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星辰回廊 - 轮回疗养院 - 大话天庭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轮回疗养院 >

第330章星辰回廊

深夜的风在研究所园区里荡过,带来阵阵清凉的秋意。自从“星门余烬”事件暂告段落以来,整个研究所的氛围虽然依旧紧张,却又开始恢复昔日的秩序。白天里,数百名科研人员和术士依旧在各自岗位上忙碌,不断巩固世界的灵能防御;夜晚时,除了必要的监测轮值,更多人得以稍事放松。人们都在心底猜测:那来自三十光年之外的未知力量,是否已经彻底退却?还是在酝酿新的谋划?

王静坐在办公室里,抬头望着顶灯微弱的光晕。她翻阅最新的一份国际联盟简报,上面说各国暂未发现大规模异常活动,也没有再捕捉到与“德尔塔星云”相关的高维传输。表面看来,地球重新归于安稳。然而,她心里始终难以彻底放下顾虑。她轻轻合上简报,对自己低声说:“我们不能太快乐观。”

就在这时,桌上的内线电话闪烁起灯光,伴随急促的铃声。她伸手接起,话筒里传来林婉熟悉的嗓音:“王静,你能来技术部吗?我们在最新的信号解码里发现了更多线索,萧远也在。”

“好的,我马上过去。”她简单应答,挂断后快步朝大楼另一头走去。

夜已深,但技术部灯火依旧通明。推开门,映入王静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显示屏,上面滚动着无数字符与图形,仿佛某种壮阔又晦涩的星际乐章。林婉站在操作台前,面容带着几分兴奋。萧远则双臂交叉,神情专注地盯着屏幕。

“你们找到什么?”王静走上前去,话音里带着一丝紧迫。

林婉目不转睛地敲击键盘,语速飞快:“我们对之前截获的星云信号进行更深层的解码后,发现它们并非完全随机。除了试图定位我们之外,还像是在传达某种‘坐标网格’,即一组庞大的星际坐标。我们原先以为是单纯的跨维度锁定,但其实里面还包含其他星域的信息。”

“其他星域?”王静猛地抬眼,“难道那个星云不止针对我们,还在联络别的星系?”

林婉指着屏幕上闪烁的坐标:“可能是。一旦把信号碎片拼起来,你会发现它列举了多个坐标点,分布在相当广阔的宇宙区域。我们还无法确定这些坐标点代表什么地方,但可以肯定,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星系。就像一幅星际地图的缩略版。”

萧远听到这里,忍不住皱眉:“如果对方在地球上布局星门,又同时和其他星域保持联系……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庞大的星际网络?一个跨维度联盟?”

王静握紧拳:“或者说,我们仅是他们的一个目标,甚至还不是主要目标。也许他们在多点同时展开行动。”

林婉轻轻点头:“对,我们当前难以猜测他们的动机。但从技术层面看,这个坐标网格背后蕴含的架构极其高级。我们多维干扰矩阵曾经击溃他们的一次跨维通道,但若对方拥有更大的网络,就可能随时换其他模式或利用别处的传输链路。”

萧远咬了咬牙:“换言之,我们之前的胜利只能算一次阻截,根本没办法彻底断绝他们的星际体系?”

林婉并未否认:“至少暂时如此。我们如果真要切断,就得对整个星际网络有所了解,这几乎是个天方夜谭。”

王静沉默片刻,终究沉声开口:“好。林婉,你先把这些坐标整理成可视化地图,尝试找出其核心。若有一处坐标显着重要,或许就是对方的中枢。我们至少需要知道敌人最关键的据点在哪里。”

林婉轻轻颔首:“明白。不过这工作量极大,仅凭我们几位技术骨干不足以在短期内完成。我得请更多国际天文学家、宇宙物理专家加入,但这样做又会引发外界关注……”

王静了解她顾虑。自星门余烬事件以来,研究所一直保持低调,不想引起全球恐慌。可要想彻底破解背后真相,又离不开国际高端人才的协同。她思考几秒后说道:“选择有限。为了地球安全,我们必须扩大合作范围,但必须让联盟签署最高保密协议,避免盲目扩散引起混乱。也许这是个艰难平衡,但只能试着做。”

林婉露出赞同神色:“我立即草拟计划,罗列所需跨学科专家清单。然后你再和盟军那边沟通。”

“好。”王静神色一肃,“事不宜迟,我立即安排。”

她转向萧远:“等林婉整理好坐标网格后,你继续带外勤术士保持全球巡逻。如果我们发现对方又想在地球上动手,你得第一时间处理。别忘了我们辛苦搭建的干扰阵,务必保持随时可用。”

萧远应声:“放心。”

会议简短结束后,林婉带着几名核心技术员连夜展开坐标分析。王静则回到所长办公室,连夜起草一份面向国际联盟和若干顶尖天文物理组织的合作备忘录,说明研究所需要一批精英来解析“多维星域坐标”,但在内容中尽量淡化其危险性。她一边敲打键盘,一边思忖:“希望这一步能帮助我们更快识破对方全貌,否则地球真像在黑暗中摸索。”

凌晨时分,桌上的茶水已喝光两壶,王静才把备忘录定稿。她靠在椅背上,闭目片刻,脑海回放这几年的进程:从与星云信号第一次碰撞到击溃星门试图,再到如今发现一张更庞大的星际地图。这似乎是一条不断向外延伸的战线。她想,也许当年与许凯、邪教对决是他们在地球层面的极致,但现在整个人类都被卷入更广阔的星空棋盘,只是对手的身影还未完全显现。

清晨时,研究所大楼再度活跃起来。林婉带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端着早咖啡找到王静,简要汇报:“我们尝试将那些坐标投影到虚拟三维星图里,发现里面有四五处似乎呈现聚集态,似星系主枢纽,可能是对方的核心活动区。不过资料尚缺乏,不敢贸然结论。”

王静听得眉头微锁:“那就把它列为高关注区域。我们的星穹卫星或许可以尝试对这些区域做更精准的观测。”

林婉指着手里的资料:“是,我已经让同事去做计划,但我们远在三十光年外,观测手段还是太有限,大量的数据需要对比。”

“那就争分夺秒。”王静拍了拍她肩,“别太累,找个空隙休息。你是核心,你垮了大家更难。”

林婉苦笑:“我明白。只是越研究下去就越被它的浩瀚震撼。这个星域构造绝非单纯的文明,而更像一个跨维度网络。我们或许碰触到某个‘星际矩阵’的冰山一角。”

王静同感叹:“人类真的渺小。但我们至少守住了地球。下一步就看我们能否继续摸索到更多线索。”

时间继续推进。随着研究所对外拉开合作的大门,越来越多国际尖端学者低调汇聚此处,组成数个跨学科攻关组,一同研究那“多维星域坐标”。王静亲自接待部分权威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向他们简要介绍情况:我们截获了一批极度复杂的星际数据,需要高端解码与模拟。她没有明确提及对方曾企图开启星门,只强调此为保护地球安全的一项高度机密研究。

学者们虽对真相好奇,但也觉使命重大,纷纷全力投入,试图从更多宇宙定律、跨维理论出发,为解码提供新思路。短短数周内,研究所变得更加国际化,每天都有不同肤色的专家在走廊里急促来往,伴随着讨论多维坐标的术语不绝于耳。

林婉这边压力却与日俱增。国际学者的加入,带来海量思路和算法,有时也意味着冲突与理念分歧,需要她来协调与统合。她忙得脚不沾地,萧远与王静都心疼,但也只能让她硬撑,因为她是最懂灵能与高维交叉的人。

好在成果显现:通过各种交叉分析,终于把那数百个星域坐标做了初步分类,并得出一些推断:那片被称为“德尔塔星云”的区域,极可能是一个庞大网络的“节点”之一,它与若干其他远方星域共同组成一个跨维度环路。地球很不幸地“排进”了这个环路的坐标中。如果不是研究所及时截断,对方或许会把地球纳为环路末端,做各种未知操作。

得知这一推测后,王静与林婉、萧远三人再度汇聚在研究所顶层的指挥室。旁边一些国际专家也在场,神情严肃。王静坐在主位,轻轻敲桌子:“既然我们已知这是一个环路,那是否意味着除了我们,还有别的星球已被对方成功锁定?”

一名外籍天文学家回答:“很可能是。我们从那些坐标分布来看,有几十个位于已知适宜恒星系附近,甚至包含一部分疑似生命存在区。换句话说,对方可能早就把多处星球纳入其网络,但我们不确定那些星球遭遇了什么。”

萧远眼中闪着冷芒:“难道是大规模侵略?也许那些星球要么被占领,要么和他们同盟,不管怎样,地球被盯上绝非好运。”

林婉略带凝重:“我们破坏他们的星门,说明他们还没来得及彻底吞并或渗透地球。可下一步怎么办?继续观望还是寻找主动出击的机会?”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因为人类在宇宙里依旧弱小,想要“主动出击”谈何容易。王静用手指点着坐标图,沉声道:“目前看来,我们只能先稳固地球防御,同时继续搜集更多信息,争取弄清楚对方环路的核心机制。如果有天我们必须更深对抗,也要先知道敌人是谁。”

萧远并不甘心地发问:“那就一直等?等对方再来开门,我们又被动迎战?”

王静声音微哑,却带着韧劲:“暂时只能这样。我们对三十光年外的星云鞭长莫及,主动打过去几乎是空谈。更何况对方是否整合了星际文明,也不清楚。”

林婉低头叹息:“好,我们会将所有数据留给国际专家和我们自己团队,让他们继续钻研。若真有新的发现,也许能在理论上找到更有效的反击或屏蔽手段。”

王静抬目环顾四周,看着与会的学者与术士都露出复杂神色。她心想这就是现实,地球尚未跨出恒星系,面对遥远星云的高维度力量只得守,无法进攻。至少他们已经避免了最坏后果——被对方迅速侵入。或许剩下的,就是与星空的漫长对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散会后,萧远与林婉、王静三人走在走廊里,彼此都感慨万分。这条道路从当初抵御邪教开始,扩展到抵御星云跨维,如今似乎没个尽头。林婉轻声说:“希望这份平静能维持久一点,让我们也能腾出时间积累更多力量。”

萧远点头:“没错。尽管无法彻底消灭对方,但至少他们短期内无法再打通星门。”

王静瞟了瞟楼外的星穹天线:“我们就像站在巨浪前的沙洲,每一轮巨浪都能冲来,却只要我们足够坚固,就不会被摧毁。等我们科技再进步,也许有一天可以真正踏上星河,与这股神秘势力正面交涉或对峙。”

林婉笑了笑:“或许那是下一代的使命。像我们的孩子们,将来可以更轻松地仰望宇宙,而不用只想着如何自保。”

萧远忽然想起当年对女儿的教育,不禁欣慰:“总之,我们当下能做的,就是巩固已有防线,让后辈有更多时间和资源去成长。”

王静鼓掌赞同:“没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