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贾敏的觉悟她和大嫂说起…… - 我的王妃生活 - 钟离昧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的王妃生活 >

第120章贾敏的觉悟她和大嫂说起……

第120章贾敏的觉悟她和大嫂说起……

她和大嫂说起自己的心理路程,最后感慨道:“日后家里的事,能分给几个姨娘照管的,就都分出去。我如今算是想明白了,只有身子骨好才是自己的,别的什么,都是虚的。”

张夫人羡慕地说:“你能想开,就强过大多数人了。我这边的一摊子事,就算想放也放不下呀。”

她只说了这一句,便笑着转移了话题:“说起来,咱们玉儿年纪虽小,学问是真好。你是不知道,迎春原本只喜欢下棋,对诗书不怎么上心。自从跟玉儿玩了几次之后,再不必人催促,她自己读书就积极多了。”

听别人夸自己的女儿,贾敏真觉得这就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登时便乐得合不拢嘴。

偏她嘴上还要谦虚:“嫂子快别夸她了,小孩子家家,是禁不得夸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贾敏对黛玉的性情是很清楚的。她生来就讨厌那些假模假式的谦虚,在外人面前自然要维持礼貌,但面对相熟的人,她一向是有多少才华,就展现多少才华。

提起黛玉,不免就想起迎春,贾敏问道:“对了嫂子,迎春呢?怎么不见她?”

张夫人道:“上学去了。自从圣人准许公主们也入上书房读书之后,我娘家那边就跟着办了女学,迎春从去年就跟着去了。”

张家从前朝时就是官宦世家,向来将书与礼作为传家之道。家中孩童无论男女,长到六岁都会启蒙读书。

只不过,女孩子是跟着家中女性长辈学习,不和男孩一起入学堂。

可自从圣人破了祖宗定下的成例,允许公主乃至诸王郡主入上书房读书,深谙存家之道的张家,立刻就跟上圣人的脚步,在原本学堂的隔壁另辟出一个院子,让家中到了年纪的女孩子都进去读书。

至于给女孩子们讲书的人,优先选择族内孀居的寡妇。除了学生要送束修之外,族内每年也按照请先生的旧例给他们发银钱、粮米、布匹等,额外给了他们一条谋生之路,也是给族内赡养孤寡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张家的女学刚开张时,一切规矩都在筹措当中,自然是不收外人的,只让本族的女孩子在里面读书。

直到去年,女学步入了正轨,才开始向亲戚家开放。

小名迎春的贾珊虽然不是张夫人生的,但按照时下的规矩,她就是张夫人的女儿。作为张家的外甥女,她很容易就得了一个名额。

至于贾家这边,史太君原本也有意学张家,却找不到合适的女先生,只能作罢。

王夫人虽然有些酸言酸语,但她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趁着明年宫中选拔女官时,把女儿元春送进去。

刚开国的时候,宫中嫔妃都是寻常百姓之女。

但到了先帝时期,政策就已经变了,征召了好几位勋贵之女入宫。只可惜那几个都无福,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品级最高的也不过是五品贵人。

这种例不开的时候还好,一旦开启了,想要刹住就不容易了。

当今圣人便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从勋贵官员之女中择优选做女官。历朝嫔妃也有不少从女官中来的,此举也算是给了他们一线希望。

王夫人送元春去选女官,打的是什么主意,根本不必多想。

张夫人虽然不管家事,但毕竟贾赦才是荣国府真正的主人,底下人又不傻,当然知道最该巴结的是谁。

因而,王夫人那自认为隐秘的打算,张夫人却一清二楚。

她准备放任王夫人的动作,等日后元春真的在宫里混出了名堂,二房必然翘尾巴。

至于史太君,她是最见不得大房沾二房一点光的。

到那个时候,她只需稍微使些激将法,让两房提前分家,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些打算,她是不会和贾敏说的,免得贾敏知道得太多,更加左右为难。

得知张家办了女学,贾敏就把圣人有意送公主、郡主们入朝听政的事透漏了些许。

一来是卖张家一个好,二来若有更多的女子入朝,他们玉儿将来的路,也好走几分。

张氏听得点头,对贾敏道:“其实这一点,我家兄长也有猜测,只是不敢肯定而已。如今有妹妹这句话,我们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个消息对张家来说很有用,张夫人承了她这个情。

想起前天林如海和她说的事,贾敏问道:“听说瑚儿和珠儿都定亲了,不知是哪家闺秀?”

按理说,这种消息她去问自己的母亲史太君更合适。但母女二人见面之后,就一直在说张夫人的事。史太君执迷不悟,贾敏一怒之下,直接提前告辞出来了。

见她问到自己头上,张夫人就猜出了几分,却并没有说破,只当姑嫂闲话家常,笑道:“瑚儿定下的是我娘家嫂子的亲侄女,那姑娘我见过,是个知书达理的,做事也颇有章法。

珠儿那边,是二老爷做主定下的,是国子监祭酒李家的女儿。弟妹不大满意,想让她娘家侄女嫁过来,却又不敢在二老爷面前直说。”

贾敏道:“二哥虽平日里糊涂,这件事却做得不错。如今天下承平,已经不是勋贵们耀武扬威的时候了。

老太爷在世时高瞻远瞩,让哥哥们都读书学礼,走科举入仕。虽然这一辈只有东府敬大哥哥考上了进士,也算是个不错的开端。

既然要改换门庭,从前相好的那些勋贵上的人脉,最好就不要再过多牵扯。

再者珠儿要读书举业,娶个文官家的女儿红袖添香,夫妻两个的感情也更好不是?”

不想张夫人闻言,却嗤笑了一声,说:“妹妹也不是外人,那些糊弄外人的话,我也不在你跟前说了。那李守忠虽是国子监祭酒,却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

他家的女儿虽然识字,平日里却只读《女四书》、《烈女传》等书籍,其余诗词歌赋一概不学,她大约是做不了红袖添香的事了。”

至于贾珠的为人,不必张夫人多说,贾敏也知道几分。

若论在读书上的天赋,贾珠比其父贾政强,所以小小年纪,却已经中了童生。

但也正因如此,贾政夫妇对他的期望极高,一心想着让他超越大房的贾瑚,日常教导十分严苛。

也许是生活环境太压抑了,贾珠最不喜欢的就是规规矩矩的女子。他身边的丫鬟,越是举止轻浮的,就越得他喜爱。

反倒是那些守着规矩劝他保重自身、体谅父母的,他当时不会说什么,事后却会找借口赶走。

那些举止轻浮的,又让贾政和王夫人不喜,看见一次便换一次。

可以说,自贾珠知人事起,伺候他的丫鬟就没有一个能在他身边待够半年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