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有求
女儿和女婿上门来拜年,王母和王父自然开心,但聊了几句后,王母就发现了一些不对劲,尽管女儿谈笑自若似乎与往日没什么异样,但作为一个母亲,她还是敏锐地察觉到女儿笑容里那一丝丝隐藏的酸涩,心里就忍不住有些担忧。
随意找了个借口,王母带着女儿回到了楼上,一关上房门,她脸上的笑容就淡了,担忧地看着王静姝,小心翼翼地问道:“大过年的,你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和臣远闹别扭了吗?”
原来伤心是藏不住的吗?王静姝下意识地摸了自己的脸一下,对着王母勉强笑了一下,“没有,臣远对我很好。”
王母看她那强颜欢笑的样子,哪里会信她的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有些艰难地开口:“是不是孩子的事情……”
看着女儿一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王母止住话头,默默把剩下的话吞咽回去,孩子的事情就是女儿心头的一根刺,这些年下来,也渐渐成了王母心头的一根刺。
本来吧,女儿和女婿两情相悦,王家虽然比不上钟家但也是底蕴深厚的人家,这样的门当户对又情投意合的婚事说是天作之合也不为过,王母日盼夜盼,就等着女儿怀孕让她过过含饴弄孙的生活。可问题偏偏就出在这个孕字上头,结婚六年,小夫妻生活也恩爱美满,可女儿的肚子就是寂然不动,传不出半点消息。
王母一开始还帮着求医问药,但到医院一检查,女儿和女婿的身体都很健康,有人就劝她啊这是缘分没到,急不得。她心想也是,结果这么一等,就等了六年,现在她连孩子两个字都不敢在女儿面前提,生怕惹她伤心。
送走女儿和女婿,王母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长吁短叹了两声,竟是抹起了眼泪。
“大过年的,你这是干什么,哭什么?”王父一看老伴好端端地竟然就哭了,心里着急,一时没注意语气,话也说得急了些,听在王母耳朵里就跟训斥一样,她的眼泪掉的更凶了,语气哽咽道:“你看我现在人老珠黄了,就开始嫌弃我了是吧?王白山,你还有没有良心了?”
王父哭笑不得地看着王母,从桌上抽了纸巾动作轻缓地替她擦去脸上的泪水,放缓声音:“你呀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这不就是看你哭了,心里着急说话才急了点嘛。都老夫老妻了,你还不知道我吗?”
“知道也没用,你这急脾气就不能改改。”王母小声嘟囔道,伸手夺过王父手里的纸巾,在脸上乱抹一通,弄得眼睛鼻子周围都是红红的,看上去有些狼狈又有些好笑。
王父眼神柔和地看着她,等到她情绪平复下来,才开口问她哭的原因。一说起这个,王母就止不住叹气,说到后来,想起女儿那落寞的神色,悲从中来,又忍不住掉眼泪了。
若是其他事情惹了老伴伤怀,王父还能想方设法解决,可这孩子一事,就是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无能为力啊,想想女儿心里因为孩子的事情指不定多么煎熬回到家里还要强颜欢笑,王父这心里别说多难受了,他伸手拍了拍王母的手背,安慰道:“静姝是个有福气的,该有的以后都会有的。”
“但愿如此吧。”王母反手握住王父的手,看着他笃定的神色,心里安定了不少。
与此同时,楚家小书房里,楚静宁垂着眼,手指摩挲着茶杯的边沿,看不出在想什么。
赵晗神色不安地坐在她对面,张口欲言,却又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端起杯子喝茶,借以掩饰紧张的情绪。
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会有上楚家拜年的一天,原以为楚静宁已经彻底远离了她和顾宇的生活,哪怕她知道顾宇心中对楚静宁始终念念不忘,也可以安慰自己不要和一个不知所踪的人计较。
可是,楚静宁回来了,哪怕是以全新的身份抛弃了楚家给予她的光环,却仍旧耀眼的让人移不开眼光,大名鼎鼎的作家善啊,那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她苦笑一声,终于还是开口打破了这难堪的沉默:“静宁,你知道我有多羡慕你吗?”
楚静宁摩挲着杯口的手指一顿,似有若无地叹了一口气,抬眼看向赵晗,她的眼神柔和,眼角温柔地上挑,那样熟悉的笑容几乎让赵晗生出一种错觉,似乎他们之间并没有横亘着无法逾越的五年,他们还是以前的荣川三剑客,谁也不曾离开过。
“赵晗,你羡慕我什么呢?羡慕我满身孤寂,还是羡慕我身陷牢笼寸步难行?”
赵晗一愣,讷讷出声:“你是楚家的大小姐,怎么会……”
楚静宁闻言笑起来,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笑着笑着她的声音慢慢低下去,眼底似有浪潮翻腾,却被她竭力压了下去,赵晗看着她似哭似笑的模样,一时间竟然不敢出声,原本她对楚静宁所言的身陷牢笼不以为意,此刻却有些想要去相信。
过了许久,楚静宁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无措的赵晗,心里暗叹了一口气,“你今天过来想要我做些什么?”
无事不登三宝殿,没想到有一天这句话竟然用在了赵晗身上,人生真是处处充满讽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