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 医宗金鉴 - 佚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医宗金鉴 >

第44章

第44章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害。

【注】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人不病者,谓外形不病,而见真藏病脉,其内本已绝,虽生犹死,不过尸居余气耳!故曰:行尸也。余气者,未尽五藏生旺之余气也。若旺气一退,即卒然眩仆不识人而死矣。若良工早察于旺气未退之先而图之,未必无所补也。人病脉不病,谓外形羸瘦似病,其脉自和,以根本尚固,不过谷气不充,名曰:内虚,非行尸可比,虽困无害,胃气复,谷气充,自然安矣。谷神即谷气也。

【集注】方有执曰:周氏云:形体之中,觉见憔悴,精神昏愦,食不忻美,而脉得四时之从,无过不及之偏,是人病脉不病也。形体安和,而脉息乍大乍小,或至或损,弦紧浮滑,沉涩不一,残贼囗和之气,是脉息不与形相应,乃脉病人不病也。

张锡驹曰:谷神乃水谷所化之神,人赖此以资生也。内虚食少,谷气不充,即无谷神矣。故曰无害,若无本然之胃神,安得谓之无害耶!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注】此申上条不知何藏先绝,而详言其证也。肺主皮毛,肺绝汗出不流,故发发也。肺主气,肺绝张口气出,不能复还也,故曰:为肺先绝也。

【集注】成无己曰: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注】身汗如油,液外亡也;喘而不休,气上脱也;水浆不下,胃气绝也;形体不仁,荣卫败也;乍静乍乱,精神散也,此皆命绝之候。由此推之,脉虽浮洪,必然无根,是为真藏孤阳飞越之诊也。

【集注】王肯堂曰:火之将灭也必明,脉来浮洪涌盛,此将去人体之兆也,然又必兼下一、二证,始可断其命绝。

阳反独留,形体如囗熏,直视摇头者,此心绝也。

【注】心绝阴尽,惟阳独留,故身体大热,形如囗熏,从火化也。心藏神,直视,神去也。

头属阳,阳无所根据,故摇头也。

【集注】成无己曰:心脉侠咽系,目直视者,心经绝也。头为诸阳之会,摇头者,阴绝而阳无根也。

唇吻反青,四肢囗习者,此为肝绝也。

【注】唇吻之色当赤而黄,反见青色者,木土相囗也。四肢汗出囗囗不已,此为肝绝也。

【集注】成无己曰: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肝绝则筋脉引急,发于所胜也。

方有执曰:口唇边曰吻。四肢,手足也。囗,汗出貌。习,鸟数飞也。言手足颤摇如鸟之习飞,奋振而不已也。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注】脾之华在唇四白,环口黧黑,其华萎矣!冷汗阴黄,皆脾绝也。

【集注】方有执曰:口为脾之窍,黧黑者,熏黄黑暗,土败之色也。柔汗,俗谓冷汗是也。

张锡驹曰:脾主四白,环口黧黑,土败而水侮也。柔汗者,柔软而腻,脾之真液,黄者脾之真色,真液泄而真色见,故为脾绝也。

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注】肾司二便,溲便遗失,肾绝也,肾藏精与志,狂言直视,精志俱败也。

【集注】方有执曰:溲便,遗溺也。肾司阖辟,阖辟废,故二便皆无禁约也。经曰:肾藏志,狂言者,是失志矣,失志者死。肾主骨,骨之精为瞳子,目反直视者,骨之精不上荣于瞳子,而不能转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