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第三百三十六章“伯嬴永远为姑娘留灯” - 笼中雀她渣了疯批皇帝 - 探花大人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7卷第三百三十六章“伯嬴永远为姑娘留灯”

第7卷第三百三十六章“伯嬴永远为姑娘留灯”

姜姒知道他是在宽慰她罢了。

她被天子厌弃,先罚至永巷劳役,后又被褫夺封号,如今颈间这铁圈锁着,昭示着自己的奴隶身份,又怎会是伯嬴一句“旧主”“怎会低贱”便能躲过这宫里的闲话。

永巷是未央宫最低等的地方,那里汇聚着未央宫最低等的宫人婢子,他们素日承受着繁重的劳役,但因为无诏令不得出,这里又自成一片江湖。

若是有人比他们还要低贱,他们便要翻身做起主人,用比他们自己所受的加倍去对待比他们更低贱的人。

他们是无事也要生出三尺浪的人,若是这后宫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保准要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狠狠地说上一阵子。

但若能留在禁卫营,留在伯嬴身边,实在是最好不过了。

待到入夜,电闪雷鸣,听得人心里发慌,眼看又要下起雨来。

这时候禁卫军也大多回了营,不久有脚步声疾疾逼近营房,继而是大力敲门声,“郎中令!急报!”

伯嬴忙趿着鞋去开门,问道,“何事?”

“北宫被天雷劈了,已经失火了!”

“可有贵人受伤?”

“只怕是太后娘娘那边出了事。”

“急召禁卫军前往北宫!”

话音但落,他已进了营房去穿银甲,见姜姒正在望着自己,神色忙缓和下来,“禁卫营很安全,不会有事。你把门拴上,先睡一会儿,我很快就回来了。”

姜姒对他一笑。

伯嬴亦是一笑,穿好了银甲正要出去,忽又转身回到姜姒跟前,自怀中取出一块佛牌来,戴在她颈上,“在兴国寺求来的,高僧开过光,什么都不必怕。”

姜姒将佛牌摊在手心,垂眸细看,慈悲的菩萨悲悯地望着她,她心里又温暖又踏实,仰头冲他笑了。

他不由地亦是笑起来,又温声叮嘱了一句,“留着灯。”

这才匆匆走了。

留着灯,她便不再惧怕黑暗。

姜姒把烛台置在案上,裹着棉被望着曳动的烛光出神。

她颈上如今戴着两样东西。

一样是铁项圈,一样是佛牌。

项圈使她卑贱到泥土里。

佛牌使她不再惧怕一切妖魔鬼怪。

她婉转一叹,随即释怀。

她要等着伯嬴回来。

等他回来,为他开门。

天雷轰隆隆在头顶炸开,刺目惊心的闪电在半空乱如狂箭。

初时淅沥萧飒,不久奔腾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这烛光被灌进房内的凉风吹得猛然一晃,姜姒等得心焦。

风驱急雨,云压轻雷。

直到后半夜才响起敲门声,“姑娘,是我。”

姜姒赶忙起身开门,见伯嬴浑身早便被雨淋透了,忙取来帕子和薄毯递去。

伯嬴擦了脸,在雨里太久,他大概也受了凉,连连打着喷嚏。

她惦记着还在北宫的白芙,便问道,“姐姐还好吗?”

他轻声道,“没有人受伤,只是太后连同白芙与宴清清那几间殿全烧毁了,只能先回桂宫暂住。”

实在是巧。

烧毁的竟偏偏是那几间大殿。

姜姒从炉子上取了热水来,“暖暖身子吧。”

伯嬴饮下热水,怕姜姒再受凉,尚未换下湿衣,便先将她送回榻上,拉起棉被将她裹在里面,这才回了炉子一旁。

解了银甲悬在衣架子上,那银甲滴答滴答地垂下雨来,他的袍子也都湿了个透。

窗外仍是雨急风骤,营房内亦令人瑟瑟发抖。

他本要换下袍子,但想起姜姒正在一旁,他便顿住了,转头朝她看来。

姜姒正跪坐榻上,棉被紧紧裹着身子,只露出个脑袋来,一双好看的眸子在烛火中似星子一般熠熠生着光。

见他回头,她慢慢扯了被子遮住脸,将脑袋藏进被中,藏得严严实实。

竟似个孩童一般。

伯嬴想到她不过年方二十,比他小了整整七岁。若在寻常人家,是应被双亲或夫君好好护在手心里的。

他背过身去,到底是去了银甲后面换上了干净的袍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