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公子高
第233章公子高
李斯注意到皇帝的目光,公子扶苏的政令若执行不力,那都是李斯派出去的人有问题。
嬴政收回了目光,闭目安静地呼吸着,不再言语。
刚吃了午食,先前又喝了药,此刻正在消化,嬴政感受着汤药的苦味因消化而有些返上来,便蹙眉忍受汤药的苦。
始皇帝三十八年,冬。
一队队的秦军进入了楚地,他们先进了彭城。
黑甲的秦军闯入一户人家,将其家中人全部拿下,押往咸阳。
不止如此,其余的秦军以彭城开始,向着楚地的东南方向开始扩散。
在一个风雪天,黑甲的秦军在雪花中,显得格外刺眼。
宋义背着包袱,策马正在往南方跑去。
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刺中马匹的下腹。
战马当即倒地,宋义摔在雪中,他听到后方沉重的战马声,他狼狈地站起身,想要再往远处的山中走,却被秦军围住了。
站在雪中,宋义的口中吐出热气,他望着围着自己的这队秦军,大声道:“要反秦是项梁,不是我!”
这队秦军没有理会他,他们只是按照缉拿的文书办事。
沉重的枷锁落在了宋义的身上,将他押往咸阳。
这样的事不断在楚地上演。
自从殷通的事发,这个包庇反秦之人的郡守被诛杀了全族,甚至连远亲都被波及。
以前还有人扬言要反秦,还自以为傲,还能结交旧六国的名士。
其实他们哪里有胆子反秦,反秦的胆子他们没有,借着反秦的名义混吃混喝结交各路名仕的胆子,倒是很大。
可是现在呢,有了殷通的下场之后,那些人都闭嘴了。
甚至还有这样的人因此被牵连。
殷通被抓之后,田氏三兄弟亦死得很惨。
秦军一路追向吴中,抓捕这一次的首犯项梁。
按照宋义与郑昌等楚国旧贵族之辈的口供,当初为首要反秦的人就是项梁,并且好几次联合各地的义士,声称要反秦复楚的人,就是项梁。
宋义坐在囚车中,他看向同样坐在囚车中的郑昌。
两人的囚车距离很近,而后方还有长长的一队人贩,他苦涩一笑,道:“没想到你我会沦落至此。”
郑昌又大喊道:“要反秦的人是项梁!不是我们!我们只是见了项梁一面,收买殷通的人也是项梁,不是我们!”
这种话,几乎每天都说,秦军根本不会理会。
让宋义心凉的是,要处死他们的文书上,有着楚王的手印,那楚王如今还活着,就住在咸阳城。
说不定楚王负刍还认识他宋义。
宋义苦笑看着乌云压顶的天空,寒风呼啸也没有此刻的心凉。
押送的队伍一直进入了潼关,并且进入关中。
宋义看着热闹非凡的潼关城,这里很热闹,有很多很多的人,还有很多的孩子。
从潼关城前而过,他们都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不知为何,宋义在这个时候哭了,他是真的哭了,眼泪流淌而下。
到现在,此人才真的在懊悔,他哭得有多久,心中的懊悔就有多深,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绝对不会接受项梁的邀请。
并且,他宋义还要将项梁与殷通绑起来,献给秦军。
可万事没有如果,现在他在囚车上,马上就要被杀了。 宋义一哭,郑昌也跟着哭了,后方囚车中的人也跟着哭了。
人都有怕死的时候,当他们还未被押入秦地之前,或许还会硬气几分,但被送入函谷关之后,他们是真的怕了。
当初有很多人愿意与他们共同反秦,豪言壮语与歃血为盟。
但真当秦军来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能跑的全跑了。
咸阳城外,在廷尉冯劫的一声令下,宋义与郑昌的人头落地。
这边的人头刚落地,后方的人就被押了上来。
秦法是无情的,廷尉冯劫对他们的辩解没有丝毫的同情,现在他们说自己与项梁无关,难道他们去见项梁时,不知道项梁要反秦吗?
项梁也没将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逼着他们过去。
当尸首被带走之后,咸阳城外除了多了些血迹,这里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城外,观刑的礼一直捂着双眼,他道:“兄长,那些头还在吗?”
衡道:“不在了。”
礼稍稍挪开指缝,确认兄长没有戏弄他,他才松了一口气。
衡又道:“你要是怕了,你可以不用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