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 暖爱晚成 - 山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暖爱晚成 >

第两百三十四章

提问的记者也有些懵了,是啊,他们凭什么判定楚静宁没有能力写出那样惊才艳艳的小说呢?这世上少年不如意,却一战成名的人大有人在,没见到不少作家都是在学校里的另类学生吗,就连世界首富也是大学辍学开始创业的。楚静宁年纪虽小,学业上也没有深造,可是那通身的书香气质却是骗不了人的。

“外界传闻,你背后有专门的写手团队……”再说出这句话,众人都听得出来记者的底气不足。

楚静宁轻笑了一声,眉眼柔和,眼神却很沉静,“不过是坊间传闻,不足为信。我所著的几本小说,一字一句皆是出自我的手笔,绝无半点虚假。如果你们怀疑的话,大可以去找出来那些所谓的写手团队,只要是做出的事情,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点痕迹。我不怕你们去查,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

开头的两个问题,都被楚静宁一一化解,在座的记者也看出来楚静宁虽然不常在公众面前露面,可是却并不畏怯,反而落落大方,看上去无比坦然,让人难以将外界传闻中作风不正心机颇深的大小姐联系在一起。

出师不利,接下来提问的几位记者都有意识的收敛自己的气势,不再咄咄逼人,反而带了几分忐忑,“关于你整容一事还有与家中不和的传闻,有什么说明的吗?”

“对于书迷的抵制和谩骂你有什么看法?”

“据说你之前原本有一本新书要发行,但是因为外界的传闻而搁置了,什么时候会重新发行?”

接二连三的问题,似乎并没有搅乱楚静宁的心绪,只有一直坐在她身边的钟臣南才能察觉到她眼里一闪而过的冰冷。

她对着底下的记者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安静下来,而后才开始回到问题:“我确实整容了,不过整容原因并不是想要改头换面回国报复家人。我十八岁那年发生一场重大车祸,面部毁容十分严重加上当时的创伤心理,我得了抑郁症,是以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我曾在访谈节目中说过,出国是因为一次意外,指的就是那场车祸。”

提问的记者霍地起身,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在楚静宁平静无波的眼神中,默默坐了回去。

楚静宁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讽意,“至于我和家人不和,其实只是大家所求不同而已。我出国五年,前两年基本上都在治病和修养,整容手术也是在身体情况有所好转的时候进行的,刚换了一张脸的时候,其实我自己都觉得很陌生。至于外界所言我是为了美貌而整容,如果可以,我很想变回以前的样子。”

她抬起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颊,笑容变得苦涩起来,“可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奢望。”

她像是一个旁观者,冷静的诉说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可是钟臣南却忍不住拿起了话筒,这是他在记者会上说的第一句话,却让底下的大部分记者都无地自容:“如果你们真的想要知道真相的话,不妨认认真真的去查一查阿宁的过往,她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她比大多数的人都要善良,一个善良的人,就活该受到所有人的质疑吗?”

记者会上,出现了第一次的冷场。

钟臣南的眼睛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楚静宁身上,不动声色的握着了她的手,他什么也没说,可是楚静宁却在他眼中看到了支持,温柔,怜惜,和爱护。

她笑着拿起话筒,打破了会场里的沉默:“该说的话我已经都说了,至于那本未发行的新书,我并不准备让它面世了。并不是心虚,只是因为,我会彻底退出小说界。”

她这话一出,底下就出现了不小的躁动声,甚至有急性子的记者大声问道是否是因为受到书迷的谩骂和抵制而心灰意冷。

“心灰意冷?”楚静宁笑着摇了摇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他们的谩骂和抵制,我看到了,说不难过是自欺欺人。但是,却不至于心灰意冷。真正让我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因为写作已经不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在我曾经对人生绝望的时候,写作是我人生道路上唯一的目标,我仍旧热爱写作,以后也会写小说,但是,却不会再对文坛投入一字一句了。”

这恐怕是有史以来冷场次数最多的一次记者会,不管在座的记者是抱着什么样的意图出现在这里,此刻他们的心情却出乎意料的相似,既有对真相的怀疑,也有对楚静宁的惋惜,甚至还有对她的欣赏,总而言之是很矛盾负责的心情。

“我很感谢那些爱护我的人,也希望他们能够用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今天,很感谢你们的到来。”楚静宁站起身来,对着台下深深一鞠躬,不论他们是敌是友,这一刻她只是将这些人当作了听众。

说完,她起身就往后台走去,纪云深紧跟在她身后,在场的记者还沉浸在她退出小说界的消息中,一时间竟然没有人出声挽留。

等到他们回过神来,台上只剩下钟臣南几人。

记者们一脸茫然,不知这场记者会进行到现在,他们到底是该走还是该留。

发言席上,舟山看了钟臣南一眼,徐徐开口:“众所周知,我现在导演的《别相信他》这部剧,是改编自善的小说。在确定合作后,我和善在周瑾的引荐下有过几次接触,她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惊才艳艳之评,当之无愧。我甚至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和善多几次合作机会,将更出色的影视作品呈现给大家。”

舟山导演的地位在娱乐圈毋庸置疑,有了他的这一番话,基本上没有谁还会怀疑楚静宁写作的虚假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