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立青石碑,皆钝其锋
第213章立青石碑,皆钝其锋
在老夫子叔孙通的屋旁,有一间屋子是用来磨豆腐的。
衡先将自己的衣裳换下来,挂在了一旁的架子上,这是父亲与母亲让人送来的新衣裳,可不能脏了。
而后换上一身粗布衣裳,这才去点炉子。
磨豆腐是一件很费时的事,这一磨多半要忙到夜里,明天一早才能吃上豆腐。
不过,章敬与衡都习惯了睡在豆腐房内,而且这里点着炉子还很暖和。
衡坐在炉子边,吃饱了之后感受着炉子的暖意,又道:“有些时日,没见到老太公了。”
章敬推着石磨道:“频阳公的很年迈了吧。”
“我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多少岁。”衡低声道:“我并不是想回宫里,我更想去看看老太公。”
章敬想了想道:“今晚磨了豆腐,我们一早就去。”
“老夫子不会让我在大雪天出去的。”衡望着漫天的雪花,又一次沉默无言。
炉子还在找着,炉子上的水也在冒着热气,衡就坐在炉子不远处睡着。
屋内热得有些难受了,衡听到了章敬大哥的鼾声。
衡是被热醒的,他打开门吹了会儿外面的冷风这才舒服了不少,身上的汗意也消退了。
不多时章敬也醒了,看着微微发亮的天,天上还飘着雪。
因锅炉房内很暖和,村子里的几条小狗也围了上来,而后它们都窝在炉子边。
章敬提了提精神,望着外面的大雪道:“这雪真大,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衡低声道:“章大哥,我们去频阳吧。”
听小公子这么一说,章敬也颔首道:“好,我陪着公子去。”
忤逆老夫子的告诫是会被惩罚的,衡看着章大哥的神情,看来也不惧怕老夫子的惩罚。
其实老夫子的惩罚不算重,最多就是多磨一些豆腐,就算是不让章大哥吃东西,也可以悄悄给他送一些吃食。
衡知道老夫子从来不会责罚自己,多数时候只会责罚章大哥。
因此,在章大哥受罚的时候,衡就会去帮助他。
两人这么配合已有两年,很默契了。
过了今年,衡就九岁了,他望着漫天的雪心中越发牵挂老太公。
已有两月没见到他老人家了,也没有他老人家的消息,这让衡很不安。
章敬试了试雪的深度,一脚下去小腿都已没入。
大雪还在飘着,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
一少一小两人收拾一番,趁着这里的秦军还在休息,出了敬业县,一路朝着频阳县而去。
守在村口的秦军没有看到小公子与章敬离开。
但在山上的秦军却看到了大雪中的两个身影,而且这两个身影走了一段距离之后,留下了长长的脚印。
叔孙通还在闭目休息着,门外传来了沉闷的话语声,是这里的守备将军在隔着门禀报。
“老夫子,小公子与章敬朝着频阳县去了。”
闻言,叔孙通依旧侧卧着,没有睁眼而是长叹一声道:“远远保护着,由着他们去吧。”
“是。”
明知道拦不住小公子,叔孙通也尽力了,这大雪天出门是很不安全的,但孩子不能一直在保护中。
叔孙通默许了两人离开,但也打算等他们回来之后再责罚。
频阳县以前是栎阳城的城郊,后来几次建设之后,这片城郊有了规模,就成了一个县。
也就是现在的频阳县,王翦得胜归来之后,设频阳封邑,田宅不筑城,拒收赏赐珍器,唯独要了田地与宅邸。
章敬顶着风雪,带着斗笠与蓑衣,身上已有了厚厚一层积雪,整个人都快成雪人了。
也不知走了多久,衡在雪地中蹒跚走着,沿途只能通过四周的屋子才能分辨出道路的所在。
当两人来到频阳县外,见到了不少往来的兵马。
章敬道:“平时,这频阳县有这么多兵马围着吗?”
衡摇着头道:“平时,就算是多一个秦军在老太公面前晃,老太公都会觉得很烦。”
两人回到一处矮坡下,章敬道:“是不是频阳公丢了重要的东西,让军中过来抓人了?”
衡摇头道:“整个频阳县都是老太公的封邑,会有哪路贼人?”
章敬挠了挠头,又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趁着一队巡视的秦军走远,衡带着章敬快步闯入县内,靠近县内的积雪就没有这么深了。
他一边跑一边道:“章大哥,老太公平素不喜有兵马在周遭,平日里没有兵马会去打扰平阳县。”
章敬道:“那是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