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生疏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正巧刚好的事情,不过是有心人用来掩藏心思的说法罢了。自从楚静宁向周伯提出替她准备学习插花的物品后,送到楚家的品种各异的花枝就没断过一天。
晚宴之后,小姐对楚昭少爷的态度就急转直下,周伯再也没见过姐弟俩像以前一样虽然别扭却很温馨的相处模式,他虽然老了,要带着老花眼镜才能看清楚这个世界,可他的心啊,还亮堂着呢,楚昭少爷对小姐的感情,恐怕比起同胞姐弟也不遑多让。
眼见着楚昭一日比一日沉默,周伯早就打定主意要做些什么,就算今日纪先生不来,他也是要敲响小姐的门的,说说花卉的颜色喜人建议她下楼走走,哪怕那样的行为过于刻意会引起小姐的怀疑他也无暇顾及了。
巧的是,纪先生来了。周伯体贴地送上姜茶,随意地提了一句今日的花卉不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楚静宁不疑有他,把杯子放回托盘上,对周伯笑了笑:“才练了不久就荒废了这么多天,也不知道手艺有没有生疏。”
原本还想着年前能把插花学好,结果这几日她一头钻进新书的创作中,若非今日周伯提了一句,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她才会想起这事。
这样想着,楚静宁不由有些失落,她站起身习惯性地把手插回兜里,朝着以往练习插花的小厅走去。
周伯单手托着托盘走在楚静宁身侧,开口安慰道:“熟能生巧,小姐多花时间练习,手艺就回来了。”
“您说得对,有付出才有回报。”楚静宁轻轻叹了一声,看似寻常的话,却因为她脸上一闪而过的怅惘而变得意味深长。
插花,要付出时间才会收获好手艺。那人呢?付出一颗真心就一定会收获一颗真心吗?
周伯垂下眼,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
几日不练习,别说手艺,就连对色彩搭配的把握都有些生涩起来,直到楚昭来小厅喊她去吃饭,楚静宁也不过堪堪选好了要用到的花枝。
她的脸上不曾露出一丝惊讶,也不曾开口问为何来的人是他。她只是动作轻柔地将手里捧着的花枝放下,转身去洗了个手,就一言不发地走在他身侧,楚昭偏过头去看她,抿了抿唇,想要说点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他只能在心里希望这段路程长一点,最好永远走不到终点。然而,终点不过转了个弯就已经到达,属于他的这段独处时光,短暂得令人不忍回想,只因怕想起时的那份心酸,自己无力抵挡。
楚稷下首空出的两个座位,是他们两人的,往日楚静宁都是选择坐在中间,因为这个位置在很漫长的一段时光里都是属于她的,但今天她忽然心血来潮地坐到了最末的那个座位。
楚昭的脚步顿了一下,然后停在了楚静宁的身旁,她微垂着眼淡然如常,他的心脏却因为她莫名的举动忘记了跳动的规律。
见楚昭傻愣愣地站在那边,楚老爷子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声音听上去已经有些不悦:“坐下吃饭。”
楚昭回过神来,歉意地笑了笑:“抱歉,让爷爷久等了。”说着镇定自若地在楚静宁和楚稷之间坐下,谁也没看到的地方,他的左手紧紧握成拳头,又缓缓松开,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才终于不再颤抖。
饭桌上一如既往的沉闷,偶尔能听到筷子轻轻敲过碗沿发出的清脆声响。用了小半碗饭,楚静宁就放下了筷子,随着她的动作,楚老爷子也放下了筷子,他的目光直直地落在楚静宁身上,抬起左手掩在唇边咳了两声,楚静宁知道那是他在斟酌如何开口时的习惯。
猜到楚老爷子要说的事情与自己有关,楚静宁原本挺直的腰板也微微放松下来,她重新拿起筷子,夹了一片藕片慢条斯理地吃着。
楚昭借着夹菜的空档不着痕迹地往楚老爷子那瞥了一眼,见他眉头紧锁眼神沉沉,心里就忍不住为楚静宁担忧,筷子在碗里来来回回拨拉了好几次,却没夹起一粒米送到嘴边。
比起楚昭,作为当事人的楚静宁则表现得淡定非常,吃完一片藕片的时候,她特意停顿了几秒,见楚老爷子似乎没有开口的打算,就重新夹起了一片藕片。
“小年二十八的晚上,我打算和关系亲近的几家聚聚,你们也一起去,一家人都去。”楚老爷子终于开口了,说到一家人的时候,视线若有若无地扫过楚静宁,他总觉得,这个孙女不会轻易让他顺心。
不怪他这样想,就连楚稷听了他的话,第一反应也是转眼去看楚静宁,随着他的动作,楚云苓和容珍也不约而同放下了筷子,不管是有意无意的,同时被五个人十只眼睛盯着,楚静宁心里再淡定,脸色也有些不自然起来。
她轻轻舒了口气,有些可惜地放下筷子,抬眼看了看楚稷,又把目光转到楚老爷子身上,想到自己竟能让他们如此费尽心机,她的声音里就忍不住带了几分笑意:“您的安排,当然是一家人都会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