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40章
当中高层最重要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表演能力。职场有时候看似小打小闹,你推我赶,实则是一场盛大的奥斯卡,上层皆是影后。
受老板余总的再三邀请,陈知夏从国企离职出来到好吃水果连锁公司就任运营总监,这家水果公司直营门店有45家,加盟门店有61家,总共106家店面,但是总体运营状况不佳,每年大额亏损,加盟商天天抗议,临近倒闭的边缘。
新入职第一步就是熟悉企业的情况。
陈知夏跟着余总到线下逛门店,入门就闻到一阵香味和腐烂味融合的怪味。门店摆在货架上的水果,要么烂了,要么坏了,苍蝇到处飞,员工看到领导来也懒得动,慢悠悠的爬起来,没力没气的喊了一句:“欢迎光临。”
在门店站了半个小时,一个客人都没有,生意非常惨淡。
如果是去普通的水果店,哪怕水果臭在地上也不足为奇。
而让陈知夏感到诧异的是,这是一家中高端水果品牌,是以优质和创新果品发家的,有自己的水果基地,和农业研究单位联合研发和合作,果品独一无二很有卖点,生产、配送都是很专业。
这样的结果,让人意外。
陈知夏看着货架上的烂葡萄有些不解:“这?……”
余总余光扫到紧紧盯着他仿佛监控的店员,有些迟疑,随后掀开帘子说:“出来外面聊。”
陈知夏尾随着余董走到外面,到了人行道的大树下,余总说:“知夏,你也看到了公司的情况,其实我是想做好吃、健康的水果的,但是底下执行不力,这些年我又主抓新品研发,再回过头的时候,发现管理已经不行了,还没来得及整改,品牌已经上了315。现在客户大面积的流失,进新货没人购买,就一直烂在架子上。这几年,每年亏损上千万贷款顶着,有时候感觉很累,都想关店了,不舍得辛辛苦苦开发的品牌没了,只能继续煎熬着。”
陈知夏也看到了这条新闻,影响挺大的。门店的水果喷药物超标,客户放置在家里一个月都不腐烂,小孩吃了肚子疼,最重要的是缺斤短两,按照目前的局势有点严峻。
余总说的时候,两行泪差点流了出来,仿佛痛苦不堪:“创业这么多年,我始终坚持要做有良知的果品,带领店长、加盟商们坚持做良心水果品牌,坚持做健康好吃的果品,旨在让大家都过上幸福安心的生活。没想到,老天不眷顾好人,灾难总是落在好人的头上。如果我倒了,我无所谓,而是这些加盟商刚投资了点钱,就要关门闭店,还有那么多新任我们的客户吃不到习惯吃的果品,要去吃市场上的毒产品,我每天夜里想起这些事,都感到非常的心疼,我很努力的去拯救,可惜力量微薄。”
随后仰天长长叹息:“这世界上永远事与愿违,好人、善良的人总是难生存哪,如果我生存下来,一定要将这种良知文化宣扬出去。”
听余总说那么多内容,陈知夏几乎是左耳进右耳出。前边说的还可以,有几分动人,说到不关闭企业是担心辜负了加盟商和客户,这就有点夸张了。
这职场的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和他接触不久,陈知夏很难对他人品有个定论,暂且认为他是个好人,友情的安慰:“每个企业都有个难关,渡过去就好了,公司目前只是管理的问题,稍微规范一下,以后,也许能发展到几百家,几千家门店。”
说到几千家。
余总投射到陈知夏的目光越发的温柔。
余总眨眨眼,一脸欣慰的说:“所以说,我相信上天一定不会让善良、有良知的人走投无路的,知夏,我相信你就是老天爷派来的,你一定是公司的救星。”
余总深情款款的看着陈知夏的双眼,仿佛寄托余生的希望:“知夏,请你务必用毕生所能帮帮我,只要我走过这个难关,只要我有一口汤喝,我一定不会让你饿着的。”
陈知夏好想说一句,余总,要不分我点股份,这样我会更放心的努力。
但是这样明显会很煞风景。
做高管,最重要的是合时宜的演戏。余总这样深情、大义,那她不如也深情大义一下。
陈知夏酝酿一番情绪,脸微微的擡起,看着繁盛的树木,仿佛感同身受的难受:“余总,谢谢你对我的支持。听了你的故事,我心里真的很难受,也很有共鸣,才发现,我多次换公司的意义是什么。”
余总看着陈知夏的侧脸,有些琢磨不透这个举动。
接着,陈知夏露出微微的伤感,眼睛泛着若有若无的泪花:“我是农民的孩子,从小就是吃着树皮和地瓜长大的,不管去到哪儿,内心总记得我是乡亲们帮忙拉扯成长的,我热爱这个世界的人和事。我更希望,工作不是一份事业,而是带着大家一起同赴美好未来。作为职业经理人,不仅是打工,肩膀上肩负的是老板的人生,和无数个家庭的生计。以前上班吧,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今天才突然发现,是少了一种激情和热烈以及品质的高贵,我相信来这里挑战,一定让我获得更高的灵魂震撼。”
听到灵魂震撼,余总怔了一下,仔细扫视陈知夏,不过31岁的女孩子,长相稚嫩,却比他能讲场面话。或者是一种牛飞了碰上牛的震撼,眼睛里不由得冒出了丝丝的欣赏。
余总笑了笑,亲切的说:“知夏啊,今天我们也逛了一天的门店了,你心里有什么计划吗,不妨跟我分享分享,我也顺便顺便给你点提点。”
老板不会直接找高管要工作汇报,更倾向于玩情感,只有情感才能节约成本和提高回报率。
别看余总嘴上不谈工作和规矩,实则一直在摸底,想尽办法要点“作业”,就担心找错了职业经理人伤了票子。
陈知夏自然懂他那点小心思,笑了笑:“我这个人很有责任心,有点事搁心里就睡不下。自从我决定来公司以后,每天都在思考怎样能帮公司做好盘子,让大家吃上好吃的水果,过上幸福的生活。做高管,已经不是为了工资了,而是希望造福社会、同事、大众,也造福自己。”
暗示自己品质可靠,老板可以放手让她去做。
随后看向余总,试探的问:“按我的风格,就希望大刀阔斧快速帮公司破开局面,但是,又有顾虑,担心这一帮小孩子适应不了反而闹点脾气,影响工作。但是不快速动手吧,按照目前这个局势,又担心员工吃了上顿没下顿。做高管,实际就是做家长,余总,您认同吗?”
试探一下余总改革公司的决心,再决定要强势管理还是温和管理。好的管理是吻合老板的想法,而不是最好的管理结果。也许,有的老板就不想赚钱呢,反而帮了倒忙。
听说要温和管理,余总喜上眉梢:“唉,知夏,你这个想法非常好,顾全大局非常难得,诶,不瞒你说,公司总部的这些员工呢,都跟了我好多年,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平时还让一起到家里吃饭什么的,就像一家人,突然谈制度,会让人觉得那什么……”
这句话让陈知夏直接知道,余总想要的管理是温和缓慢的推进,不能强势和推之过快。简单几句聊过之后,已经明白,余总就是个唱白脸的角,自己要做好唱黑脸的准备。
像做管理很简单,只要铺上制度执行下去就可以解决,为什么履行这么困难,一个是公司各部门关系错综复杂,执行困难。二个是老板聘用了超出自己管控能力范围的人才,无法聚拢人心,大家都在滥竽充数,花拳绣腿。三是老板管理不力,公司蛀虫太多,执行力欠缺,就算全公司换血,也依然无济于事。
陈知夏为什么选择这个烂摊子。
高管选工作,实际是选择老板,如果老板不够决绝,管理层的万千努力最后只能付诸东流。当高管就像“结婚”,一旦和老板想法不合,就是一地鸡毛。
而成熟的企业,体系成熟,根系错综复杂,即使身为高层也很难存活,也就是“空降兵”。选择管理乱的企业,会很累,也很有挑战,做不好顶多是量力而为,做好了又是轰动的事迹。
最重要的是,经历了房地产的事件,陈知夏不想只为利益而活着,她希望自己是有温度、鲜艳的。应该做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以身作则,带动更多的高管和企业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助力实现,打工人再也不是为了上班而活着,而是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思想和热爱。
而余总所说的良知,和她心有灵犀,不管他说的真假,她愿意为此试一试。
陈知夏意会余总想要工作计划,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黑皮笔记本。
说起来,她也不爱做笔记,但是,做高管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要演得老板喜欢。不是她投机取巧,而是职场这圈子流言蜚语多,无法确保老板的判断力时时刻刻都是正确的。
所以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让老板感受到她工作的仔细认真和负责。当流言蜚语来时,可以昂首挺胸不畏惧。
陈知夏翻开了笔记,里面是非常干净整洁的记录。
多数公司都挂着“细节决定成败的”横幅,不难看出,这就是老板的喜好。看似是展示笔记本,实则是展示自己的认真、仔细,可委以重任的信号。
比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拿捏老板的能力,专业决定了你的管理做得多好,而拿捏能力决定你能说服多少人。
和余总聊天中知道他这个人爱讲大爱之类的场面话,陈知夏默契的说:“余总,我很认可你说的,做事业不是做工作,而是一场慈善,更或者说是爱人的一个过程。所以,我更希望是通过爱、帮助、和成人之美的文化,把大家的心拉到一起做一份事业,一起来完成企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