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大兵团》(10)
10
谁也没想到,黑风暴会来得这么快。就在于海他们赶到二组的当天下午,大约五点多钟,天地间忽然响过一阵轰鸣,紧跟着,一股黑浪腾起。那轰鸣尤如一颗巨大的爆炸物炸响,旋即腾起滚滚浓烟。当时于海跟副团长刘威刚刚见面,刘威拉着于海上了沙梁子,指着前面一片开阔地说:“我把这儿测了两遍,资料搞得非常详实。”
“为啥要测两遍?”于海不解。
“我感觉这下面有东西。”
“工作可不是感觉出的,有没有东西,你我测了不算,得等地质专家来。”
“我也是这么想,尽可能把一手资料搞详实点,将来对专家也有帮助。”
两个人正谈着,猛就见天地黑压压的,紧跟着就有坦克般的声音响过来。
“不好,黑风暴来了!”于海惊叫了一声。刘威还在愣怔,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天地还一片晴朗,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挂在空中,眨眼,风卷着沙尘,就把世界弄暗了。
“还愣着做甚,快回营地!”于海的声音响过来,就这一闪身的空,两个人便看不清对方。隐隐约约,刘威看见前面有个影子在跑,他拔腿追上去,一个风浪打来,他被重重地击倒。
风扯着沙,沙扯着大地,整个世界在摇晃。
临时宿营地里,此刻乱成一团,帐蓬被掀起,风筝一样卷上了天,战士们的行李、衣物,全都像树叶一样被轻飘飘掠走。提前赶到的于海正指挥几名炊事员往地窝子里抢放仪器,没想,刘威他们临时挖的地窝子根本不叫地窝子,只能算个大一点的坑,于海还在叫唤,风已把那个小小的坑给填平了。没办法,于海只好呼叫着让炊事员把锅掀翻,将几架没带出去的仪器还有资料扣在了锅下。等刘威跌跌撞撞摸回来时,宿营地早没了影,要不是五峰驼围成一个圈,替人遮挡出一片儿藏身的地方,怕是人都全给卷走了。
“怎么办,战士们都在测点上。”刘威是第一次领教黑风暴,这阵儿他心虚了,对着于海耳朵喊。
“还能怎么办,这阵是风头,等风头过去,我们再想办法。”
每喊一句话,嘴里就要灌进一大把沙子,于海强行将刘威压在身底下,示意他别急,看情况风头不会持续太久,这是黑风暴的规律,来得越猛,风头就越短。如果不彻夜地刮,战士们还不会有生命危险。
果然,风暴持续了有半个小时,人还处在惊魂未定中,风势便弱了下来。于海努力睁开眼,瞅了瞅四周,妈哟,四周全变了样,就算战士们全活着,怕也没谁能找到这个地方。
不能等,得抢在第二次风头到来之前,把队伍集中好!
于海站起身,命令炊事班马上点火,这个时候,只有火才能告诉远处的人,营地在这儿。两个随行人员加上三个炊事员,分五个方向,顶着狂风恶沙,想在高地上把火点起来。可这太难,风势虽是弱了,但残风足可以把人的脚步阻挡住,加上五个人怀里全又抱着柴禾,走了没几步,就都被风浪打了回来。
只好先集中放一堆火。
费半天劲,终于将火点起,于海的心才稍稍趋于平定。火借着风势,很快向四周蔓延,沙漠里这时节多的是干柴干草,只要控制着不让火势蔓延得太开,这股火就成了灯塔。趁别人四处拾柴往高里堆火的空,于海跟刘威说:“我估摸着今夜不会有太大的风,我们得做好连夜返回的准备。”
“就怕……”刘威想说什么,说了半句吭住了。于海明白,刘威是怕战士们不能全部回来,这也是他最最担心的。但眼下除了等,别无他法。两个人沉默着,直到风一步步减弱,沙漠渐渐归于平静,两人谁也没再开口。
但心,一个提得比一个紧。
到晚上九点多,营地外面传来声音,于海喊了声:“来了!”就往沙梁子那边跑,刘威跟过去,就看见有战士朝这边走来。
一个,两个,全都土头土脸,好像刚从土里面扒出来,问及刚刚过去的黑风暴,一个个摇头,那脸色,那神情,就像刚从战场上下来,心还沉浸在惨烈中,不敢回味。于海示意刘威,甭再问了,赶快清点人数,看到齐了没?一清点,才到了一半。炊事员早就备好了饭,馕就酸菜,一人一勺粥。吃饭的时候,又有人陆续赶回来,样子更惨,有人被卷出五六里地,有人掉进窟井,有位小战士摔坏了腿,是两位战友轮流着背回来的。到半夜时分,还差四个人没回来,张笑天杜丽丽,还有胖子张双羊跟秀才吴一鹏。
继续等下去,还是先行撤走?政委于海跟副团长刘威意见出现了分歧,于海主张先撤,不能再等了,再拖下去,如果第二次风头再来,整个二组都回不到营地。刘威坚决不同意。“不能丢下他们不管,这不是我们的作风。”
“现在不是讲作风的时候,我们得顾全大局。”于海说。
“这时候不讲作风啥时讲?啥叫顾全大局,难道置自己战友的死活不管,自己逃命就是顾全大局?”刘威说话有点冲,这也是免不了的,毕竟,张笑天他们不回来,他比于海更为焦急。
争来争去,还是形不成一致。这时向导铁木尔大叔说话了,他的意思也是不能再等,现在出发,赶在第二次风头到来之前,队伍应该能平安到达营地。不过,铁木尔大叔说出了一个令于海和刘威都没想到的建议,他留下来,在临时宿营地等二营长。
“这……”于海有点难为情,让向导留下来,他们安全撤走,似乎不是一个军人的作风。“要不你带大家先走,我跟铁木尔大叔留下。”他转向刘威,说。
“要走你走,我不走!”刘威怒恨恨道。他虽是领教了黑风暴的厉害,但,要他把战友弃下,自己安全撤走,他做不到。记得在当营长时,他的步兵营跟国民党一个团干了一天一夜,最后只剩了三个人,受伤的副营长要他撤退,自己掩护,他怒笑着说,你把我当谁了,就是死,我先要先你一步去见阎王!结果,他们又硬拼了三个小时,最后二排长壮烈牺牲,万般无奈中,他还是背着副营长从尸体堆里爬了出来。
“刘威同志,我并不是贪生怕死,我是奉团长命令,安全带同志们回营地。”
“安全?在我刘威的脑子里,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这就是安全!”
“刘威同志,我现在是传达团长的命令,立刻集合第二组,撤回营地!”
“你——”
“你们两个不要再争了,就按我说的办。快撤,要不然,黑风来了谁也走不了。”向导铁木尔大叔也急了,他是真担心,在撤回的路上遇到风暴,后果比留在临时宿营地还糟糕。
“我也不回去,我要留下来陪我阿大。”阿哈尔古丽突然说。几个人尽顾着争了,居然把这位向导姑娘给忘了。
“不行,你得跟我们一起走。”于海转向阿哈尔古丽,说。
“我不会走的,我要等杜丽丽和张双羊回来。”阿哈尔古丽说着,一头钻进黑夜,朝测点方向走去。于海再叫,风把他的话转瞬吞没了。
又起风了,刚刚平静下来的沙漠,转眼又能听到风的吼叫声。
“不能再耽搁了,刘威同志,不为大家的安全着想,你也得替这些资料想想,如果在风中把资料丢失,这一个多月的辛苦全就白费了。”这话一出,刘威沉默了,是啊,资料,这一个多月的努力,不就换来这两箱资料么,如果途中真遇上黑风暴,谁也保证不了资料的安全。
“全体集合!”他终于吼出了一声。
在向导铁木尔大叔的再三恳求下,于海最终还是同意将父女俩留下,其余人全部撤走,这样做,于海一方面是替二组着想,另则,他也坚信铁木尔大叔有对付黑风暴的经验。
谁知,好不容易回到营地,一听他将铁木尔大叔和阿哈尔古丽留在了临时宿营地,罗正雄立刻火了,当着全组人的面,大发脾气道:“你这是严重失职,目前形势有多复杂,难道你不明白?!”政委于海顿觉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是后悔已晚,就在他们踏进营地的那一刻,第二次黑风已卷了过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黑风一点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一连三天,罗正雄他们都被狂野的黑风暴逼在地窝子里,想巴一眼外面的世界都不行。听着外面排山倒海的气势,没有哪张脸不染上沉重。一想二营长他们还在数十公里之外,地窝子里发出的,就不只是叹息了。生和死,有时候竟是这样的纠缠一起,刘威已经发了无数次脾气,政委于海连日来比哑巴还沉默,他疙蹴在地窝子恼头,心情比死了爹娘还沮丧。罗正雄更像是一头疯了的骆驼,三天里没看见他老老实实坐上一刻钟。
一切都是无济于事,这场黑风暴,注定要成为特二团的一次大考验,也是这支队伍走向成熟的一次大洗礼。
黑风中发生的一切,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写着这支队伍的命运,使它最终在兵团建设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
黑风起时,张双羊刚刚测完一个点。这些日子,张双羊的技术越来越熟练,读出的数越来越准确,测量的兴头也越来越高,恨不得整天抱着仪器,在沙漠里跑。惟一令她遗憾的,就是搭档吴一鹏。张双羊发现,吴一鹏其实是个绣花枕头,按她老家的话说,这种男人叫“中看儿”,空有一副外表,加上能言善道一张嘴,真要让他吃点苦,干点事儿,就好像抽他的筋扒他的皮。张双羊最看不起这种男人,长得好看顶啥用,人能一辈子靠长相吃饭?再者,张双羊眼里是没有好看男人的,只有能干的男人。张双羊自小跟哥哥长大,爹死娘嫁人后,哥哥就成了她惟一的依靠,在她心目中,哥哥那样的男人才叫男人。张双羊本不想跟吴一鹏配对儿,但副团长刘威说:“这不是找对象,这是工作,挑什么挑!”张双羊想想也是,但她心里还是赌着气,刘威是把他们当作最次的一对搭配在一起的,按老家话说,叫破萝儿找个破对头。哼,我叫你小看人!张双羊发誓要赶上别人,她最眼热的,是张笑天和杜丽丽。暗中,她将这一对当成了超越的目标。
讨厌的是吴一鹏,你简直想像不出他有多讨厌,太热了不行,风大了不行,连续跑点也不行,总之,他有太多理由,还有太多牢骚,张双羊简直想不通,这样的男人居然也能当兵,还在师部,笑话么。不过她也算狠,吴一鹏怕啥,她就专给他找啥,别的队员早早收工,她不,每天都要熬到天黑。别的队员测中间要休息,仪器手跟尺子手要交流一阵,她也不,从早到晚,不停地吼喊着让吴一鹏跑,不跑死你才怪!一段日子下来,吴一鹏乖了,服了,在她面前老实了。
啥人得啥法儿治!这是张双羊早在老家就学到的本事。
张双羊最近心里烦,不是烦自己,还是吴一鹏。张双羊发现,秀才吴一鹏跟向导阿哈尔古丽,两人经常眉来眼去,收工的路上,别的队员都是仪器手跟尺子手走一起,边走边谈论明天怎么测。吴一鹏一收工,准是跟阿哈尔古丽结伴。阿哈尔古丽也真是,她咋就总能等到吴一鹏呢?还有,好几个夜里,张双羊看见他们在一起,半夜半夜的坐在沙梁子那边,张双羊想把这些情况反映给副团长,又怕副团长骂她多事,不反映她又心里憋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