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第二百七十五章出身卑贱
第6卷第二百七十五章出身卑贱
裴昭时读书累了便觉无聊,见那只小麻雀一瘸一拐地走来走去,便向崔瑾瑜寻了一根细绳子拴在腿上,在院子里遛起麻雀来。
崔瑾瑜见了忙去阻止,“公子快把这绳子解开吧,不要被你母亲看见了。”
裴昭时道,“崔姑姑,我只是想帮它走路。”
崔瑾瑜温蔼道,“它受了伤,你母亲要养好它,将它放出宫去。这是你母亲的希望,你千万不要在这件事上让她伤心。”
裴昭时闻言,虽不知到底为什么一只麻雀便成了“母亲的希望”,但为了不使母亲伤心,赶紧便解了绳子,将麻雀放了开来。
他毕竟是个小孩子,总在朱雀殿里便待得发闷。
若见不到伯嬴,他便拉着姜姒去见许之洐,“母亲带我去见陛下吧,我进宫那日,陛下说他很喜欢昭时,让昭时常来宫里走动。”
姜姒不忍拒绝,但想着有裴昭时在,许之洐总不会轻易斥责,便牵着裴昭时的小手往甘泉宫去了。
甘泉宫殿门开着,周叔离与两个黄门侍郎在廊下立着。
周叔离轻声道,“婕妤稍侯,微臣这就去禀告陛下。”
姜姒笑着谢过,周叔离转过身去尚未往殿里走,裴昭时等不及,有心要给许之洐一个惊喜,故而拉着姜姒的手先周叔离一步跑进了殿。
众人拦不叠,姜姒慌忙去拽裴昭时,但此时人已经在殿中了。
好在许之洐并不在正殿,唐突进来终是不妥,姜姒握住裴昭时的小手正要退出去,屏风后却隐隐传来温和的对话声。
“陛下给他赐个名字吧。”
“便叫秉德。”
那女子笑道,“‘济济多士,秉文之德’,这名字极好!”
姜姒笑笑,的确是个好名字。
永宁二年除夕夜,许之洐踏雪而来,问她,“你可想好了孩子的名字?我一直在想,也一直在挑选。”
他说着便自怀中取出一卷锦帛来,“你看,我最满意的是这三个,但却拿不准你喜欢哪个。阿姎,你来选一个。”
那锦帛之上书着许昭时、许秉德、许牧云三个名字。是许之洐亲笔,一笔一画都苍劲有力。
姜姒还记得许之洐的话,取名秉德,是愿他将来为人秉正,尊德乐道,受子民爱戴。
那一夜烟花彻夜燃放,整个蓟州城喜气洋洋。
他定然是喜欢这几个名字的。
这三个名字,如今还剩下“牧云”。姜姒心里想,也许伏良人的孩子便会取“牧云”二字罢。
她携着裴昭时默默往外退去,猛不丁又听见一句,“你出自高门,又知书识礼,将来孩子出世,必能教养得很好。”
那女子便道,“浓儿不才,还要陛下多多费心才是。”
那低沉的声音温和笑起,“宽心养胎。”
姜姒心里一酸,沈襄浓是高门贵女出身,知书识礼,又在兵临城下之际大开城门,因而方才两人对话之间,颇受许之洐敬重。
反观自己,出身卑贱,又不识礼数,他从第一回见她便不曾敬重过,甚至羞辱她“状若女昌妇”。细想其后这几年,他何时又真正地尊重过她一分一毫呢?
没有。
没有。
没有。
他原是知道如何尊重女子的,他尊重沈襄浓,也尊重伏良人,他只是不愿意去尊重她而已。
他对她的看轻,是刻在骨子里的,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姜姒心里好似有最后一堵堤坝矮墙溃然倒塌,随后便是滔天的洪水决堤溃出,把那堵原本并不坚实的堤坝、矮墙冲得个干干净净,片瓦不剩。
她赶紧牵着裴昭时仓皇退出了甘泉宫,周叔离问道,“婕妤与昭时公子这便要走了吗?”
姜姒笑道,“先走了,只是要拜托周侍中,不要告诉陛下我们来过,拜托您了!”
周侍中怔然,忙拱手道,“婕妤放心。”
姜姒喘息急促,她忍着泪抱起裴昭时仓皇往台阶下逃去。
裴昭时小心地望着他的母亲,奶声奶气道,“母亲,你的脸色好吓人。”
姜姒忙冲他笑,“对不起,母亲吓到你了吗?”
裴昭时擡起小手擦去她的泪,“母亲脸色苍白,昭时担心母亲。”
姜姒靠紧他的小脸,声音哽咽着,“昭时,你会永远陪着母亲吗?”
裴昭时用力地点头,“昭时会永远陪着母亲,祖父祖母、伯父、良嬢嬢、姑母姑父,还有弟弟妹妹也都会永远陪着母亲。”
姜姒破颜一笑,是,她有那么多人陪着呢。
即便不在一处,但心里也都有她呢。
她不该多想什么,她该高兴,这几年过去,依然有人愿意陪着她。
若是裴成君也在,他必然也愿意陪着自己。
她不该再去肖想不该去肖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