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探班 - 苍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探班 >

第41章

“当然喜欢小辞。”

“哥哥一直都喜欢小辞。”

和先前与助理打电话时截然不同。叶垠先刻意放缓了语气,给出了两个肯定的答案,然后才开口询问身后抱着自己的人:“为什么会突然那么问?”

叶垠会不知道他那么问原因吗?云辞这么问自己。

答案几乎是不用经过思索就能得到的。

——叶垠只是在佯装不知道而已。

包括现在他为什么会站在阳台,为什么会用手环着叶垠的腰,为什么会在叶垠挂断电话后问出那句关于喜不喜欢的话。

他暗示的很明显。叶垠不傻,叶垠足够的聪明,对一切都游刃有余,能力很强足够让他仰慕,叶垠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叶垠还想让他怎么做呢?他已经坦白了心绪,把所有的一切都呈现出来,就差捅破那张纸了。

如果叶垠对这一切反感,那为什么不干脆地直接和他说:这是违背常理的、是不可以的、这样的情感是错误的。

就像他选择走艺术路线想进娱乐圈一样,当他开始行动,就已经意味着他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他会接受未来的一切,那是他自己选择的。

在没有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没有考虑到最坏的情况之前他是不会往前走的。他不脆弱,无论怎样都可以直接告诉他。

为什么偏偏要像现在这样,不拒绝不回应,让达摩克利斯剑长时间悬在他的头顶?

难道叶垠认为,就这么一直装作不知情,对刚刚的事情闭口不提,沉默地维持现在的关系一直下去,这才算是他们之间的[好剧情][好结局]吗?

要让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和另外一个陌生的人再相识相爱,或者联姻,这才是最合适的方式吗?

察觉到叶垠转身的意图,云辞松开了环在叶垠腰上的手。

叶垠温热的手掌落在头顶,指尖顺着发丝末端抚到发尖。过去这样的动作总会让他感觉到安心和安全感,现在内心的空洞已经被扩大,仅仅是这细微的感觉已经没什么作用了。它甚至极快地被吞噬,消失不见。

刚刚叶垠一连说了两个“喜欢”。但那两个喜欢,都不是他问的他想要的那个“喜欢”。

叶垠明明都知道。叶垠就是不给他不回应,不给他答案,不把这段关系彻底摊开或扯断。

他知道这是什么,影视作品里为了让主角之间的关系更有可看性而经常出现类似的戏剧性拉扯,“渔人甩钩”在此刻似乎都成为了具象化。

“戏剧性拉扯”这样的情节只有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才会觉得有意思。

“我喜欢你,叶垠。”

云辞干脆将最后一张纸也捅开。

他该硬气、远离、破局,从塘里跃出去。他不该陷在别人的规则里,他要自己主导着游戏。

男人温声回应:“我也喜欢小辞。”

“……”

和之前的回答没什么区别,得到的仍然是他此刻不想听到的。顷刻间云辞有一种积攒了全身的力气却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无力感。

叶垠的手从云辞头顶收了回去,云辞往后退了一步,躲开叶垠接下来的触碰。

叶垠原本想捏捏小孩儿垮下去脸的手落了空,僵在半空。

云辞:“我去洗漱了。”

上一秒还黏糊糊贴着自己的人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一眼也没看他就转身离开了阳台。

叶垠站在原地,过了三五秒才将手放下。

晚间刮过的风带来一阵凉意,也带走了最后一丝栀子花的香气。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

一个有责任感,拥有决策权的年长者角色,是不可能凭着自己的心就肆意妄为地去做决定。

面对其他人不一定。但面对云辞,他若没有责任感不可能把小孩儿养那么大。他需要对他的行为负责,他需要对云辞负责。

并不是故意钓着云辞不给回应,是他要考虑更多,太多。

24岁和19岁不一样,云辞太年轻,刚从那个一年到头社交就只有班里学校里同学的地方出来,见过的人太少。

若早早把人圈在身边,像关小鸟一样地圈在笼子里,那思维活络的年轻灵魂会越来越渴望外界任何新奇有趣的事物,到时候不用花多少功夫仅是简单的引诱就能把人骗走。

更别提还有一种可能是云辞再长大些思维再成熟些,在某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他的产生的情感不过是[亲情]的变体,不是喜欢,更不是[爱情]。

不是所有东西都有容错,错误的引导影响的不止是一个人。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不想云辞在有一天恨他入骨。

商人从不做不利于自己的事。

一切都还太早。

那夜过后云辞没有刻意避开叶垠,仍和过去那样相处,只是再也没有了超出正常兄弟界限言语和动作。

云辞期末考试正常发挥,拿了组内高分,没能获得奖学金。

失落了两天,又用“国影内人才济济,自小就在演戏的人不在少数,想和已经在赛道内跑出去一截的人竞争难度极高打不过人之常情”这个理由把自己哄好了。

叶垠得知这件事也没问云辞想要那几千块钱干什么,只是默默把小孩儿生活费加了个零转账过去。

哥不语,只是一味的打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