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第203章
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囗,其末节名曰尾闾,一名囗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俗名尾椿。
若蹲垫壅肿,必连腰胯,内服正骨紫金丹,洗以海桐皮汤,贴万灵膏按、方剂:正骨紫金丹:见颠顶伤海桐皮汤:见两颧骨伤万灵膏:见囟骨伤注:
扶桑骨
篇名:上编外治法分类:头面部扶桑骨,即两额骨旁,近太阳肉内凹处也。
若跌仆损伤,或掀肿,或血出,或青紫坚硬,头疼耳鸣,青痕满面,憎寒恶冷,心中发热,大便干燥,宜内服正骨紫金丹。
如破损者,外以灸熨法定痛,外破者乌龙膏敷之。
按、方剂:正骨紫金丹:见颠顶骨伤灸熨法:见囟骨伤乌龙膏方:见凌云骨伤注:
杉篱
篇名:上编外治法分类:器具释义杉篱者,复逼之器也。量患处之长短阔狭、曲直凸凹之形,以杉木为之,酌其根数,记清次序,不得紊乱,然后于每根两头各钻一孔,以绳联贯之,有似于篱,故名焉。但排列稀疏,不似竹廉之密耳。
用法释义:凡用以围裹于竹帘之外,将所穿之绳结住,再于篱上加绳以缠之,取其坚劲挺直,使骨缝无离绽脱走之患也。
盖骨节转动之处,与骨节甚长之所,易于摇动,若仅用竹廉,恐挺劲之力不足,故必加此以环抱之,则骨缝吻合坚牢矣。
按、方剂:注:
肘骨
篇名:上编外治法分类:四肢部肘骨者,胳膊中节上、下支骨交接处也,俗名鹅鼻骨。
若跌伤,其肘尖向上突出,疼痛不止,汗出战栗。
用手法翻其臂骨,拖肘骨令其合缝。
其斜弯之筋,以手推摩,令其平复。
虽实时能垂能举,仍当以养息为妙。
若壅肿疼痛,宜内服正骨紫金丹,外贴万灵膏。
按、方剂:正骨紫金丹:见颠顶骨伤万灵膏:见囟骨伤注:
足五趾骨
篇名:上编外治法分类:四肢部趾者,足之指也。
名以趾者,所以别于手也,俗名足节。
其节数与手之骨节同。
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努突者,一名核骨,又名覈骨,俗呼为孤拐也。
趾骨受伤,多与跗骨相同,惟奔走急迫,因而受伤者多,治法与跗骨同。
按、方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