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祠堂(三) - 我在古代当村长 - 孙家小娘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章祠堂(三)

但除了书之外,梁思思还要买纸跟笔,她看向掌柜的身后。纸跟笔都在那里。

掌柜的察觉到梁思思的目光,笑容更加灿烂了:“公子您想要买纸跟笔吗?您买了两本书,我给您便宜一些。”

梁思思用谴责的目光看了眼掌柜的,说道:“这样,你再送我一些纸好了,你看我都买了这么多书了,也没让您打折,这纸送一些不过分吧?”

“大不了我再帮您介绍一些同窗过来,给您宣传一下铺子。”梁思思笑容满面。

掌柜的目瞪口呆,总觉得眼前的人不太像是读书人,这讲价的架势,跟他老娘买东西都差不多了。

掌柜的自己家世代都是开书店的,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这些读书人,对这群人的性子再了解不过了。

虽然人嘛,各种性子都有,但是读书人有一点特别统一,那就是爱面子,无论是贫穷的读书人还是富贵的读书人,都特别看重自己的面子。

因此讲价钱这种事情,他们是做不出来的,别看掌柜的都做了一辈子生意了,但是真没怎么遇到过讲价钱的顾客,因为他的生意面对的人群就是读书人。

这还是第一次碰见讲价的读书人,讲得还如此熟练,让掌柜的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梁思思看掌柜的不说话,还以为人家是不乐意,于是再接再厉:“掌柜的做生意别那么死板嘛,你看我都买了那么多书了,赠几张纸罢了,以后我多来光顾你的生意就成了。”

看梁思思有一股越说越起劲的架势,掌柜的连忙打断他:“成了公子,您也别说了,看您面生,就当是交个朋友。”

说完,从身后拿出一沓纸出来,递给梁思思,虽然不是最好的那种纸,但是对于梁思思来说已经足够。

递的时候还有些肉疼的说道:“您是不清楚,前几年我们收的纸没收好,现在都泛黄了,都没法再卖,只能拿来垫桌脚,现在给您的都是刚进回来的纸,进价可是贵得很呢。”

梁思思完全无视掉掌柜心疼的表情,注意力转移到了刚刚掌柜的所说的泛黄的纸:“您的那种纸,多吗?”

掌柜的一听这话就明白这人又打上他这纸的主意了,顿时就有点后悔,刚才他的抱怨七分是真,三分是假,那些纸他确实没保存好,现在都泛黄了,但是还是能卖的,无非就是便宜些罢了,这世上没钱的读书人多的是,总能找到买的人。

梁思思笑道:“要不我也不要您这好纸了,你那泛黄的纸,都给我算了,反正你也是拿来垫桌脚。”

掌柜的眨眨眼,到底是没有应对这种情况的经验,或者说是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读书人,脸都胀红了,愣是说不出拒绝的话。

毕竟刚刚他还说过那纸他只能用来垫桌脚,现在送给这位公子的纸价格昂贵。

梁思思看这掌柜脸都给憋红了,生出了一丝恻隐之心,到底没再为难他:“成了,我也不要全部了,随便给我拿些就行了,我回家是练字的,这好纸给我是浪费,我看那不好卖的纸给我正好。”

最终掌柜的还是收回了梁思思递回来的新纸,转头去了后边拿出厚厚一摞子已经有些泛黄的纸出来。

“这些纸应该已经够你练许久的字了…”掌柜的看着梁思思,讷讷地说,生怕这人嫌少。

其实刚刚他第一次拿的时候拿的更少,拿到以后都打算出来了,害怕梁思思不满意,转身又拿了一些。

唉…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儿啊?明明这纸是免费赠送的,怎么觉得拿的少了还是他的错了?

梁思思满意的接过纸,目测确实是足够她用很久了。

掌柜的所说的用很久针对读书人而言,哪怕是再俭省的读书人,用纸也会比她用的多,对她来说这些纸只会用的更久。

至于笔,梁思思本来是打算买的,但是因为买书花了太多的钱,再加上她写毛笔字其实不怎么熟练,想想好像家里的木枝子烧烧好像也不是不能用,所以这笔钱还是省下的好。

最后,梁思思抱着自己的书跟纸离开书店,脸上带着心满意足的微笑,店里掌柜的越想越觉得不对头,这人明明只买了几本书,他怎么就昏头赠送了那么多纸?

新纸现在那么贵,这老纸虽然泛黄了,但其实也能卖不少钱呢。

梁思思可不清楚,她走完以后书店掌柜的就后悔了,她买了书又得了免费的纸,今天进城的目的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看时间还早,梁思思去了粮食店那里,她上回买的粮食现在还没有吃完,家里总共也就三个人,梁思思虽然身份是个男子,但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孩子,饭量不大。

冯氏就是个小猫胃,小狼年纪还小吃的也不多。

但在她计划中下一次进城应该就要到他们村子一起种的蔬菜能卖的时候了,所以这次可以再买些粮食。

如今县城里已经有两三家粮食铺子了,估计都是朝廷开的,也用不着排队,但粮食还在限额购买。

梁思思于是又买了十斤粮食。

在寻常时候,这十斤粮食连带着两本书对梁思思来说是不痛不痒的,但是她今天身子不舒服,再加上也没什么紧急的东西要买,梁思思也就不想着买其余的东西了。

于是,梁思思就一只手提着粮食兜,另一只手抱着书纸往城门外走。

心里还记挂着跟杨狗蛋一起去买修建祠堂所需东西的刘全众。

城门口他们村子的人就她一个,梁思思也不觉得有什么,开始找一样在城门口等待的人说话。

因为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县都在安排流民一事,县城里现在还是很热闹的,大多数流民手里都没钱,就算是安置下来了也仍旧是饥一顿饱一顿,当然也有一些跟梁思思一样的意外。

梁思思看起来虽然落魄,但仍旧是个读书人的模样,旁人原本不太敢跟她说话。

但她主动开口了,那彼此之间的交流就会顺畅很多。

其实就是这样,出门靠朋友,他们这种乡下人,也不讲什么身分贵贱,都一起在城门口蹲着了,还能有什么贵贱之别呢?无论大家以前认不认识,但是说了话以后都是朋友了。

梁思思这还是在刘全众身上学到的这技能。

她自我介绍自己是大刘村的村长。

说起了大刘村,那知道的人可不少,毕竟大刘村发达的那几年,有关于大刘村的信息被县城里不知多少人羡慕。

大多数人是看不出在大刘村发达过程中大刘村村民本身的智慧发挥出了多大的作用的,在他们嘴里,大刘村就是那个运气特别好的村子。

一个老汉感叹:“大刘村啊,大刘村可是个好地方,不过你一个娃娃,怎么就成了村长?”

他叫梁思思娃娃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这老汉看起来年纪竟然要比刘全众还要大上一些。

他的疑惑其实也是其他人的疑惑,毕竟梁思思看起来年纪真的不大,但是想要当村长必须要有资历,而资历这东西,通常是要靠年纪熬上去的。

另一个距离大刘村不远的村民倒是清楚个大概,毕竟当初田项明带着梁思思去大刘村,然后梁思思就成了大刘村村长,这件事知道的人也不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