是轻松写意。

但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武士彟居然还没死!

偏偏这位还是他未来的泰山大人,他就算心中恨不得对方死得透透的了,嘴上还不能说,只能保持着一种不情不愿的恭敬道:“武大人,您当知云某此行的来意。”

“当然知道。”

武士彟却是一点都不客气,“若不是看在你我同殿为臣,给陛下一个面子,武某已经将你这不尊礼法的狂徒打出去了。至于想娶曌儿,那是再也休提!”

虽然以前也颇为欣赏云昊的才华,但他现在对这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定远王可谓是深恶痛绝。

他本最重礼法,但云昊不但要推翻他心中的圭臬,更是把迎娶自己的女儿,作为以身作则的关键,大有将私心演变成公义的意思,他若是应了,那岂不是助纣为虐?

见武士彟油盐不进,云昊也不客气,昂然道:“应国公,你口口声声不愿将武曌嫁给孤王,但你扪心自问,若不是仗着孤王深爱武曌,你又岂敢跟孤王如此说话?你是国公,当知我如今已是注定的亲王,你不跟孤王行礼也就罢了,还如此冒犯于我,你说,这就是你的礼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