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三十年战争01卢浮宫 - 灯塔有朵月亮云 - 洛奥德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41章三十年战争01卢浮宫

第41章三十年战争01卢浮宫

41

后来,塔齐欧被调遣到卢浮宫厨房,给那里的庖官打下手。此前他跟着吕伊纳先生大致学习了这座宫殿的历史与结构,可二天一睡醒就忘得个七七八八。等吕伊纳再问起来,他脑袋里除了暴动和屠杀,就只剩下明晃晃的金。

起初塔齐欧并不理解路易十三为什么要这么安排,甚至一度怀疑国王所说的“需要”,就是要吃自己做的饭。

如果真是这样,他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尽管厨房的工作比在巴西当奴隶累得多。至于莫里斯,塔齐欧每天都能见到他,因为这只人类现在负责给国王传菜。

那段时间,塔齐欧早上不到五点就要起床,帮忙卸货、扫地、擦砧板,将生肉化冻,剪去内脏和多余的脂肪。厨房由十几个小房间构成,每间屋子都像一个独立的世界。从这里沾两手面粉,到那里就会染一身鱼腥。

好在空气总是香的——很自然的食物芬芳,比贵族身上的味道闻着要舒服许多。

只是这里太热了。

人来人往,到处都是柴火和灶炉。塔齐欧一天要在里面待16个小时。忙到深夜,他只能趁着刷盘子或是清理完下水道的工夫顺便冲洗一下自己的头发和四肢。

他的住所紧挨厨房。从外观上看是一扇破旧的木门,挂着一大串生锈的锁链。打开门,靠墙是一张长而窄的胡桃木单人床,床边置有一套佛罗伦萨办公桌椅。还有个占据了足足半面墙的双门展示柜,左边摞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纺织品和刺绣,右边是厚厚的书籍。

每个夜晚,塔齐欧只要一进屋,就能看到桌上堆放的果盘和珠宝。

有那么几天,他会把自己裹在西班牙天鹅绒里阅读《帝制论》。原著是拉丁语,所幸这本书旁边就是拉丁语-法语的对照词典。再后来,他会躺在德里细棉布上一边吃树莓一边朗读龙沙的《致埃莱娜十四行诗》:

在那香桃木的荫影下我将得到安息。

莫里斯每天都会在他这儿待一半个钟头。

塔齐欧借此获悉,原来这只人类不仅负责传菜,偶尔还要跟随其他贵族到国王寝宫,观赏安妮王后如何宠幸路易十三。和自己相比,莫里斯房间更多的是棋牌和乐器。传完菜他就得去陪大臣们下棋,赢了可以领赏钱,输了就要接受皇室专属定制惩罚。

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喜欢披一层达卡薄纱。铺好被子,拉上窗帘,就能演一出珠光宝气的荒诞假面剧。

于是乎,英格兰的斯图尔特伯爵就这么神秘地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在哪儿,就连英王詹姆斯一世和他的宫廷宠臣乔治·维利尔斯也不知道。

这使得莫里斯的朋友或自称是他朋友的人做出种种离奇的猜测。传言说,他最终还是迷恋上了那个诅咒他的女巫并为爱自杀,又有说看到他在码头和一名年轻水手调情……

在伦敦,他的消失人尽皆知,但无人关心。

而在前不久,戴温·伯伊德向乔治勋爵行贿,成功吞并莫里斯名下全部财产。可惜两周后,这位海关署长不幸染上天花。在男仆的建议下,他把对待埃斯梅·弗里曼的方式用到自己身上,试图借高温杀死病毒。

结果是,男仆背叛了他。戴温·伯伊德被他亲手打造的炉子烤熟了。他死后,男仆顺理成章地回到了他的原主人——乔治勋爵身边。

1618年五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塔齐欧和莫里斯接到法兰西国王传召。

“你支持天主教还是新教?”路易十三问莫里斯。

莫里斯稍作考虑:“新教。”

国王看向塔齐欧。

塔齐欧毫不犹豫:“我支持莫里斯。”

他知道路易十三是个不折不扣的罗马天主教徒,莫里斯也知道。既然莫里斯不会迫于对方的国王身份而投其所好,那自己也没什么好怕的。大不了被驱逐出境,这地方他早就不想待了。

然则,这位国王竟一反常态地笑了——

“我支持你们。”

塔齐欧&莫里斯:“?”

这时吕伊纳先生走了过来。

“禀告陛下——”他微微欠身后说,“波西米亚那边传来消息,说昨天一群新教徒闯进王宫,把斐迪南二世的两个钦差从十二竖高的窗台给扔出去了。”

路易十三翘起嘴角,一脸疲态地闭了闭眼。

“是时候了。”

国王平铺开一张羊皮地图在桌上。

“公元前5世纪,罗马作为新成立的一个小国家,先后攻克拉丁同盟、伊特拉斯坎人、意大利半岛南部土著和希腊城邦,”他用食指将罗马、雅典和西顿圈到一起,“最后驱逐前国王暴君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建立罗马共和国。”

塔齐欧举手:“拉丁同盟是什么?”

“古意大利半岛拉丁姆地区约三十个小城所结的同盟。”莫里斯用英语回答他。

路易十三继续说:“在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整顿、三次布匿战争、四次马其顿战争和一场叙利亚战争后,罗马横跨亚、欧、非三洲,成为地中海大国。这时候,有人就坐不住了。前137年,西西里岛爆发大规模奴隶起义——农民对地主、无权者对当权者、骑士派对元老派。三十年后,执政官马略推行募兵制,招揽大批公民加入到他的军队。又过了很多年,同盟者战争爆发。”

“同盟者是……”

莫里斯解释:“以马尔西人为主的反罗马同盟。”

国王点了点头。

“在贵族派的镇压下,马尔西人战败。不久后又爆发斯巴达克斯起义——”

塔齐欧正要开口。

“斯巴达克斯起义是以斯巴达克斯为主要指挥官之一的大规模罗马奴隶起义。”这次莫里斯用法语抢答道,“遗憾的是,这场起义不到两年便以全军覆没告终,两位指挥官也壮烈牺牲。十年后,恺撒和克拉苏、庞培两人暗中结盟共控罗马。后克拉苏死于战争,恺撒在内战中战胜庞培,实行军政独裁。”

国王接过他的话:“可惜报应来得太快。上位短短不到五年,这位统治者就被贵族派的一个阴谋分子给宰了。这下罗马又乱作一团。危急关头,雷必达、安东尼、屋大维三人公开结盟,获得五年罗马统治权。彼时屋大维还不过十九岁。统治期一到,他先是借雷必达兵力消除庞培遗患,又趁势夺取兵权巩固自身在意大利的统治地位。”

塔齐欧抢先问:“那安东尼呢?”

“安东尼原是屋大维的姐夫,”莫里斯笑着说,“在得知小舅子将那些拥护自己的执政官和元老逼到埃及后,他一怒之下就把屋大维的姐姐赶出家门,转头跟埃及女王互生情愫。出于报复,屋大维煽动元老院及公民大会向埃及宣战。见安东尼战势不妙,埃及女王私下会面屋大维,以投降为条件恳求对方饶爱人不死。屋大维同意。随后女王写信给安东尼谎称自己已经自杀,要他向屋大维拱手投降。安东尼看到信后以为王后真的死了,当即拔剑自刎。”

“……然后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