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 医宗金鉴 - 佚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医宗金鉴 >

第143章

第143章

[注]痘当起胀时,忽有小泡夹痘而出渐渐长成,如白果大,毒甚则紫,毒微则赤,皆谓之血泡,此因毒热在肺,传于皮肤,大小不一,须内服凉血解毒汤,外用银针刺破,流出恶血,方保无恙,若不急治,听其自破,恶汁流染痘亦因之赤烂矣,治者宜详记之。

(凉血解毒汤)方见结痂落痂证治。

面部吉凶论

水泡

条文:水泡湿淫克脾经,手足稠密身而轻,内服加味保元剂,外涂胡荽官粉灵。

[注]水泡者,形大皮薄,内含一包清水,盖因湿淫之气侵克脾经,故身面俱少,手足独密,以四肢属脾故也,须服加味保元汤,外出银针刺破,以胡荽酒调官粉涂患处,若延迟不治,变成痒塌,则难救矣。

(加味保元汤)人参猪苓泽泻白术土炒黄耆蜜炙赤茯苓甘草炙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加味保元功最捷,人参猪苓共泽泻,白术黄耆赤茯苓,甘草生姜同一列。

(胡荽酒)胡荽四两切碎黄酒半筋同煎,勿令泄气,候温调官粉,搽敷破处。

面部吉凶论

肉肿疮不肿

条文:疮未起胀肉肿浮,皮光色艳最堪愁,赤艳羌活救苦治,淡红参归大补求,通身尽赤毒热炽,速以归宗及早投。

[注]痘当起胀时,自头及身,渐次同痘浮起,此气领血载,其毒外发也,如头身之肉先肿,皮包赤艳而痘疮不肿,此为毒邪有余,不受正制,宜用羌活救苦汤,若皮包淡红者,乃气血不足,不能拘摄毒气,宜用参归大补汤治之,更有通身皮肤尽赤,此为毒火炽盛,前灼血分,宜用归宗汤。

(羌活救苦汤)蔓荆子羌活牛蒡子炒升麻黄耆川芎连翘去心桔梗白芷防风人中黄引用荷叶水煎服。

(方歌)羌活救昔汤最良,升麻川芎合羌防,牛蒡黄耆白芷翘,蔓荆桔梗人中黄。

(参归大补汤)人参当归黄耆甘草白芷川芎防风紫草茸木香南山查厚朴姜炒桔梗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参归大补最有灵,参耆当归桔川芎,防风白芷木香草,厚朴山查紫草茸。

(归宗汤)方见发热证治。

面部吉凶论

干枯

条文:毒火煎灼伤阴血,痘体干桔少润泽,当归活血加味尝,治若少缓变莫测。

[注]色者,血之华也,血和则滋润光莹,血耗则干燥桔竭,痘之毒火入于血分,轻则焮红,甚则焦紫,治以救血为急,宜当归活血汤主之。

(当归活血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红花紫草黄芩黄连大黄水煎服。

(方歌)加味当归活血汤,痘色干桔服最良,四物红花共紫草,加人芩连生大黄。

面部吉凶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