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欧冶子的铸剑池?
李言其为什么看到“铸剑池”三个字这么激动?
因为李言其想到了流传在镇里的一个传说。李言其所在的镇叫打铁镇。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铸剑大师欧冶子,曾经在这里开炉打铁铸剑而得名。
但是并没有人在打铁镇发现,有欧冶子铸剑的一点遗迹。
公认的镇志记载,据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6年)《重建打铁城碑记》载:“遵市铁冶始创自中唐历经宋元至今”。
相传,它晚于玉田,早于遵市,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打铁城内东北角仍存有一座体积达45万立方米的焦子山。
现在,在小田峪的山洞发现铸剑池,还是用鸟篆书写的字体。
这是不是说,欧冶子真的在这里铸剑?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如果这里真的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那自己的想法成功率可就大了啊。
压抑住激动的心情,李言其决定把这里先搞明白再说。
于是,李言其仔细的研究起来,这里有一扇门不会有错了。
但是这道门应该怎么打开,却难住了李言其。
李言其想过用刻刀把这道门整体切割开,但是想到自己的长久计划,就打消了这个破坏性的主意。
否则到时候,文物部门也会追究自己的责任的,虽然他们不一定觉得李言其是破坏者,但是终归影响了这个,也许有两千年的文物的完整性。
既然不能破坏性打开,那就要仔细的研究下这个门怎么打开了。
李言其相信,当初如果真是欧冶子住在这里的话,那么一定是走门的。
所以,李言其开始拿出刻刀,把整面墙壁的苔藓,都轻轻的刮掉了。
当苔藓都刮掉,露出了本来的墙壁的时候,果然发现了异常。
在鸟篆铸剑池三个字的正下方,有一个高170左右,宽120左右的门。
因为在门缝的位置,苔藓并没有被刮掉,所以就露出了门。
拿着手电筒,沿着门缝的位置查看了一圈,李言其不由得感叹。
“这扇门做的这么严丝合缝,不愧是欧冶子。”
李言其拿着手电筒仔细的看了一圈,都没有发现墙壁或者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难道是直接推的?门被腐蚀黏住了?”
精神亢奋劲过去的李言其,也有些疲惫了,索性直接就坐下歇会。
很自然的,李言其身体后仰,用双手撑住了身体。
抬头看着壁顶。
忽然间,李言其感觉右手按得地面,好像有些不一样。
赶忙起身拿起手电,对着自己手按下的地方查看。
一照之下发现,自己手按的地方,尘土被带起,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的是。
整个地面都是石头的,唯独这一块是沙土和灰尘。
李言其赶忙的动手清理一下沙尘。
随着清理,一把小剑形状的凹陷,出现在了李言其视线中。
钥匙?
机关?
不是吧?
难道真有这种东西?
不是电视上演起来骗人的么?
这些疑惑,一一出现在李言其的脑海中。
看着清晰的凹陷地面,李言其的大脑有些宕机了。
可能是电视电影中所描述的机关,清晰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怎么办?
尝试打开机关?
万一也跟电视里演的一样,飞出来很多暗器啥的怎么办?
自己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一连串的思考,也没能抵挡住李言其的好奇心。
所以,李言其决定,尝试打开机关。
不出意外,这个剑型的凹陷,应该就是打开这扇门的机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